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運動後,動物感傷《誰殺了大象》
5月
11
2015
誰殺了大象(林政億 攝,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7次瀏覽
葉根泉(專案評論人)

從《戀曲2010》、《擺爛》,到《誰殺了大象》李銘宸近期的三部作品,所透露出的創作心態而言,似乎呈現出一種莫名的小小感傷:對於即使花了再多的力氣與抗爭,生命依舊照著日常的軌跡持續進行,那麼之前所堅持的、想要捍衛的到底是什麼?之於創作又能在這樣如常重複的輪迴循環次序內,到底對於生命產生什麼樣的變化與衝擊?抑是一陳不變,只是創作人自我催眠這是值得而且應該做的事情?

從戲一開始,空台只有聖歌《更加與主接近》的音樂聲響起,立即瀰漫一股既使外面已世界末日、即將毀滅,我們內在的渴望與崇高,仍可以讓我們更接近宇宙最大的力與超越。這樣聖潔與感傷的樂聲,也正是鐵達尼號沈船時,船上的樂師們在水淹膝蓋即將漫過全身之際,仍堅持奏出最後的天鵝之歌。李銘宸非常擅用如此的背景音樂,來喻含文本語言之外,他所要傳遞的意念。如其他場次廣播、電視的現場音,背景播放音樂的歌詞重複出現 “old days” “tomorrow” “Maybe tomorrow will never come”,在如此時間的標記中,持續堆疊到演員廖晨志手拿一個掛鐘,在與觀眾面面相覷的對峙中,他口中突然流出紅色的液體,但隨即廖晨志所做的是日常脫衣更換、刷牙漱口的動作,將吐出的白沫遺留在舞台上。如果紅色液體可以象徵體制暴力所殘害致使的流血衝突(李銘宸不想灑狗血使用近似血液的效果,比較像是小朋友遊戲所玩的糖漿),李銘宸的態度彷彿是:那又怎樣?日子不是照常在過,睡覺、吃喝、拉撒一如往昔的重複,那些反對的體制、權力操控、高壓恐怖等等有曾因此而改變過嗎?正如他拆解了原香港編劇馮程程的劇本,兩個身穿警察制服的演員連珠炮一長串不停歇說完有關體制的台詞,退到側舞台下場前說:「幹,好累!」,如此跳脫角色有點戲謔的真心話,是否一語道破導演的心聲:此時這個時間點在講這種國家權力、霸權結構及其機器的主題,是不是有點過時了?外面世界早就風起雲湧,實際在街頭上實踐抗爭如台灣太陽花學運、香港佔中運動,但這些運動抗爭之後留下什麼呢?是否亦如人群散去乾淨整潔的活動現場一樣,空無一物?

這是李銘宸比起一些文青式搖旗吶喊、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心認為明天一定會更好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以比較犬儒、世俗的眼光來看待這樣政治運動激情之後的動物感傷,他明白如此嘉年華會般的抗議活動,正面能量飽滿的當下,也會因不斷的重複與循環,而逐漸消耗殆盡,甚至最終要捍衛什麼自己都不自知。李銘宸雖世故,但他並不冷嘲熱諷,他在節目單上說:「指責嘲諷不解別人為什麼這種東西也要去排隊是簡單又乾爽姿態優雅的,難的是下去排隊等待並告訴自己與身邊的其他人相信,這很值得這是應該做的。」就像這齣戲最動人的時刻,都是在每位演員的獨白,前面近乎戲耍玩笑的喧鬧後,一個人一個光區,面對觀眾述說著自己小時候運用權力霸凌同學的回憶,或回想訓導主任不動聲色施展權力的極致表現,或絮絮談起與一隻叫象象的街貓互動到牠死亡時只是偷偷打電話叫清潔隊來處理自己躲在窗後觀看隔日在象象平日會出現的地方看了一下就離開;或者是演員廖期正裸著上身貼著胸貼像個絕世女伶拿著麥克風在述說著生命的叩問,在換場之後,盛裝打扮穿起閃爍亮片晚禮服(這一段太有Pina Bausch的FU),再次重複前一段的台詞。這樣告解似面對生命的自我回顧與自我想望,可能才會是接續還要重複睡覺醒來後之所以能讓自己睜開眼睛的動力所在。

一如劇中你可以選擇撕掉代表過去時間的新聞、拋掉一切可以證明自己的證件、筆記本,這些物件排列像是犯罪現場地上畫出的死屍位置躺臥混吃等死;或是像戲裡面示範如何解開被稱為塑膠手銬的束物帶,雙手使勁用力一撐,即可掙脫束縛重獲自由,這樣小小的確幸或許才是面對生命的著力點,但相對地,這樣的小確幸無限上綱的話,是否逐漸成為生命的馴服,面對眼前不公不義的體制麻木無感?我想重點仍在於自我的抉擇。就像演員在戲的進行中,發給每位觀眾一個糖果,每人要怎麼處理糖果各有不同的方式,我選擇在黝黯的觀眾席內窸窣地打開包裝,以迅雷不及掩耳地速度塞入我的嘴巴內,棉花糖彈牙的滋味,讓我在黑暗中微笑起來。

《誰殺了大象》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李銘宸)
時間|2015/05/09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探討社會議題的劇場演出裡,由於劇場所天生限制、無法跨越的時地性質,一個探討農民議題的紀錄片可以橫跨二十年,但劇場終究是在某一時某一地某一人演出,於是我們可以問:「為何是此刻的現在演出?」。(鄭崇文)
10月
14
2021
如果大象的死去意味著群眾集體的抵抗失敗,但在導演李銘宸的編排下,死去的、躺在那裡的屍體卻是象徵著權利爪牙的長官,於是乎導演反過來批判群眾,即便鬥垮了「替死鬼」但極權的國家機器仍舊在運作。(林子策)
6月
12
2015
從一開始的獨幕劇就先聲奪人,日復一日的在革命現場起床、洗澡、刷牙、派早餐,演員一個人演出所有的歇斯底里,所有觀眾都在發笑。但覺得很心涼。(馬慧妍)
5月
11
2015
在《誰》的演出中,看見雞蛋、血漿、報紙,甚至演員在觀眾席前刷牙漱口,筆者看見的不是什麼具想像力的挑釁,餘下的是難以逃逸的嘔心。 (何應權)
5月
11
2015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
可惜的是,全劇收攏在計畫成果的樣板宣傳,無法深切開展劇中拋出諸多議題的辯證向度,像是身分認同、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等,而是流於產官學體制交纏下的文化產品。
12月
0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