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戲外都值得《戲裡戲外》
5月
29
2023
戲裡戲外(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劉耀武)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49次瀏覽

文 邱秉程(文化行政人員)

2011年國光劇團的《百年戲樓》刻畫了跨時代悲歡的戲曲人生。2023臺灣戲曲藝術節:台北新劇團《戲裡戲外》,同樣有戲班、新秀名角兒、局長與飯局、戲中戲,但主要聚焦親情牽絆,並使用京劇音樂劇形式,是小而美的溫情走向,也有一種團慶戲的意味兒。

慶成班名角兒程天慈(孔玥慈飾)自小為班主程孝天(李寶春飾)收養,局長(李隆顯飾)欣賞演出後,邀宴天慈卻被班主回絕,天慈因而不悅,與父親衝突後逃家至局長邸,後被局長軟禁打算欺侮,班主上門討人而被局長命滾出戲班,天慈經局長家僕幫助,最後不但驚險逃出,也偷出犯罪證據讓局長栽跟頭,並與生母相認。

舞台設計以戲班為概念,依台北新劇團的新編戲慣例,皆在幕啟前設計開場投影,本次投影幕改為較小尺寸,融入舞台的一部份,以黑白默片方式交代有班主於門口撿到天慈,養成角兒的經過。然影像中角色一開始是真人比例,有角色將會長大成人從影像現身的預期,可惜影像之後就漸脫離此原則,片中少女天慈用了同團的傑出武旦余季柔擔任,但辨識度太高無法達到效果(余稍後也演出團員),梅姨(林姿吟飾)在下半場才和天慈母女相認,影像中棄嬰者卻明顯看得出是林姿吟,直接爆了雷。

與《百年戲樓》相較,《百》劇之主要角色,除了白鳳樓演程嬰以外,不必負責戲中戲的正式扮相演出,最多是穿了褶子,故與戲中戲切換銜接自如。而《戲》劇天慈與班主、團員都要正式扮裝,演員是一趕二以上,可以理解為了容易換裝,戲中戲工整地分為主戲前〈打漁殺家〉與團圓後的折子戲,相對也限縮角色戲台下的劇情發展,使得天慈對局長傾心得太理所當然,局長帶來的危機則迅速被化解,未能突顯天慈引起的父女衝突與困境。班主被驅逐而不忘攜帶的髯口,雖欲作為戲班象徵,惟無法如《百》劇的鞋適合傳給天慈。

劇中戲班演出之折子戲都對應戲台下劇情,非只因內容吸睛,除〈打漁殺家〉的父女情,〈劈山救母〉天慈尋母、〈釣金龜〉談孝順、〈遊園〉為少女情愫、〈長坂坡〉趙雲(師兄及伙伴)為護幼以一檔百、〈漢津口〉關公(班主)奮勇抗敵。眾團員們在結尾折子戲莫不卯足全力作為本戲之壓軸。

本次演出的新劇團演員以本身的聲腔念台詞,歌唱時才用戲曲唱腔,幾位角色並有別於在該團作品中的常見形象,如青衣孔玥慈須叛逆驕縱、老生李隆顯得暗藏禍心、小生林璟辰要吊兒郎當,增加演員成長突破的機會。馮翊綱飾演戲班經理自是不在話下,惜僅有口白,未有專屬樂曲。作曲家鍾耀光為林姿吟設計的歌曲,以聲樂發聲與其他人的戲曲唱腔極為協調,也與李寶春有重唱段落。李寶春並特地編寫班主的一句台詞向第四面牆提問:「這一生,值嗎?」,觀眾回應與掌聲熱烈,對其藝術生涯直接肯定,作為台北新劇團新編戲題材的新嘗試,的確也值了。

《戲裡戲外》

演出|台北新劇團
時間|2023/05/20 14:30
地點| 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戲裡戲外》在試圖融合相聲、音樂劇及傳統京劇的部分做了相當大的努力,雖然有些細節瑕疵但仍瑕不掩瑜。整齣劇讓人看了大呼過癮,也讓人期待台北新劇團下一次的新製作又會帶給觀眾什麼樣的饗宴。
6月
20
2023
編劇為了保持高張力的演出效果而減少戲中人物思考處理方式的時間,也因為直接的衝突而讓劇情變得緊張刺激起來,但在傳達英雄本色上,直面去挑戰權威的做法稍嫌單純而理想,只能說人生如戲,但不是只有這樣子的做法才能被稱做是英雄。
5月
25
2023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
霍去病那獨特的短劍與長巾武打套子,讓演員在交手間隙還能一展丰神,搭配上蒙面造型,宛似電影的蒙面俠蘇洛(The Mask of Zorro)再現,有種以一敵多的帥氣感,展現出與傳統不同的武戲思維。
8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