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劇場重建真實《薛西弗斯大明星》
11月
09
2021
薛西弗斯大明星(臺灣特技團提供/攝影林政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63次瀏覽

李廷羿(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影像,此新媒材被發明之後,人類對於真實的信仰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我們對於被影像記錄下來的素材深信不疑,九一一事件中飛機撞擊摩天大樓、福島海嘯造成核災乃至於近期武漢肺炎在各地的災情,只要被影像記錄下的時刻,即便不是在場的我們皆可以透過影像接近這些事件發生的當下,宛如自己已看透了真實。

然而,前陣子延燒的Deepfake事件如一場大爆炸,讓所有人必須直視當代影像泛濫及失真的狀態。當影像失去了「真實的代言人」的身份後,影像仍是最接近真實的素材嗎?筆者認為在這個時刻,紀錄劇場提供了另一種可能讓觀眾得以與真實建立另外一種關係。

本作以紀錄劇場為題,透過作品,讓觀眾得以接近臺灣特技團成員的真實生活。演出內容包含了演員作為主述者敘述自己的生命故事、特技表演片段、現場快問快答等段落。導演的編排流暢地將各個段落串接起來。滿足了觀眾對於特技表演的期待,同時也讓大家不只用全然客觀的角度觀賞,而能去接近表演者的生命故事。


薛西弗斯大明星(臺灣特技團提供/攝影林政億)

回到作品主軸,筆者先從作品主要敘述的對象:臺灣特技團的成員談起。特技團成員幾乎是藝生出生,在即將進入初中或高中的年紀時進入藝校習藝,學藝過程無疑是苦悶的,而畢業後的未來又被侷限;他們生命發光時刻在舞台上,然而卸下戲服的他們卻又如一般人默默無名。本作或許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得以與特技團的身份保持距離,讓大家看見特技演員之外的他們。

表演者在特技片段展現出極專業的水平,每個動作總能勾動觀眾的注意及情感,時而驚喜時而緊張,可以感受到表演者多年訓練積累的成果。但在表演者述說個人經驗時,不習慣在舞台說話的他們,話語中難免透露出緊張及不安;但這樣的表演狀態反而可以讓觀眾解讀這些話語對於表演者來說是真心抑或是有所隱瞞。

本作的影像紀錄內容為表演者接受導演訪問的影片,訪談問題聚焦在成員的生命故事,包括:感情、工作、失落的時刻或是榮耀的時刻等。這些片段在演出過程中不時出現,同時擁有不同的功能:作品開頭影像為演出揭開序幕,接續表演者的個人敘述以及特技片段後,影像開始與表演者互動對話,有時表演者敘述到一半時影像出現與之呼應,有時表演者在談到生命低潮之時,影像中的「他/她」卻又輕巧地接住在敘述中下墜的自己。在表演尾端不禁懷疑這些片段是否在訪問過程中已被設計好,但表演者在舞台上的直接反應卻又打破此想法。影像中人物及劇場中表演者彼此巧妙呼應,成為觀眾靠近他們的重要基礎。影像或許失真、表演者或許青澀,但兩者同時被觀眾接收時,隨即在觀眾眼中重建真實。在演出中每個當下觀眾的感受才是真實無誤的。

結尾則是以包含了兩項難題的即興演出做為結尾。首先,由導演在演前寫下隨機的特技動作並密封,在結尾交由演員解封並在十五分鐘之內排練出一個完整的段落呈現。再來,則是段落呈現時會由導演隨機挑選音樂播放,表演者必須在表演當下讓特技動作可以貼合隨機播放的音樂質感。這兩大難題在筆者觀看的場次輕易的被表演者處理好,完成一場精采的特技演出。觀眾因為這些表演者擁有的技藝而興奮及大受感動,此安排及造成的效果遠比語言或是影像來的有力量。


薛西弗斯大明星(臺灣特技團提供/攝影林政億)

筆者認為本作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技藝及表演藝術人才養成不易的現實,以及作為成員的他們在特技表演之外生命的徬徨以及困境。這些想法透過作品在觀眾心中被建構,也使觀眾不再是旁觀者,而是隨著演出似乎也走進他們的生命與其感同深受,「相信」了演出當下感受到的一切。

戲台上的演出皆是排演過後的結果,每個當下皆是設計過的;但觀眾與台上演員間在每個「當下」卻又可以建立直接的連結,劇場作品透過真實與虛假中的空間,讓觀眾可以在其中建立真實,在這個影像失去公信力的時代,提供我們另一種靠近真實事件的方法。

《薛西弗斯大明星》

演出|臺灣特技團
時間|2021/10/24 14:3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團員而言,不做特技等於是自廢武功,那代表了必須找到另一種姿態,才能站在舞台上。《薛西弗斯大明星》以紀錄劇場的形式,讓特技演員在疊羅漢之前,先向觀眾聊聊自己⋯⋯(李昱伶)
11月
18
2021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