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之名、為家出航《重返熱蘭遮》
6月
13
2014
重返熱蘭遮(愛樂劇工廠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20次瀏覽
梁羽淳(社會人士)

或許應該從愛情開始說起。跨越藩籬、種族、地域的愛,總是劇場中百唱不膩的主題。從普契尼歌劇《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中,美國軍官 Pinkerton 對日本藝妓 Cio-Cio San 的一見鐘情;到音樂劇《西貢小姐》(Miss Saigon) 裡,(又是)美國軍官 Chris 與越南吧女 Kim 纏綿悱惻的愛情,而她們同樣悲舛的命運,就不多說了。初看到《重返熱蘭遮》的介紹,腦中浮現的是台灣版《風中奇緣》,初抵維吉尼亞州的英國上尉與印地安部落公主的相遇,配上那首雋永的主題曲 “Colors of the Wind” (中譯:風之彩)⋯ 突然之間,對荷蘭軍官與西拉雅族少女的南台灣戀曲充滿了期待。

台灣史詩搭配全英語製作、跨海邀請紐約音樂劇導演 Jeffrey Dunn 親自指導,《重返熱蘭遮》展現了接軌世界舞台的企圖心,當許多劇場正在萎縮之際,這樣的投入與堅持,真的是要給製作團隊好好鼓勵一番。當然,音樂劇最重要的關鍵,還是音樂。以最初用來命名這齣作品的”This is my home” 為主導動機發展出的詠嘆調充滿力量,也在在點亮貫串全劇的土地之愛;而另一曲以西拉雅先民吟唱為主調的”Red coral trees”,是全劇最美的一首詩,像溫柔的母親對孩子宛宛道來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如繁星點點般閃閃發亮的莿桐樹下,男人打獵、捕魚、保衛家園,女人編織、栽種、孕育後代,樂土生生不息,美不勝收。

在 Jeffrey 的執導下,《重返熱蘭遮》不僅是一齣結構完整的音樂劇,也加入了許多後現代的劇場元素,譬如觀眾進場時在舞台上讀卷軸的小男孩、開場後讓演員在觀眾面前換裝開始上戲這些橋段,對於許多台灣觀眾來說是很新鮮的體驗。然而或許是對於打造「百老匯」風格的迷思,整齣戲充滿了許多經典作品的影子,《獅子王》(The Lion King)、《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壞女巫》(Wicked),甚至《吉屋出租》(Rent) 和《Q大道》(Avenue Q),隨著劇情在我的腦海中輪番上陣,全劇的原創性多少被打了些折扣。

舞台設計上,利用梯田式的結構打造出西拉雅先民的生活場域,也增加了鏡框式舞台的深度與立體感,梯田中央圍出的熱蘭遮城儼然是舞台上的另一個小舞台,隨場景轉換,或為市集、或為湖泊,甚至變身為監獄,是有限空間中的聰明創意。戲服亦是這齣製作中非常浩大的工程,然而在考究歷史的同時,如何兼顧舞台效果,實在不是一件易事。期待隨著此劇的未來發展,當每個角色被賦予更深刻的內涵與靈魂時,也能夠造就屬於《重返熱蘭遮》的經典人物。

劇終大合唱主題曲”This is my home” 時,大航海時代的氣魄,揉入對家鄉、土地、愛人、家人那份濃濃的情意,一股包容、認同、熱愛台灣這個「家」的暖流,彷彿穿越了時代,打動在場每個人的心。然而真要讓這齣作品代表台灣航向世界,我想還需要點時間、集各路英雄之力打造一座更堅實的方舟,方能乘風破浪、壯闊啟航。

《重返熱蘭遮》

演出|愛樂劇工廠
時間|2014/06/08 14:30
地點|台北社教館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全英文的呈現方式,毋寧說是殖民統治下自我審查的最具體再現。捨棄語言這個漂亮的文化載體,內容卻又彷彿西方文化的複製,大約就像劇名所示,重返的只是「熱蘭遮」,那個外國人的、不屬於這塊土地的堡壘。(陳涵茵)
6月
20
2014
製作團隊特邀號稱有百老匯經驗的美國導演來台執導,並以全英語發音演出,似乎不止於複製百老匯,而是試圖打造一個「血統純正」的百老匯。然而,一味追求美學印象複製、文化印象再現,所產出的成品,終究徒為一枚表象印記。(吳政翰)
6月
12
2014
一部宣稱「臺灣史詩」音樂劇作品,全劇卻沒有任何西拉雅族,甚至是原住民傳統音樂的出現,全由音樂劇流行的甜美旋律與西方器樂烘托,並且用全英文演出,這究竟是以西方觀點消費臺灣的歷史文化,還是將臺灣的音樂劇侷限在所謂的「百老匯風格」中?(林秀蓁)
5月
31
2014
重返歷史,未必是澄清歷史;重返熱蘭遮,也未必就能重返母/淨土。以帝國主義認識歷史與土地的方法,可能在全球化下持續。如果不能轉變現代世界自形成以來,以差異開啟今日對於自我想像的認識方法,混血論述未必能擔保未來,反而可能喪失了重返歷史、解開癥結的契機。(汪俊彥)
5月
27
2014
《夜燈》不僅僅作品本身小而精巧,連觀眾人數也是不到五十人,因為空間有限,在小小的坐墊上互相緊挨著,形成一種親密的觀賞經驗。
9月
25
2024
假如不深入戲曲,而把焦點放在「如何跟沒經歷過當年的觀眾談一段歷史」,千禧世代演員詮釋九〇年代小劇場的嘗試,反而成了隔代迴響的亮點……
9月
24
2024
綜觀三齣作品,「尋死」命題的有效,基本建立在對於勞動現狀莫可奈何的絕對信任上。然而從勞動狀態、精神缺失到尋死展演,真正具有推演關係的僅有末二者,也就是各種精神狀態的缺失才是促成死亡的動機。
9月
24
2024
一小時上下的泰國廣播電台擷取引出了討論「媒體會如何形塑國族認同?」媒體甚至含括戲劇,劇中我們像在凝視整個泰國社會,然而追根究柢我們還是在觀看導演和編劇提供的虛構的真實,這樣的思考上的錯落感好像帶出一種後設的態度又或來回辯證的關係,令人不由驚喜 。
9月
18
2024
而在日復一日中,他們彷彿接受了這樣的荒謬,讓廣播裡的那些政策宣導、那些無理事蹟和振奮人心的言語,都納入自我的意識裡,將之整合。因此,當他們開始說話時,戲劇的主題便自然地被帶出──關於底層人民那些對於生命、性、宗教、權力與死亡的感悟與無力。
9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