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塵摹畫關係的樣貌,再問共感之後《微塵共感》
6月
05
2019
微塵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57次瀏覽
賴得睿(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研究生)

旅歐多年的林怡芳從二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察覺遠在法國的自己與故鄉間的距離與牽引關係,並在查理周刊遭恐攻的後續裡思索沉澱出本作品,這些在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種情景和事件,如舞者與小蘇打粉間的關係,是勒索阻礙?是順水推舟?裝置倒塌後的砰然巨響,意喻社會體系與關係的崩解,粉末遇水的變化形態,既是事件後群體裡煙囂塵上的影響與作用,也像是各類生活中所遇見的複雜的情感和現實。敏感細膩的林怡芳,用《微塵共感》描繪了人際關係中無形的束縛,並挑起情緒感染的問題。以舞者與粉塵的糾葛來感受從共振到共鳴的連結,以及聯繫我們和世界的融合。【1】

舞作敘事可說是社會進程的總和,從一人至多人,默劇般地將社會文化的演化濃縮成舞。肢體如同歷史,人性本質中的二元對立面,在攻擊與欲分出階級的角力中顯得毫不遮掩;派系建立後所帶來的是溝通與交融(如奔跑後靠近、相擁),變異的產生形成了新的關係與新的秩序,隨著關係分合的發展,人類獨有的變異點是,群體中仍會有人試圖保持個體的「獨立性」,以旁觀者的身分進行參與。

舞台空間表現是低限的,最初是空,是簡單的三角卻各有動態,方型裝置破土而出和長型小蘇打塊的靜立,雨滴般液體開啟了物體型態(固、液、氣)與人的時態(過去現在未來)變化。兩位舞者對彼此的穿梭,之後以遞增為三人、五人的錯身流動,在關係的建立與抽離上,對比當今社會滿滿的屏幕藍光與街市中喧鬧的孤獨感,用的是再平常不過的摩肩擦踵。凝視著,更能感受空氣中的疏離與冷漠。而後由舞者的身體做為畫筆,沾粉沾墨地將枯山水的痕跡,以不同樣式一圈圈繞畫出來。小小的場上,漸漸可看見翻湧的雲痕、潮汐的退和起,隨著舞者路徑的「觸發」來與人和環境產生關係,以臂膀、腳底外側等在蜿蜒之處畫出低迴的波紋,或大小不一的漩渦等等,一纏線一繾捲,匯流成小溪、汪洋、或洶湧波濤。

音樂設計所提供的工業感,以無機和聲響化(如白噪音、高頻的鬧鈴聲)的交織,適當的增添了創作者對於關係的詮釋,有時貌似操控舞者群體滑行轉身,有時卻又淡然得毫無干係,而燈光的冷調和低角度打光,經過前幾段關係的馴服和共享,則是再度強化群體與個體間無法忽視的拉扯與孤寂,一塊塊的舞者從社會中剝離,在外圍繞著彷彿時間的延遲,至孤身落地後靜止。

然而,身體的動態與編排在作品的推移下,逐漸變得清晰、可預測下一步,即便每個段落的概念有所不同,但加法過去是減法,且重複循環,以及只要舞者陳逸恩一有動作,大概就是新的方向將起。再者,對於題目的「塵」,筆者實則有更多的期待感,但舞作中段開始,建構的想像主體似乎欲振乏力,雖然在使用物體的型態這方面可算是有些驚奇,諸如舞者與粉末的摩擦力對抗,在濃稠液體凝固的區塊跳舞等等,但玩著玩著就不小心丟失了對於「塵」的趣味性,實屬可惜。最末段的炫光閃爍,在空氣中聽見舞者們真實的喘息聲,真實的做為「人」而動作、抵抗、奔逃等等有了實感,做為觀眾等待多時,終於有所期待的時候這段卻是一閃而過,而顯得結尾力道軟綿綿的,沒有聚焦。

整體而言,作品中生命力及社會感的確成功被塑造及突顯,提及關係,其內外的需求需要拿捏及平衡,這點也讓人有所共鳴:如何在關係中滿足需求,或是如何不去滿足、討好需求,這類的疑問,確實拋出反思,可見微知著,舞作提供了觀賞者一段以顯微鏡去找出細膩看待「關係」的焦距。舞蹈做為一個參與的表演型態,需在身體與人的互動連結上有所建立,你能和另一個人做些什麼,將確立你們關係的深度、力量和意義。歷史一直在改變,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不可重複的,在這共同的時刻,情緒蔓延得已足夠,至於各自感知了什麼,大概還是得各有慧根去踏足體會了。

註釋

1、參見節目單

《微塵共感》

演出|林怡芳
時間|2019/04/25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微塵共感》透過舞蹈與裝置藝術的跨媒介結合探求「群」,並巧妙地利用白色粉末的各種特性,與舞蹈融合,豐富群我關係的層次。(朱珊珊)
6月
26
2019
觀《微塵共感》的舞蹈呈現,似乎以自然界的「蝴蝶效應」為鑑,藉由人體的行動,啟動空氣、溫度、濕度的質變,從看似無形的時空,展現微量子碰撞後難以估計的能量與影響力,而白柱體的變態,即是這項質變的證體。(石志如)
6月
10
2019
作品利用舞者與動作編排結構的中性與淡漠,抹去悲劇敘事對秩序的追求,形成更接近質問的存在:事實如此,我們應如何理解?為何滿意?或從何不滿?將種種現象容納進舞台之餘,創作者始終保持在批判起點以後的地方,保持安靜,將其前空間留予觀眾。(張敦智)
5月
31
2019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歷史進程是循著「正、反、合」的原則前進,從《微塵共感》中,也可以讀出編舞者林怡芳對於社會秩序的詮釋,而所有社會秩序的總和,如同舞台上黑白交錯的軌跡,組成歷史的2D圖樣,從而更能感受到人類個體在歷史中的渺小。(范姜泰基)
5月
30
2019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