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價值與反抗情操《阮是廖添丁》
4月
07
2023
阮是廖添丁(楊景翔演劇團提供/攝影秦大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6次瀏覽

文 戴亘佑(臺灣大學法律學系)

義賊、反抗殖民、男性、暴力等詞彙構築了臺灣人心中所認識的廖添丁。楊景翔演劇團的《阮是廖添丁》,嘗試突破我們的集體記憶,以不同維度開展廖添丁的多元面向。透過「逆時鐘」的旋轉舞臺設計,暗示了時間有倒轉重構的可能性,歷史中關於廖添丁的記憶有機會被重塑;透過臺語、日語、華文的交雜對白,映照出日治時期臺灣民間社會的活潑與多元;透過歌仔戲曲、日本演歌與西方饒舌的接連演出,反映出具有豐富底蘊的臺灣文化。劇場中的一切設計都與「多元」脫不了關係,正是因為人們擁抱多元的價值,我們才有可能嘗試去思索廖添丁這個已被蓋棺定論的歷史人物,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

劇情時間點設定在真實的廖添丁離世之後,開場的背景聲對三位女主角說到要掙脫傳統家庭的束縛,並踏出門外勇敢選擇自己所愛,隨著劇情發展也暗示鼓勵女主角的聲音正是真實的廖添丁,由一個生前志在反抗壓迫的人物,來提醒還活著人們要勇敢向前,頗有傳承與祝福的意味。在劇中,廖添丁是由三位女主角所組成,分別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個性、具備不同技能,單看任一位角色都難以將其與「反抗」做聯想,但三位通力合作後所呈現的廖添丁形象,既不會完全脫離我們對廖添丁的想像,卻又能碰撞出令人驚艷的新火花——原來廖添丁可以是女性、可以有喜歡的對象、可以有內心掙扎的一面。

「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賴和詩詞中的頭顱,象徵著追求自由可能得犧牲的代價,反映出臺灣1920年代的自覺意識抬頭以及抗衡殖民政府的決心,同時本劇也將頭顱作為貫穿情節的意象,例如:劇情最後少爺的頭顱被獻給張老爺,以及劇中提及的聖經故事《莎樂美》中,希律要求要施洗約翰的頭等等。頭顱作為反抗的象徵,卻不帶一絲血腥。不同於真實中的廖添丁,劇中的廖添丁以魔術的方式對抗與官僚結合的資本家,從暴力搶奪走向施與魔術,可以回扣到本劇的核心也就是「多元」,是否反抗就只能尋求暴力、是否反抗的過程中必然要有人犧牲,本劇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向世界宣示答案為「否」,嘗試突破一切的既有標準與想像,正是本劇可以帶領觀者進行的一趟旅程。

超越固有框架並擁抱多元後,引發我一個思考——「那麼我們是誰?」我想這個問題是每代臺灣人共同思索的難題,不論是日治時期抵抗殖民的人們,還是戰後反抗不當統治的人們,更或是如今上街挑戰世俗標準的人們,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人,一再地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吹響反抗的號角,並且試圖尋找集體的認同與歸屬,不同時空下的臺灣人因嘗試回答這個問題而恰好地重疊起來。《阮是廖添丁》成功映照出「阮是臺灣人」這句話中所蘊含的多元價值與反抗情操。

《阮是廖添丁》

演出|楊景翔演劇團
時間|2023/03/25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擁有扎實血肉的女人是否真會如此選擇,及以此彰顯自由的適當與必要性何在?
4月
28
2023
若論述女性議題為此劇作的主要企圖,那麼劇情中的角色性別、時代背景、情節設定等細節似乎沒有缺一不可的必要性,這意味著其來有自的角色原形,已經失去了作為基底的意義,再多的文獻撐腰也只能算是「志在參與」。
4月
28
2023
由於不願意簡化描述一齣載歌載舞兩小時的表演,最後回答了以上皆非。平心而論,要用一齣戲裡讓人認識歷史,創造寓意象徵,還要叫觀眾心情大樂,腎上腺素激躍,會不會太過強求?然本戲可能真的想兼顧。
4月
13
2023
從「如何」設置舞台(set the stage)的視角出發,而不只是停留在對於既有內容不夠基進、不夠貼近真實的批評,我們或許可以更深入理解為何在此時本劇仍要「再現」廖添丁的重要意義。
4月
13
2023
除了劇情之外,本劇亦充分使用大正時期的特色:如同本劇強烈的主視覺海報,《阮是廖添丁》是將東西方與今昔元素拼貼使用的作品。戲曲與魔術、布袋戲與嘻哈,皆經過服裝、音樂和舞台設計在日治時代的脈絡下並存。
4月
13
2023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