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Folk精神而自由《依據真實》
3月
14
2016
依據真實(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4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每每重溫美國六零年代前衛發泡、領域混雜的時期總是振奮,各類藝術熔岩四溢:happenings, pop art, fluxus, underground film, new dance等,不過貫穿其中的關鍵之一是folk art「精神」。舞蹈史學者Sally Banes說得很明白,早期六零年代紐約下城的藝術家們,來自各方,想以folk精神自組社群(community),試圖以folk精神的常民、混雜、遊戲、共群、反階級、反專業等關鍵字,翻攪當時布爾喬亞的品味當道,這時期的海納百川,沒有非此即彼的狹隘,光譜兩端從folk抽象精神到具體形式的實驗大有人在。有趣的是,如此多元開放也讓當代folk存在多種可能與詮釋。在舞蹈方面,「日常」成為指標,所以傑德森教堂的舞蹈家們穿起球鞋,從走路、運動、冷靜且不具表現性的中性運動開始。

只是,若要以此背景來說明在《依據真實》中感受到的一切,未免太過粗糙,畢竟舞者一開始都在台上脫下球鞋了,想來已不只是Sally Banes的著作《穿著球鞋的舞神》。但不可否認接續一系列中性、冷靜、不外放的地板動作,從單人陸續加入穿著灰階色調的舞者,不難聯想到後現代舞的冷調氛圍,在這之中,你不太看到手腳繃直、精力外放,自我表達色彩濃厚的延伸與望向遠方,他們只是enjoy their selves,就在此處,某種folk的精神於是發酵,也正像演後座談會編舞者克里斯汀˙赫佐所說「每個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有人堅持躺下,有人兩兩穿梭、前後互換、一陣穿插後仍踩踏著同一步伐,同一律動不曾中斷,彷彿無縫接軌,緊密而綿延,協調無比。而有趣的正在於,這一切看似理性、精密計算的步伐、隊形與群體調度中,你還是能在其中感受到「每個人的身體與呼吸」(當然這跟觀賞者與舞台間距離所能體受有關)。在他們的舞動中,也許不是某種激情、大口吐納以維持張力的身體與呼吸,而是藏在舞者像蟲一樣的蠕動中、藏在每個當下看似安排卻又不經意的眼神與肢體交流中、藏在舞者與現場音樂的互動中、藏在手腳不刻意伸展的彈性中、藏在柔軟具空氣感的跳躍中、藏在遊戲、運動、自我享受而非表現中。

而這些正是去除掉依據真實民族舞動作與形式後的真實,如赫佐說的「抽象是為了找到真實」。《依據真實》沒有甚麼表現性元素,因為群體不強調「個人」,但你也不能說這作品沒有個人,你能看到的,就是每位舞者內向性地感受自身律動並加入群體律動,更不用說,眾人在場邊烘托著獨舞者的快速旋轉、跑跳,但你還是會感覺,這個solo是為了群體,獨舞者的投射在於場邊為之歡呼的夥伴,而非為台下的觀者所表現。再一次,每個人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於是,你若坐得近點,會看到每個人的律動其實存在明顯差異,好比同樣的踩踏步,有人維持著膝蓋柔軟的反彈,有人則頂直膝蓋,卻也帶出另一種震顫,不無趣味,就像參加部落的豐年祭,他們一同踩踏一同歌唱,但其實難以找到真正標準或極像的兩人。

回過頭來,六零年代後現代藝術家追尋folk精神的時代氛圍與眼前所感,若直接挪用可能稍嫌不妥,且其中是否具歷史關連性有待更細緻的考察,但無法迴避的是,當時的幾組關鍵字:常民、遊戲、共群、反階級、反專業等詞的確反覆羅織成為我感受眼前這群人輕鬆、不外放、向內感受個人呼吸、向外感受群體韻律,個體與群體並存的美好。在認同流動、裹纏且交織的當代,《依據真實》依據的顯然不是某種可見、可論述的真實,畢竟赫佐都把台上本就稀少的日常物件直接移除了,可以見得,他依據的是生而為人的真實、身體脈動的真實、呼吸律動的真實、人總會來來去去的真實、當下交遇、離開又聚合的真實,他們不表現但能量已渲染,在70分鐘內,你只能跟著進入或者選擇關上自己,而這也是在場每個人的真實。

《依據真實》

演出|克里斯汀・赫佐
時間|2016/03/06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每一種舞蹈都有共通點:從呼吸出發,如此動作的開端接續延展到另一個動作,從而思考這樣開端的發動是什麼?開端和源起(origin)是合一的嗎?這樣的聯結是否與「歷史」有關──這裡所指並非「大敘述」(grand narrative)的歷史架構,而是更回溯自我記憶足跡開端的探問,如此,開端即是意義產生意圖(intention)跨出的第一步。(葉根泉)
3月
09
2016
 
在這些動作的重新排列組合下,舞者之間卻並未因此湧現新的連結感與社群感。最大的關鍵在於,《依據真實》的身體,只具有地中海民族舞的外在形態,卻無其動作的內在精力流動。固定的動作模式、平穩的力量質地、冷靜的舞者狀態,都讓豐富鼓聲節奏所催發出的爆發力,被鎖在舞台後方的小小方塊高台,而無力在空白的舞台上盡情迸發。(吳孟軒)
3月
08
2016
依照舞者本身思維控制,是順著動力流向的方式接續動作,還是倒敘般回復而去開啟下一個不同動作,看似沒控制的旋轉、停止到有思維的動作接續,搭配得這麼流暢,真是不可思議且有趣。(蔡珮玲)
3月
07
2016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