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裡的人性《慾土》
6月
20
2016
慾土(林勝發 攝,世紀當代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1次瀏覽
陳瑋婷(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研究所)

眾人所熟知的《金瓶梅》,印象總是圍繞於放蕩、墮落等不堪的行為,性的描繪與慾望的焦點關係占了相當大的部分。世紀當代舞團製作《慾土》邀請新加坡戲劇編導家張子健,以中國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作為創作文本,再現經典人物的愛恨情仇關係。舞者透過閱讀書中人物角色的觀感,再以自身經歷的情感敘述,舞蹈與戲劇的緊密結合,道出書中人物心境也結合舞者自己心底敘事。

長形的舞台空間,沒有多餘的道具布景,只有一個佇立在舞台中央正上方的跑馬燈上與一條長紅布,長紅布從舞台的左側掛至右側,中間垂吊而觸碰到地面,視覺將舞台分割成前方與後方兩部分。這樣的設置彰顯古今時空的分隔,在前方舞者闡述自己的故事,在後方舞者則透過對於人物的細膩刻劃舞動出古代的感受,透過中間紅布的垂地,使觀者看來舞者們無論在空間上或身體上都彷彿穿越古今,造就時光交錯穿梭的恍惚效果。

跑馬燈上投影的文字流竄著:「偷情、棄屍、娶進西門、日夜縱慾、討好西門慶、然後偷情、逐出家門…」,表達出書中的文本與我們的既定認知,也就是性愛、權力、利益的交互慾望。角色所帶給舞者的內在鮮明性格,透過舞者娓娓道出內心故事,訴說自己內心中相伴與相融的那個他或她。位於紅布後方的舞者,女舞者踮著腳似踩著三寸金蓮,肩膀微微前傾拱起,有人是自在地緩緩抬頭挺胸的態度前進,有的卻卑微低頭地快速移動,身體前進速度的差異,在舞者的角色詮釋表現中,可能是古今交織的結界、可能是現代庸碌的行人,又或許是今生與前世輪迴牽絆的相連,透過個人不同的解讀,從舞者身上產生不同見解。

一名女舞者站在紅布前方自述:「父親的議員生涯,一直都握有權利於手中,當附有權力時,所有的人都攀牆附會爭先拜訪,當權力消失了,那些人也跟著消失,知心的好友又剩幾個。」就像潘金蓮一樣,追求權利與丈夫西門慶的愛,當西門慶死後,權力的消失,她的靠山也倒了,到頭來卻是一場空而已。另外一名佇立於左上舞台女舞者,從張口闡述的過程中,不時內縮、微微捲曲與顫抖的上半身,顯露出她心裡內疚的懊悔,因為她刻意離家沒有陪伴病中的母親,卻在母親逝去之後才知道渴望愛與那份重要性,就如同書中的李瓶兒,兒子死後痛苦不已,因為愛得很深,所以苦不堪言,所愛的已死,因此選擇上吊自盡。透過舞者自身故事映襯出金瓶梅角色中人物的情緒與特質中,發展另一種不一樣的面貌饗宴。

如同碧娜‧鮑許的《春之祭》紅布代表著懼怕與死亡,這個作品中懸掛的紅布除了也帶有死亡的意義外,更象徵著其他多種意涵。舞台中央懸掛的紅布毫無疑問區隔了舞台空間呈現古今的劃分,更在男女舞者飾演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敘事中被運用來象徵情慾。男女舞者互相抓著布,一個正面一個反面的站著,眼神中曖昧的眉來眼去窺視著對方,接著男舞者以雙手十指交握,不斷來回的在紅布上,發出性暗示的聲響。接下來兩人在紅布上相互交疊,透過頭部穿入對方胯下的動作,更是顯露情慾的一個特性動作。最後所有舞者在紅布後面圍繞著飾演西門慶的男舞者左右,所有舞者無法自拔的撫摸那名如傀儡已不能控制自己的西門慶,所有舞者脫到只剩下能遮住重點部位的紅衣紅褲,這時紅布的魔力彷彿感染了所有舞者,過度的縱慾、消失的理智,在此時貫穿了每個人。最終銜接到紅布所帶有的死亡象徵,舞作結束在一個全裸的人背對著側臥在地板上,影射文本中的西門慶一樣,最終因縱慾過度而死亡。

相同的文本從多重詮釋中發展出多層次的意涵,此作品藉由新世代導演的解讀眼光,再透過舞者個人觀感理解並融合自身經驗與情感於角色中。舞作中慾望的媒介是否能扣回是「人性」使然,從角色心境、肢體動作的曖昧與不斷重演的情慾關係來看,人性的複雜難解是貫穿整個作品的重要因素。錢、權、慾,慾望的產生歸咎於個人所有,所作所為更完全離不開人性的一面,好壞、善惡,悲歡,無非不是決定權在掌握在自己手中。

《慾土》

演出|世紀當代舞團
時間|2016/05/22 19: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置身在這一場貫穿金瓶梅古今之旅,遊歷了充斥慾望與權力絲毫無遮掩的情節,觀看感性與性感的肢體相互拉据,透過了舞者親身經歷與舞蹈詮釋將金瓶梅一書中的慾望合理並貼切地轉化。(賴奕廷)
6月
16
2016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