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塵中的群與我《微塵共感》
6月
26
2019
微塵共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3次瀏覽
朱珊珊(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社會,是由不同的、複數的個體構成的群體,是人們在共同的空間、文化之中生活時的各種關係集結。人類從一萬多年前便開始群體生活,隨着社會的變遷,文明進步、資訊科技發達、世界一體化,人類的生活習慣與模式經歷了重大的改變,尤其在近二十年之間的變化更為迅速。身處現今世代,作為個體的「我」與其他的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產生變化,在「群」中的「我」又該如何自處?經歷了九二一大地震、法國暴動,離鄉背井之體會,勾起林怡芳對「群」的關心,《微塵共感》則是她思考後的體悟。【1】

林怡芳開宗明義地將作品的英文命名為《Skein Relations》。Skein為英文單字,其意為「一群」,Skein Relations按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群之關係」、「連鎖關係」。Skein Relations在數學上被稱作「糾結關係」,應用作研究繩圈、扭結的方程式。而Skein的發音像肌膚的英文skin,亦代表肌膚與肌膚的碰觸、人與人的接觸。林怡芳從名字上已點明了作品對「群」之關係的探索:人與人之間如何形成「結」,又如何逃出、解開。【2】至於中文名字的「微塵」除了指作品主要媒材──白色粉末【3】,亦象徵了社會中如微塵般的個體──「我」。眾多的微塵構成了漫天粉末,集結成群,置身於共同的舞台空間,配合以引擎發動、鬧鐘、水滴等聲響的音樂設計,透過舞步、舞者、舞台裝置向觀眾展示各樣的群我關係。

舞作的開端,三位舞者輪流地互相擠擁、推開、穿越。當舞者要前進,需先側身並在另外兩位舞者的身體之間擠開空間才能穿過。三人重覆着同樣的動作,雖然看似群體,但是他們撥開人群好不容易前進的動作,顯示個體之間並不和諧,猶如解開人與人形成的結並逃出。接著,加入了另外兩位舞者,眾人的舞步動作開始一致。隨着音樂推進,當眾人的步伐及動作快要成為一體、達到同調的顛峰時,其中一名舞者便會脫離舞群,自由起舞。但是不久後,脫離舞群者又會再次被吸引,回歸舞群。

反觀現今社會之群我關係,個人意識抬頭,社會中的個體拒絕被歸類同化,試圖從「群」中出走,彰顯自我意志。同時,以宏觀角度看,亦是世界經過全球化後,到達了新的階段──同中求異。但是,「我」真的能夠脫離群體獨善其身嗎?當「個體」強調與眾不同,是否又會形成新的社會型態,再次回到「群」之中?筆者認為身處立場、意志相迥的現今社會裡頭,並非要泯滅掉「群」中的「我」,或使兩者對立,而是要追求達到兩者和諧共存的「和而不同」之境。

「微塵」亦是構成本作品意念的主要部分。作品以白色粉末的不同形態構成舞台空間:分別為粉狀、液體、非牛頓流體、固體。粉末的不同形態代表了人與人之間在群體之中的凝聚性,粉狀的鬆散至固體的堅固。

首先是固體形態的粉末,舞台上有三個由白色粉末塑型成的圓柱體,四方柱體以及三角錐體的固體裝置。佇立在場上的固體裝置猶如信仰般的群體,擁有共同堅定意志。從舞者進場之前,舞台上方不時有白色粉末液體滴在固體裝置上。自上方滴下的液體慢慢滲入裝置,像是自我意志的入侵──某些裝置塌毀,某些兀立不倒,某些變了樣。粉狀、非牛頓流體自空中墜落,或直接淋在舞者身上。非牛頓流體的性質類似固體,可以承受舞者的重量,但又因為其流體特性,可以慢慢將凹陷彌平。介乎於固體與液體之間的濃稠度,使其擲地時產生強而有力的聲響,在舞台上慢慢擴散,久而久之凝結成固體狀。四種形態之中,唯非牛頓流體帶有時間性,展示了凝聚的過程而非直接的結果。至於粉狀,則散佈在舞台各個角落及空氣當中,如同個體意志的大不同,但其範圍卻最為廣闊,在空間中的力量卻又最為薄弱。創作者為觀眾展示的舞台空間恰如我們所在的世界,由象徵了各種群我關係的白色粉末所構成。

《微塵共感》透過舞蹈與裝置藝術的跨媒介結合探求「群」,並巧妙地利用白色粉末的各種特性,與舞蹈融合,豐富群我關係的層次。在舞作的最後,利用快速閃光製造的定格影像效果,這突變的畫面風格似是創作者營造未來的預想:暗示觀眾、警告世界,反思現今社會中的群我關係,在觀眾心中擲下一顆震撼彈。

「群」、「我」從來都不是二元對立,而是擁有多種面向及層次。在這轉瞬即逝的世界裡,更應該尋求相融之道。

註釋

1、在漫天粉末中 思索「群」的意義 林怡芳《微塵共感》:PAR表演藝術雜誌 ; 317期 (2019 / 05 / 01) , 頁88-89

2、憶921大地震 林怡芳以舞蹈探究震撼心境:https://reurl.cc/5W63M

3、節目單上註明為小蘇打粉,但註釋【1】中的訪問資料為太白粉,而宣傳單張上則描述為馬鈴薯粉。

《微塵共感》

演出|林怡芳
時間|2019/05/25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微塵共感》的舞蹈呈現,似乎以自然界的「蝴蝶效應」為鑑,藉由人體的行動,啟動空氣、溫度、濕度的質變,從看似無形的時空,展現微量子碰撞後難以估計的能量與影響力,而白柱體的變態,即是這項質變的證體。(石志如)
6月
10
2019
整體而言,作品中生命力及社會感的確成功被塑造及突顯,提及關係,其內外的需求需要拿捏及平衡,這點也讓人有所共鳴:如何在關係中滿足需求,或是如何不去滿足、討好需求,這類的疑問,確實拋出反思,可見微知著,舞作提供了觀賞者一段以顯微鏡去找出細膩看待「關係」的焦距。(賴得睿)
6月
05
2019
作品利用舞者與動作編排結構的中性與淡漠,抹去悲劇敘事對秩序的追求,形成更接近質問的存在:事實如此,我們應如何理解?為何滿意?或從何不滿?將種種現象容納進舞台之餘,創作者始終保持在批判起點以後的地方,保持安靜,將其前空間留予觀眾。(張敦智)
5月
31
2019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歷史進程是循著「正、反、合」的原則前進,從《微塵共感》中,也可以讀出編舞者林怡芳對於社會秩序的詮釋,而所有社會秩序的總和,如同舞台上黑白交錯的軌跡,組成歷史的2D圖樣,從而更能感受到人類個體在歷史中的渺小。(范姜泰基)
5月
30
2019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