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身份文化認同《我的名字,Kim》
12月
19
2024
我的名字,Kim(聚合舞 Polymer DMT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次瀏覽

文 鄭宜芳(2021年度專案評論人)

聚合舞Polymer DMT今年在臺南藝術節與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同步推出的《我的名字,Kim》改編自越南裔德國記者作家Khuê Pham(也就是Kim)的半自傳小說《無論你身在何方》(Wo auch immer ihr seid),同時作者本人也參與演出是一特色。

一個出生成長求學工作於德國的越南裔德國人,因為不太會使用越南語唸自己原先的越南名字,而為自己重新取了一個發音接近的德文名字。她如何認同自己的文化與身份呢?

故事從作者在上舞台座位中朗讀揭開,舞者以日常動作搭配影像慢慢地帶出那段短暫還未受戰爭侵襲的越南生活。槍聲響起,戰事逼近,一觸即發,家族忙著將長子送出國外。此時,影像是昔時西貢街景人聲、日常百態,舞者則換穿復刻服飾於上舞台中央,以過往照相館拍攝家庭照的姿勢(端坐與站立、高低前後排列),一組姿態接著一組,彷彿相機正咔嚓咔嚓地拍著。只是,家庭成員逐漸變少。

我的名字,Kim(聚合舞 Polymer DMT提供/攝影林育全)

隨著Kim的家族故事開始層層揭露,父親如何從踏入德國留學開始,結婚生子、工作生活,努力融入德國,如聖誕節的龍蝦大餐。不曾回過越南,亦從未聯繫原鄉親人的父親,何以對遠方的戰事,從事不關己到積極發聲?只因那是自身作為雙重異鄉人於異國他鄉的位置。

在Kim的家族故事主線中,導演羅芳芸亦加入了此次合作舞者自身的家族移民故事,交互穿插。如:德國女孩從小隨母親移居日本成長求學,長大才返回德國讀大學和生活,當中從外貌、言行舉止、生活習慣乃至文化上的差異與認同的心境。如:越南裔烏克蘭籍女孩,在學校、社會講俄語,回家說烏克蘭語和越南語,並分別以芭蕾舞和現代舞演繹自身的綜合差異。又如:兩位舞者以街舞的身體展現在社會中的緊張、壓迫;或者以RAP的方式唱出西方眼光裡的東方女子幻想,並以街舞B-Girl的自我/自信態度去突破。

我的名字,Kim(聚合舞 Polymer DMT提供/攝影林育全)

有趣的是,原著小說一直存在舞台上,除開頭由作者本人朗讀,之後皆由其他舞者輪流朗讀,如同小說中所描繪的家族人口四散他鄉異國的經歷,也有部分相似於這些舞者身上。另一方面,陳成婷的舞台以空台為基底,利用可移動、可重組的道具,搭配時空穿插的歷史影像、家族影片、現場拍攝等,創造符合當下情境的場景,而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的舞台寛幅亦讓承載影像的布幕足夠開展。移動的道具不僅象徵著作者的家族親人不斷遷徙的路徑,亦呼應了故事中其他舞者的成長故事:隨父母家族在新的空間(space)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棲居,逐步累積對於這個新地方(place)的情感與連結。

戰爭從來就不是乾淨的,這樣的故事多麼似曾相識,且至今仍在世界中發生。只是我們大都如同作者的叔叔所說:不曾問過。離開原生土地的上一代,在他鄉異國落地生根,繁衍下一代;因父母工作、移民等因素在陌生國度成長的孩子,他們對於戰爭、對於歷史、對於土地、對於國族的認知/認同與判斷,對於自身價值觀的形塑,與親身經歷、接收媒介、社會關係乃至政治情勢,皆有著複雜交錯的辯證關係。「『認同』是一種流動性的概念,會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動而做潛意識上的調整」【1】,也就是說認同本身是一種動態而非靜態不變的概念。我想,這對臺灣人更有切身之體會吧。

我的名字,Kim(聚合舞 Polymer DMT提供/攝影林育全)

同時,文化的認同並非血緣繼承而來,從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觀點來看,每個人都是一多元的主體,可以擁有多樣的文化認同。當一個人的養成背景具有多樣來源時,對於文化的想像理應有流動、彈性的特質,容許混雜並存,容許兩種文化的認同,兩種身份的認同,可以同時存在。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注解

1、蔡明燁。2002。〈國家主義、國家認同與臺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7期,頁52。

《我的名字,Kim》

演出|聚合舞 Polymer DMT
時間|2024/11/10 14:30、11/16 14:3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