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戲曲的傳統綻放《花囤女》
10月
01
2021
花囤女(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99次瀏覽
劉祐誠(專案評論人)

對於戲曲的經典保存或當代新編,台灣戲曲界除政府藝文相關部門在不同層面的提倡與補助外,多數戲曲從業人員也有心致力於探尋戲曲在當代的可能。目前台灣環境所擁有的不同劇種,各有表演特性,若要簡單進行辨別,每個作品的演員聲腔與音質,以及後場音樂,是個重要的分辨方法;因此,本文想先從作品中的新編聲腔,如何呈現創作者大力展現創作能力的部分討論起。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下簡稱榮興)的《花囤女》在音樂設計部分,得益於該團的藝術總監暨此作品的音樂設計鄭榮興。雖有【花屯吟】等新編聲腔,但是劇中大量使用【山歌搖板】、【平板】等常見曲調,也能聽著現時較少聽到的【五更歌】、【四空門】等不同類別的音樂。這樣的音樂風格,除了向觀眾展示客家戲作品的音樂多種風格外,劇情上也能幫助演員進行角色詮釋,例如老管家(胡毓昇飾)於開場對家內眾僕的喃喃自語、或是於劇末在樹林間的假意嗔罵,【數板】的輕快節奏,讓老管家的人物形象得以更為豐滿。除此之外,劇中兩位主角嬌妹、春妹的親生母親(吳卉卉飾),當她的公公強勢逼迫她交出自己的雙胞胎時,為了要讓這位母親充分的表達心中各種情緒交雜,鄭榮興直接用【山歌搖板】、【山歌什唸】、【山歌子】三個曲調,讓觀眾透過演員的聲音轉換,得以感受母親與孩童即將離別的悲憤情緒。

花囤女(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提供)

榮興除了有堅實的音樂設計外,該團有項重要特點:擁有一眾積極、熱情的年輕藝員。無論是前場演員,或是後場樂師,甚至是調度整齣戲的導演,都有各自出色的青年人員擔綱。以演員來說,《花囤女》的一眾年輕演員,除了在群體演出時經常出現快速的舞蹈動作,劇中演繹乙未年(1895)日本軍「無差別掃蕩」的強勢接收時,負責飾演客家人與日軍的演員們,透過他們快速、扎實的武打動作,讓觀眾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雙方的激烈戰鬥情形。只是有時候年輕的演員們可能為了積極表現,或是導演的要求,原本平常的走路動作,有部分演員都會刻意展示一、兩個前空翻。最讓筆者無法理解的是滿福(蘇國慶飾)被雷劈死前,那一大段以鋤頭代槍的武打套式動作,單看這段套式動作確實佩服該演員的做功功底;但對於角色塑造來說,並無法理解其套式動作與農夫生活的關聯。

新編戲曲不同於傳統老戲,主要由編劇擬定作品架構,並由導演讓原本的文字化為場上各項表演元素,因此相對於傳統老戲,新編戲曲更能見到編劇的創作觀點。《花囤女》沿襲編劇王瓊玲的縝密敘事編排,以「兩玉相合為一玨」為這部以嬌妹、春妹半段人生的重要意象。而在舞台呈現上,則為了表達兩個家庭的不同生活樣貌,以兩個坡度不一的平台,時而用來代表兩個不同的家庭,時而用來代表不同的價值觀,甚至藉由不同坡度的平台陳列,展示劇中聚落存有的地勢高低落差。除了用非具象的平台代表劇中各項事物外,劇中的佈景也經常扣合「分合」、「對稱」的設計理念。例如,上半場的最後一幕,其演繹內容是,兩位女主角分別於各自家中即將展開雙方的婚禮,舞台中央吊掛偌大的「囍」字,兩個字則用不同方法呈現;其中,舞台左側以紅布填實,底下窮苦人家的春妹與滿福正即將邁入幸福生活,而右側則是以鏤空的方式呈現,底下家財盈餘的嬌妹與聰敏則是準備展開不愉快的結婚生活。

此部《花囤女》是榮興與編劇王瓊玲第三次的合作作品。王氏對於筆下的女性總能用她獨特的手法,關懷時代動盪下的女性。從《駝背漢與花姑娘》(2017)、《一夜新娘一夜妻》(2020),到此部《花囤女》,同樣從尋常女性人物出發,藉此營造動盪時代時,女性面臨諸多艱難的選擇。從這樣的敘事方式,確實能夠清楚的為《花囤女》中兩位女主角提供諸多的抒情戲份。筆者較為不滿足的是,這三部作品,都能或顯或隱從演出內容見到戰爭對女性的迫害,並藉由女性角色的抒懷,期待得到觀眾的共鳴。只是這三部都以女性為敘事人物,以戰爭為敘事題材,從中得到的驚奇感越來越少。期待接下來的作品,或許可以迸發出更多面向的女性抒情作品。

榮興近年諸多的膾炙人口作品,諸如《地獄變》(2019)、《駝背漢與花姑娘》(2017),或是這次的《花囤女》。他們得到眾多的迴響定律,通常是依靠精湛的音樂編曲、抒情風格的劇本及穩健的演員表演。這樣的創作方向,與諸多新編戲曲創作團隊,致力於嫁接風格極度相異的藝術體裁確實不同。這樣的創作進程當然需要持續發展,筆者則是希望接下來的作品,能再見到更多玩轉新編戲曲元素的加入。

《花囤女》

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時間|2021/09/24 19:30
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與平鋪直敘、起承轉合的傳統大戲不同,《花囤女》特別強調了「二元」,除了劇情結構外,舞臺的主設計以兩塊分合的玉為主,讓嬌妹、春妹各站一邊演出,姊妹倆不同的處境與情感。(楊閩威)
9月
22
2021
總體來說,《花囤女》是一齣精緻細膩且富教育意義的客家戲,透過雙女主角的帶領與發展,不但為我們找到了一個對於時代的「借鏡」,更找到了一個對於時代的「致敬」。或許,我們在追尋「美滿」、追尋「良緣」的路上,在變與不變之間,在如意或不如意之間。然而,《花囤女》「兩玉相合為一玨」;「同根同枝,姐妹相依」,似乎透露著,我們是值得被愛的,而且,還有好多好多我們愛的故事,在等著我們。(李天群)
8月
31
2021
就其創作主題而論,《1624》貼近官方政治意識對臺灣國家發展的想像:以厚實的經濟實力競逐全球市場的海洋國家(「在開闊世界,留下我的行蹤,離開故鄉,去尋找黃金夢鄉」);就其演出形式而論,《1624》毫無保留地隨應社會風潮:堅定的本土姿態(以歌仔曲調唱出「阮是臺灣」的心聲),充滿商機的粉絲現象(種類繁多的周邊商品),網路世代的閱聽習性(我們都是Gameboy);就其創作意識而論,《1624》滿足了所有「政治正確」的標準:「原住民」(「臺灣土地是我們西拉雅的」),「女性」(女祭司尪姨、女海商印姐瓦定),和「轉型正義」(「翻轉受傷的皺褶,新的咱已經成形」)。綜合言之,演出團隊身後的官方文化機構,藉由這個充滿宣示性的唱詞,華麗的視覺意象,舞台明星和粉絲熱切互動的表演景觀/奇觀,整編臺灣主體的文化論述(「只要住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就是一家人」、「你我初見各言語,今日能通留文書」),化解社會內在矛盾(「每一道皺褶有歷史的傷,每一吋新生有熱情溫純,新的時代展開完整的自我,對所有受辱的生命,要有理解和包容」),進而確認所謂「本土政權」(「阮是臺灣,阮是臺灣」)的正當性。
3月
13
2024
「複數」於焉構成這場燈會大戲的策略,卻也成為某種必須,甚至是枷鎖——既是創作對1624年的解答,亦是問題。由於1624年本身帶有的複雜意義,也延伸出《1624》在製作背景裡必須承擔的複雜訴求,包含史觀建立、族群重思、國族定位等,表現在內層、甚至已滲透到外層的是:四百年後、身處2024年的我們嘗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面對自身的過程。《1624》在某種「有臺灣意義」的燈會大戲框架下,又以「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題,同時得肩負「臺灣與世界相遇的責任」,甚至是延續《見城》以來的榮光,步步從一面城牆(《見城》)、一座城市(《船愛》)到整個臺灣,最後只變成一部「不夠爽的爽片」——但,一部戲究竟得被賦予多少責任?
3月
11
2024
相較於《媽祖》演出帶來的在地饗宴,《1624》雖然故事以臺南為核心,卻可見以城市躍居國家定位的意圖。整體舞台架構以船帆為意象,帶出各國海上競逐的主題,醒目且特殊的舞台別開生面,然而舞台裝置過大也稀釋了演出的效果,即使坐在觀眾席前中段,仍無法看清台上演員的走位與身段,多數時候仍須透過螢幕來輔佐理解劇情,這或許也是此類大型戶外展演的問題所在,平視式的視角、太過遙遠的舞台,並不利於多數觀眾的觀賞。
3月
11
2024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3月
04
2024
此劇改編自《我不是忠臣》,原作題名直接點出價值辯證,而改編將主軸立於袁崇煥生平,描述明末女真崛起造成東北不安,袁崇煥起而平亂,戰亂導致君臣逐漸離心,最終被凌遲處死。此過程與崇禎登基之路交錯,呈現雙主角結構。雙主角這樣的媒介,把不同處境的憂傷並聯。觀眾依隨雙主角歷經理想破滅引發的信念變化,看見戰事如何改寫人的意志和思維。
2月
22
2024
民戲最受推崇的是飽含腹內功夫的活戲技藝。指的是在廟口上演的歌仔戲——民戲,通常沒有劇本、臺詞,甚至沒有文字資料,由主要演員口述故事情節,透過口傳心授,由演員臨場發揮、相互配合。因此,常年表演經驗累積出來的腹內功夫——活戲,是民戲最受推崇的藝術價值。
2月
08
2024
《劉姥姥和王熙鳳》為台北新劇團2023新編戲齣,編劇兼導演李寶春意圖打造非屬彩旦亦非純然老旦的「劉姥姥」,將目光放在劉姥姥與王熙鳳兩人互動產生的情誼上,跳脫以往戲曲紅樓夢的敘事架構,注重角色本身故事。以京劇演員四功五法的底子為基礎,延伸原著角色特性,結合螢幕投影科技,意圖發展出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