老屋中不斷變形的夢境《阮兜322巷6號》
5月
22
2020
阮兜322巷6號(阮兜322巷6號演出團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88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坐落於萬華區萬大路,隱藏在巷弄之間的水谷藝術成立邁入第六年,【1】這間外觀、結構都與尋常民宅無異的五層建築,是國內幾個新興的當代藝術展覽空間之一。水谷藝術的建物是上世紀末典型的臺灣透天建築,狹長的縱深、偏窄偏陡的樓梯、房間與房間之間呈現出的擠壓感,都讓人一進屋就感到滿滿的懷念。而這樣的懷舊氛圍又與水谷藝術當代、實驗、跨域的策展路線有著明顯而極端的衝突和反差,讓觀者每每著迷於展覽與建築之間碰撞出的奇幻場景。

甫自歐陸歸國的行為藝術家許懿婷,今年春天於水谷藝術舉辦個展「飄浮身體-挖掘第三空間」(簡稱「飄浮身體」),內容包括四月十二日至五月十日的裝置、現場行為及行為紀錄展,還有五月十號下午三個售票場次,由黃紹萱導演,許懿婷任創作顧問的跨域展演《阮兜322巷6號》(簡稱阮兜)。【2】「飄浮身體」展覽聚焦在藝術家長年關注的階級衝撞、社會壓迫等議題,作品多探討日常生活中的界線:國族的、政治的、文化的,甚至是公私之間的界線,再從中延伸出各種界線自然派生之兩造對話的「高度差異」,探討身分與階級之間的矛盾,諸如展覽期間的行為藝術作品〈之上〉,許懿婷在水谷藝術的頂樓窗台延伸出一跳水台般的木板,站在五樓高的空中吃著瓜子,並將瓜子殼恣意扔下地面;〈我們〉則是將四張椅子安裝在四樓牆壁高處,椅子上的行為者斜眼盯著參觀民眾沉默不語。兩者皆是透過物理上與觀眾的相對位置,以奇幻的景觀暗喻社會環境中的階級對話,而展覽期間的展演《阮兜》,則回歸水谷藝術的家屋空間,以「家的想像」為核心命題,結合行為藝術、舞蹈、互動、裝置、現場演奏等各個領域的創作者及表演者,共同丟出自身對家的詮釋。

《阮兜》從展場的導覽開始,許懿婷著套裝紗裙,戴著禮賓手套,以導覽解說員的腳色帶領觀眾進入位於水谷藝術的「飄浮身體」展覽空間,逐樓逐項地解說自己的作品。許懿婷隱藏自己藝術家的身分,用第三人稱的解說角度快速帶著觀眾了解「飄浮身體」的策展脈絡與作品內涵,隨後,表演啟動,許懿婷仍身在展場導覽員/管理者的角色裏頭,但旋即與觀眾切斷互動,自顧自地重複打掃、吃水果、脫衣服等動作。原本隨觀眾上樓、夾雜在群眾隊伍中的其他表演者開始與作品互動、表演,或是用原先設計好的對話主題與觀眾交流。

《阮兜》並不完全是以「飄浮身體」做為發展的基礎,而是以水谷藝術的建物特質去闡述自身的課題。演出內容或許多少延伸了展出作品的思考,但絕大部分仍是以許懿婷作品與建物之間的關係作為開展的立基點。以〈我們〉為例 ,這件原本在關渡美術館展出的作品,原本是批判、反諷藝術教育中的評審、徵選制度中的權力壓迫,但當〈我們〉被移出美術館空間,原本的批判對象便隨之消逝。表演者坐在高空的椅子上,做為作品一部份的行為者,在演出進行中開啟了「家人與自身的期望」的話題,將原本的批判對象轉移至家庭中的權力關係,而〈我們〉的內涵就在《阮兜》之中產生了質變。

阮兜322巷6號(阮兜322巷6號演出團隊提供)

這樣的創作策略並不能說是無效的,如果單純把《阮兜》當作一場老舊建築的夢境,當作對於每個人幼兒時懵懂模糊的家屋記憶的一種觸碰、勾勒,它的確有其引人入勝而詭譎唯美的一面,但其與「飄浮身體」展覽的斷裂和疏離,卻令人感到有點徬徨失措,摸不清創作團隊對於兩個製作之間,該呈現什麼樣的相互關係,是否有足夠明確的意識或立場。例如二樓的錄像裝置〈邊界之間〉,是房間中一排沿對角線懸掛的筆電,錄像內容是許懿婷透過網路,聯絡在歐陸生活的友人,在捷克與波蘭國界線的兩側玩桌球或飛盤等雙人遊戲。而《阮兜》的表演者則是在這一排筆電的兩側互擲紙飛機,雖然(展演與展覽作品之間的)形式相近,但《阮兜》裡頭這段直接以影音器材(筆電)作為互動對象的展演,很大幅度地削滅了〈邊界之間〉的原有內涵,成為一種單純對展覽作品及影像的模仿或戲謔。又如舞者高詠婕和樂手林語桐,是《阮兜》之中唯二自始至終都嚴守第四面牆的表演者,他們恣意地在建築物中遊走、即興表演,卻與展場裡的作品和其他演出內容有著無以名狀的隔閡,呈現一種不自然的孤立狀態。

不過,雖然《阮兜》的主題和定位稍嫌不夠成熟,但我認為在這樣一個沒有固定文本的演出中,導演黃紹萱確實地掌握了縱向結構的平衡:利用聲音及表演者的編排,吸引觀眾的注意,於特定的時間段將觀眾聚集在特定的樓層、場域中,讓整個表演的架構不至於因即興互動的形式而潰散。順帶一提,《阮兜》每場次的觀眾數上限是十五人,在疫情影響活動人數被強制限縮的情況下,感謝我們還有像《阮兜》這樣的小型非典型創作,能夠讓藝文不致於完全從日常生活中消失,在巷弄的角落中燃燒淡淡的光與熱。

註釋

1、https://waleyart.wixsite.com/website/about

2、332巷6號既為水谷藝術在萬大路的地址。

《阮兜322巷6號》

演出|黃紹萱(藝術統籌)、許懿婷(創作顧問)
時間|2020/05/11 16:30
地點|水谷藝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命名巧妙地疊影了我與非我、家空間與藝術空間,先結論地說,這樣的疊影製造了邊界的模糊,藉以拉出對權力的凝視;一部分模糊生活與藝術的邊界,尤其是在藝術空間不斷建構著家的敘事,一部分延伸展件,持續模糊觀與演的關係。(吳思鋒)
5月
25
2020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10月
02
2023
十年一瞬,沒有賣慘濫情,陳彥達、何瑞康 以一貫的漫才專業轉化辛苦疲憊的過程,觀眾在這十年裡找尋自己參與的座標,從十塊錢很多的時候,迪化街的方寸之地,到十年此刻,觀眾乘著陳彥達、何瑞康、曹瑜三人操縱的鞦韆,在笑點之間擺盪⋯⋯
9月
25
2023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這些感官刺激,比如裸體,或是光滑的手掌、膝蓋、小腿與絨毛地毯之間,皮膚與皮膚之間摩擦的聲音。我們需要對裸體──過去總是用來指涉自由的人的意象──的詮釋保持距離,才有辦法真正看見作品。
9月
2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