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的芭蕾《Bon Voyage!你準備好了嗎?》
11月
05
2020
Bon Voyage!你準備好了嗎?(台北首都芭蕾舞團提供/攝影陳德政)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0次瀏覽

劉美珍(台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碩職班)


由台北首督芭蕾舞團創作之《Bon Voyage!你準備好了嗎?》,以「旅行」為主題,編舞者鄭莉莉以現代芭蕾手法,並輔以戲劇演出,帶給觀眾「看得懂」的現代芭蕾體驗。事實上,台北首督芭蕾舞團一直以創造屬於台灣的芭蕾舞為目標,其作品多由古典芭蕾與當代舞風交織而成,2019年之《洛可可變奏曲》上半場即以柴可夫斯基之同名樂曲為基底,下半場則融入現代文化,於服裝設計、表演手法上展現詼諧、生活化之特色。

就本次表演脈絡而言,上半場共分為四小段,「家庭」描述一家人旅行前的雀躍心情,以大量地板動作呈現孩子向家長撒嬌時之意象;「貓」在編曲、舞步編排上帶入貓的叫聲、體態,以慢板舞曲詮釋出孩子於家長不在身邊時的慵懶、頑皮、打鬧;「旅程」之舞者肩負無數背包,暗指人生旅途就像身上背負著無數重擔,在時間的洪流中力爭上游,過程中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他們起初還能昂首闊步,卻逐漸因為壓力、病痛、人際關係等因素感到痛苦;「團體」彰顯團體生活相互影響的性質,並以摺疊椅象徵個人在團體中的定位,每個人都試圖在團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開始總是因為身上的重擔而磕磕碰碰,因而遭遇衝突、排擠,但其他舞者最終為其卸下背包,分擔重量,表示在不斷協調之下,自己終究能被團體接納。

Bon Voyage!你準備好了嗎?(台北首都芭蕾舞團提供/攝影陳德政)

下半場亦由四段表演組成,「相遇」演出不同職業人物的特色,家庭主婦的不拘小節、叛逆少女的蠻橫強硬與教師的拘泥固執,在相遇後的互動中形成鮮明的對比;「車廂」以行駛中的列車車廂為動態背景,透過窗外不斷改變之風景及循環樂曲,舞步從跑步基本動作使之,動作速度方式,點出旅途不斷向前之畫面,人與人間之緣分有時極為短暫,在列車抵達終點站後即分道揚鑣;「離別」則以孩子離開父母之情景,指出旅行並非都是快樂,有時候旅行也代表著傷感的離別;末段「公事包」,編舞者將公事包解釋為個人的心,每個人旅行的記憶最終都保存在心中長存,但個人認為公事包也可代表每個人旅行的意義,表演中公事包經過不斷傳遞,最後受到保存,人們在旅行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反思、向他人傳遞旅行的意義,也許不禁相同,也許會受到他人影響,但終究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整體觀之,編舞者於古典芭蕾技巧中,試圖將抱、撲、癱之舞蹈動作,展現當代舞之風貌,觀賞過程中亦有舞蹈與戲劇並進之感覺。編舞者巧妙地將日常動作如招手、擊打、推擠等穿插於舞蹈當中,作為劇情推進與轉折之關鍵,有助於觀眾對於戲劇之理解,每段演出看似連貫,若獨立來看又各有深意。

《Bon Voyage!你準備好了嗎?》可謂相當多元之現代芭蕾作品,然而現代芭蕾中,現代舞與古典芭蕾之成分究竟應如何均勻調配?筆者認為人們對於芭蕾舞仍存在既定印象,故仍應保留古典芭蕾之動作精神,故某種程度而言現代芭蕾依然受到古典芭蕾之侷限。至於舞蹈與戲劇是否能夠融合?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但舞蹈與戲劇之焦點終究不同,難免有偏重一方之情形,如要展現舞蹈之力量與優雅,就必須犧牲劇情之篇幅,但如今各項文化皆相互影響,截長補短之趨勢,藝術領域亦然,也期待未來現代芭蕾能發展出更加新穎之風貌。

《Bon Voyage!你準備好了嗎?》

演出|台北首督芭蕾舞團
時間|2020/10/22 19:30
地點|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