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身體性的社群《依據真實》
3月
08
2016
依據真實(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4次瀏覽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文 吳孟軒(專案評論人)

這無疑是一場精彩的音樂演出。至於舞蹈,很冷靜,冷靜到令我窒息。

我不知道這種冷靜是創作者有心還無意,但坐在我後方的小妹妹倒是誠實地打了個大哈欠。至於我,一邊被激發出強烈的聽覺感官,一邊看著舞者理性地算著步伐,卻始終猜不透營造如此的對比反差,到底所為何事,對我而言,兩者極不協調的後果,大概就跟聽重金屬搖滾卻只能跳國民健康操一樣難過。直到中後段,舞者們終於隨著節奏的強度將精力釋放,整個空間才因此隨著節奏的脈動活了過來,我胸口憋著的那股氣,也才終於鬆開。

「在特定的時空中,群體是如何形成的?這齣作品中,人與人在一起,不屬於特定群體或領域的自成一格,然後發展出一種彼此共同承擔的舞蹈,是向下深植土地又向上追求昇華。」創作者克里斯汀‧赫佐在節目簡介中如此寫道。於是,《依據真實》的許多動作,來自於許多地中海民族舞,創作者將其重新在空間、舞步上打散、重組,以擺脫特殊民族的脈絡,試圖以解構後的民族舞身體,在全白的中性舞台空間裡,探問「社群」的觀念組成。

然而,在這些動作的重新排列組合下,舞者之間卻並未因此湧現新的連結感與社群感。最大的關鍵在於,《依據真實》的身體,只具有地中海民族舞的外在形態,卻無其動作的內在精力流動:舞者的步伐僅止於表面的踩踏,而無往地板紮根的力量;舞者的雙手高舉向天,卻無由內而外延伸的能量;兩位鼓手讓節奏錯綜複雜、層層堆疊,氣氛已逼近祭典般的狂歡,舞者卻依舊在穩定的拍子中,旋轉、旋轉、旋轉、停止,牽手、牽手、牽手、停止,移動、移動、移動、停止。固定的動作模式、平穩的力量質地、冷靜的舞者狀態,都讓豐富鼓聲節奏所催發出的爆發力,被鎖在舞台後方的小小方塊高台,而無力在空白的舞台上盡情迸發。

在此,被《依據真實》解構後的民族舞身體,成為了一種抽象性、概念性的身體,而非具有身體性的身體;這種概念性的身體如此乾淨、簡潔、小心翼翼與計算得宜,好似永遠不會喘、不會流汗、不會臭、不會髒,此讓舞作想要處理的「社群」與「群體」,僅成為一種抽象的思想線路,而沒有源自身體性、經驗式的集體連結。試問,當人們缺乏共同的身體性與經驗感官,群體感又從何而生?舞作所依據的「真實」,便只成為一種空泛的、形而上式的概念,而不是具備精力流動、有溫度、有呼吸、有能量,從現實轉化而成的真實。

聽覺與視覺、姿態與力量、社群感與身體性的種種落差,讓我只好一直在觀眾席偷偷跟著節奏動來動去,以發洩這種被激發出卻又無法被滿足的身體動感。終於,到了舞作的最後,一位光頭舞者聽到我內心的吶喊,終於肯開始跟隨節奏的脈動,跳躍、飛奔、旋轉、重踏、抖動,其他的舞者陸續加入,一同讓整個舞台空間動了起來。直至此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鼓手與舞者、舞者與舞者、舞者與觀眾的連結,也才真得感受到了「社群」。但也就在此刻,舞作嘎然而止,那些不協調的張力依舊留在我的身體裡,未因舞作結尾的轉向而消解。

我始終不理解的是,為什麼《依據真實》要刻意讓舞蹈乾淨地如實驗室的真空包裝,並像寫電腦程式一樣依序排列民族舞的動作,卻又要搭配令人熱血沸騰的優異鼓手,還讓兩位鼓手一搭一唱,交疊出多線豐富的節奏饗宴。如此切割的結果,只讓舞蹈顯得蒼白無力,也讓人們之間缺乏了激情、溫度與連結的動力,更遑論形成社群。或許,當代的真實不在於自顧自般地乾淨無暇,而在於多方互動後的混雜,就像舞者們最後融入在節奏與節奏之間的空隙跳舞、呼吸,那無疑是我在整支舞作裡,最接近真實的一刻。

《依據真實》

演出|克里斯汀‧赫佐
時間|2016/03/05 19:30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認同流動、裹纏且交織的當代,《依據真實》依據的顯然不是某種可見、可論述的真實,畢竟赫佐都把台上本就稀少的日常物件直接移除了,可以見得,他依據的是生而為人的真實、身體脈動的真實、呼吸律動的真實、人總會來來去去的真實、當下交遇、離開又聚合的真實。(樊香君)
3月
14
2016
每一種舞蹈都有共通點:從呼吸出發,如此動作的開端接續延展到另一個動作,從而思考這樣開端的發動是什麼?開端和源起(origin)是合一的嗎?這樣的聯結是否與「歷史」有關──這裡所指並非「大敘述」(grand narrative)的歷史架構,而是更回溯自我記憶足跡開端的探問,如此,開端即是意義產生意圖(intention)跨出的第一步。(葉根泉)
3月
09
2016
依照舞者本身思維控制,是順著動力流向的方式接續動作,還是倒敘般回復而去開啟下一個不同動作,看似沒控制的旋轉、停止到有思維的動作接續,搭配得這麼流暢,真是不可思議且有趣。(蔡珮玲)
3月
07
2016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