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從舞台意象來說,導演將「盈虧」的概念發揮的淋漓盡致,整合了繽紛的燈光與壓低視覺的燈桿、肢體,提煉了潛藏在亂世中的焦慮和紊亂⋯⋯
11月
29
2023
在實際社會當中作為「本地人」的觀者們,其實擁有決定自身和東南亞移民/工之間關係的權力,可問題在於,我們是主動的觀者?抑或被動的旁觀者?而我們又將視其為「他者」?又或同屬於「我們」?
12月
09
2022
作品最醒目的訊息的確是指出資本主義、父權社會的「惡」,並宣揚與其抗衡之精神的「善」;然而,在美學層面,混搭、揉雜、繁複的細節,卻讓整體形象的內在意涵超越以上命題,自成一格地存在著。(張敦智)
12月
07
2021
對團員而言,不做特技等於是自廢武功,那代表了必須找到另一種姿態,才能站在舞台上。《薛西弗斯大明星》以紀錄劇場的形式,讓特技演員在疊羅漢之前,先向觀眾聊聊自己⋯⋯(李昱伶)
11月
18
2021
整體而言,演出想碰觸的主題頗為嚴肅,但是形式過於發散,讓探索的議題無法聚焦,成了諸種暴力現場的沉浸式推疊。或許為了訴求效果,為了完整使用動線設計的每一個空間,編舞出來的動作與場面,固然有感官上令人驚喜之處,但是內在的邏輯關係,以及扣回主題的思考,目前都顯得鬆散而不深刻。(許仁豪)
8月
06
2020
如同翻開每本繪本帶領我們飛入遼闊的想像世界,這部作品利用書店樓梯底下的空間,改造成了樹洞,樓梯則變身成了樹幹,既有的空間被賦予新貌,也帶領觀眾的幻想起飛。再則配合書店有限空間,每場次僅限十來個觀眾,如此親密近距離的看戲過程,也貼近了孩子常會好奇蹲下身探看自然萬物的景象。(謝鴻文)
11月
0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