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身體II: 不只尋找「台灣人身體」的「台灣人身體們」《默默計畫Work-in Progress II》、《泥土的故事》
1月
11
2016
默默計畫(余彥芳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26次瀏覽
樊香君(專案評論人)

「我在找一種身體」、「一種動身體的方式」、「台灣人的身體」這樣的說法聽來並不陌生,一直以來驅策舞蹈創作者們投入大量心血與時間工作,不過「找身體」這件事究竟意味著什麼?

身體與主體的難分難捨

讓我們先將時間稍稍拉到早期現代舞的幾個發展狀況。20世紀初,鄧肯脫掉舞鞋,向芭蕾反動,其實也向歐陸切割,她找尋「自然的」、「民主的」、「美國」舞蹈(身體),太陽神經叢輪以上連接天空,是靈魂與精神之所,沒有腰部以下的扭腰擺臀,那是來自非洲的律動。來到30年代,葛蘭姆主張傾聽祖先的腳步,遠古脈動將隨身體的透明本質流瀉而出,於是,其創作主題不乏西部拓荒、美獨立建國精神的讚頌,隨著內容與身體形式語言的建立,著名的「收縮與舒張」技巧在70年代被林懷民引進台灣,以葛蘭姆技巧融合中國京劇武功、身段,乘載中國文化、先民渡海內容如《白蛇傳》(1975)與《薪傳》(1978),後者更在政治氛圍推波助瀾下,成為當時一致對外的情感投射。隨著時代變遷,從他處移植過來的身體與京劇程式動作雖是說融合,但未能與內容或時代精神產生有效共振也是事實,形式難以成為表達本身。於是太極導引、內家拳等訓練逐漸引進雲門,舞者也才長出詮釋與實踐上有效貼合的身體。

不只台灣的現代舞,其實50年代國民黨政府所推行的民族舞蹈運動更為極致,從大量的古文典籍、京劇程式動作、中國少數民族舞蹈等身體樣態,想像中華民族舞蹈的身體是甚麼。當時「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發行的《民族舞蹈論集》從《樂記》、《禮記》中找尋有關古代中國舞蹈的各種詮釋,如「中和」、「從容」、「雅緩」等形容推衍可能的形式風格,雖在文獻資料的整理上有其貢獻,背後意識形態操作卻也不容忽視,無一不是將想像中的身體與想像中可收復大陸的中華民族國體連結一致,只是方法未能細緻以及與黨國意識形態的明顯疊合,讓民族舞蹈身體走向僵化,淪為時代下不斷借屍還魂卻已喪失意識的軀殼。

如此看來,找身體在每個歷史階段有其時代性需要,尤其在動盪時代找身體成為一種找國體的象徵。那麼在我們的時代呢? 也許政治與社會動盪不如以往,但卻似乎更加支離破碎,我們好似漂浮著,惶惶無所依歸,轉個身,想從身體上找到些甚麼,但事實是,多數舞蹈創作者身上長的是來自西方當代舞蹈身體訓練(芭蕾、現代舞、現代芭蕾、當代舞蹈各門派身體技巧),或者各種被規訓過、精緻化過後「傳統的」、「民俗的」身體訓練(京劇武功、身段、藝陣、中國古典身韻、民間舞技巧),那麼,「台灣人的身體是什麼?」成為一些當代舞蹈創作者欲迎戰的難題。

看似延續或突破此一身體探尋的中生代舞蹈創作家如鄭宗龍、林文中,從各自生命經驗如西方現代舞、藝陣、宮廟文化、民族舞蹈中,試圖走出一條有別於前輩舞蹈家如林懷民、林麗珍已淬煉出的鮮明身體道路。雖皆試圖與台灣文化連結,但鮮聞甚至未聞中生代舞蹈家們在創作自述中提及「台灣人身體」,而是旁敲側擊地將發展中的身體與台灣文化或生活勾連,倒是新生代舞蹈創作者開始有自信地在論述中直接喊出「台灣人身體」,2014年中發表《泥土的故事》的林宜瑾以及2015年底發表《默默計畫II》的余彥芳即為二例。

「台灣人身體」與「台灣人身體們」

有趣的是,雖然都在講台灣人身體,林宜瑾的台灣人身體與余彥芳的台灣人身體因工作方法上而各自開展出不太一樣的感受視野。

從罵髒話「幹」找到台灣身體的可能性,林宜瑾發現罵幹的時候,身體能量的投射與台灣身體也許能有所連結,那是從腹部發出氣力的身體狀態。又,脈輪系統中的臍輪也就是腹部,正是情緒所在處,於是不難想像充滿情緒的罵髒話身體,是一種從腹部發出氣力的身體狀態。於是,從2014年《泥土的故事》對於幹身體的初步發展到2015年「混種現場」發表的《初岸》,可以看見林宜瑾試圖藉土地之力,將氣力集中腹部、從中心向四肢發射的身體動態,情緒張力於是藉由此身體動態更為飽滿擴散,這是林宜瑾的「幹身體」,也是她環島後感受到並提出的「台灣人身體」。這種以身體觀建構著手的找身體方法,其實與台灣早期、中生代舞蹈創作者們找尋身體的途徑類似,雖然林宜瑾更有意識地企圖擺脫過去建構的身體訓練,並開始觀察常民身體,但在出發點上,彷彿還是預設有一種與文化脈絡孕育有關的身體,透過身體動態的實驗與文化字詞的牽連,讓文化性被化約為一種身體動態,進而成為一種單一的、象徵式的身體動態與形式語言以乘載相關內容,此種方法找尋的象徵式身體在呈現上固然有其劇場能量,然而,此種提問方式的盲點除了內容往往會因為形式而可能有時代侷限,再者,在認同流動的當代,當文化身體直接與眼前所呈現之傾向單一化論述的身體扣連,則容易落入認同與代表性的危機。

同樣屬於新生代創作者的余彥芳,也在創作論述中談及「台灣人身體」作為觀看《默默計畫Work-in Progress II》重要的關鍵線索之一,其作品卻呈現相對多元且具想像力的身體樣態與動態。簡紫婷如軟泥般自角落滑出,到站立、對抗、放棄、再對抗、再放棄的循環;田孝慈傀儡般鬆散卻硬被髮束自頭頂吊起的身體,倒地抽搐、喘息,想爬起來卻失敗;吳立翔日復一日的起床、穿衣、刷牙、洗臉、即將出門卻又退到床上的無限輪迴,原本日常的動作在他與田孝慈的一來一往間,逐漸模糊成不甚清晰、軟泥般不成章法的比手畫腳,甚至最後田孝慈更直接成為吳立翔身上的包袱,死賴不走;還有李銘宸身上如何也褪不去的包袱——鄭皓。

在《默默計畫Work-in Progress II》中,我們也許不見余彥芳所提出的身體觀論述,但不知怎麼總覺眼前各種身體狀態好像在講觀看中的自己或生活中的任一人,如抵抗與放棄間的循環、被動吊起的軟爛、掙扎抽搐卻總是起不來的壓抑、怎麼樣也完成不了的行動、如何也擺脫不了的沉重負擔。相較於林宜瑾偏向身體觀建構,余彥芳提出的台灣人身體是複數的,不存在於單一的固態形式語言,而存在於此身體的每個行動,無論運動狀態或正在從事的活動寓言。感受上呈現複數且各有存在重量的行動也好、狀態也罷,我想,此與余彥芳在方法上也許以美國60年代柴金(Joseph Chaikin)的開放劇場(The Open Theater)為靈感導向有相當關係,開放劇場以集體即興為發展路線,雖仍存在劇作家(在舞蹈上可能是編舞者)的腳色,但過程仍有可能漫長且難以聚焦,但這也是集體力量得以形塑多元面貌的重要過程,複數的台灣人身體於是各自閃現。

此次呈現據說相較於第一次open studio的呈現方式更趨近於作品式發表,不過仍掛名work in progress,幾處尚模糊但頗有趣的片段如鄭皓以數學家邏輯推演生命之於宇宙的關係,也許稍稍填補了余彥芳提出的「時間」、「生老病死」等時空性概念卻難以在呈現中被感受到的空缺。不過換個角度想,單一作品的呈現是否足以將默默計畫的主旨「時間,安靜的,改變了甚麼?」立體化,尤其時間概念如何可能被更深度且具重量地被體驗,也許才是命名為「計畫」最為可貴處。

舞蹈創作上,從身體出發的工作本質,是每個舞蹈創作者的共同基礎,當新生代創作者如林宜瑾、余彥芳願意大聲喊出「台灣人身體」,的確是值得矚目與期待的。不過對我來說,更有趣的還在於創作者探尋、實驗與發展身體的方法,方法除了導向結果,也意味著創作者的視點。在認同趨於流動的當代,以主體性出發的視點與方法著手身體建構,固然有機會找到具文化連結性與份量感的身體,進一步成為風格化的形式語言以承載內容,卻也有落入單一與固化危機的可能。於是集體即興式、計畫式、非單一作品式的工作方法,似乎提出了觀照單一、固化主體以外的想像路徑,甚至照看了主體以外的世界。無論如何,不失成為挖掘台灣人身體更大複數值的一種可能。

後記:將此篇定名為<找身體II: 不只尋找「台灣人身體」的「台灣人身體們」>,是期望將與身體有關的作品做一系列書寫,於是上一篇<不存在的舞者與素人>則列為此系列的第一篇。

參考資料

Banes, Sally. 1993. Green Village 1963: Avant-garde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rvescent body.

Duncan, Isadora. 1969. The Art of the Dance.

陳雅萍(2011)。《主體的叩問》。

賈亦珍。<壞鞋子舞蹈劇場《泥土的故事》-從罵髒話中尋找台灣的身體> http://blog.udn.com/jabbar66/12551146

《默默計畫Work-in Progress II》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14/ 6/ 29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