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聽覺經驗超越疆域:在《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2022春夏音樂會》的所聞所思
6月
12
2022
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2022春夏音樂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05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在微雨的妖山晚間,來到觀眾稀疏的北藝大音樂廳,聽林梅芳教授與「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的學生帶來一系列二十(一)世紀的前衛作品——正所謂令人聞風喪膽的「新音樂」。

令人聞風喪膽的新音樂

成立於 2014 年的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性質上和音樂系管弦樂團等學生團相似,是以課程形式媒合學生而成的團體。由於選修成員不固定,每年的演出曲目總在甄選結束、確定樂器組成後才能敲定。即使如此,他們的曲目安排仍非常有意思,今年包含了經典的李給替(György Ligeti)、活躍當代的何冰頤(Alice Ping Yee Ho)與 Kaija Sarriaho、Salvador Torre 等,以及膾炙人口的美國作曲大師 George Crumb。尤其 Crumb 今年初方與世長辭,演出也多了份紀念的意涵。

開演前,林梅芳首先和觀眾談起了新音樂的現況:在歐美國家,許多音樂院系皆有設立專門培訓新音樂的機構,演出機會亦多,是項蓬勃發展的領域;然而,臺灣的音樂系所大多專注栽培巴洛克至浪漫時期作品的演奏人才,對於新音樂的演奏實務少有關注。既然學生不熟悉、國內少了演出、樂迷也不熟悉、整個新音樂的市場如此冷清也就不是太意外了。薩依德曾形容當今樂迷是「歷史上第一批主要不聽自己當代音樂的聽眾」【1】,放眼今日臺灣,十九世紀浪漫音樂壓倒性盤據音樂會曲目,那句警世名言仍是血淋淋的寫照。

不過,換個角度來想,這倒也是音樂會最有意思的地方:臺上的學生和臺下的聽眾一樣,多不是新音樂的行家;在探索這些陌生作品的路上,我們是並肩齊行的!在這個「一起探索」的意義上,演/聽的兩造都十分有看頭。

從做中學:流動的音樂思考

首先,是學生們演奏過程中的「學」。由於多數學生的專長是古典與浪漫等調性音樂,在欣賞他們的演奏時,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既有的演奏身體習慣,及其面對新音樂的種種調適與挑戰。最明顯的例子是李給替《十首木管五重奏小曲》(Ten Pieces for Wind Quintet)選曲:樂曲中交互著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音團作曲」(sound-mass)手法——液態的、密集交織且時刻變化的網絡結構——與戲劇性旋律獨奏手法的二重特色,屬於過渡期的作品。北藝大的學生們個個精通獨奏,不僅精準掌握了艱澀刁鑽的音符,獨奏的片段也十分突出,但作品中的獨特織體就沒那麼「合」了。類似的情況發生在何冰頤《神奇之靴》(Cothurnus)的演出中,這首曲目句法相對傳統、注重樂器音色及聲響相互模仿對話的曲子,節奏與音型多不艱澀,演奏者們果然也各放光芒,在各自的片段盡秀技巧。

即使上述的曲子演出有些偏誤之處,我不會覺得這是演錯了或是被誤讀了,反而覺得是學生音樂會最有趣的部分——「職業」的成人世界往往成見滿滿、思想固著,學生們處處散發的流動思考反而更有意思。

談到學生的表現,這裡也要提到當晚的唯一一首學生創作:法國里昂高等音樂院作曲生 Antoine Brune 的 “Carachronia” ,是該校與北藝大音樂系交流甄選的獲選作品。樂曲動用十餘人的大編制,卻描繪一個簡單的概念:玻璃一次次的掉落—摔碎。尖拔的強音聲響代表碎裂的瞬間,綿長無盡的長音則象徵掉落的過程,在兩個手法之間反覆來回,把玩音響效果。此外,樂曲還刻意地在中場休息間悄悄開演,並在重新燈暗的一刻奏下強烈的音響,逗了觀眾一番,可說是當晚最富玩心的片刻。

美,是拒絕習慣

不只是學生從「做」中學,聽眾也需要邊「聽」邊學。即使是讀過作曲家的創作理念、熟悉學派概念的學者專家也一樣。而這也跟新音樂本身的獨特價值有關。

也許精明(且困惑)的讀者會發現,雖然整篇文字圍著「新音樂」打轉,我卻一直沒有解釋何謂新音樂——是指前衛音樂(avant-garde music)嗎?還是所謂的無調音樂?二十世紀的調性音樂算不算「新」?新音樂是不是都難聽又枯燥?對於這些問題,我其實無從回答,因為陌生、超越範疇、挑戰聽覺、拒絕定義等否定性的消極概念,正是新音樂的特色。引述當代德國作曲大師拉亨曼(Helmut Lachenmann)的話:「美,是拒絕習慣。」不管新音樂的形式內涵如何大相徑庭,它們似乎都有一股挑戰世界常規、拒絕被輕易理解的傲氣,光是讀透作曲結構、了解作曲家生平經歷也無法窮盡。美國先鋒作曲家萊許(Steve Reich)也曾說,自己的作品「有數不盡的謎團,永遠超出了我的聽覺極限,並吸引我一再地重聽」【2】。

好比,當晚的其中兩位作曲家 Kaija Sarriaho、Salvador Torre 都有參與巴黎IRCAM(聲響與音樂研究協調中心)的經驗,兩首曲子也都深受頻譜主義(spectralism)的影響。但即使我知道這些背景,對頻譜音樂稍有認識也沒用,在演奏的當下我還是聽得一頭霧水,沒抓到作品的要旨。之所以講出這麼羞恥的經驗,其實是想要和害怕新音樂而不敢接觸的人們說:聽不懂,也沒關係。那種被強烈的未知衝擊,然後試著用己身的有限概念與語彙來努力把握的過程,正是聽新音樂最精華的樂趣。

至於,新音樂是否都難聽又枯燥?到底美在哪?我想,當晚一起聽了壓軸曲目Crumb《黑天使》(Black Angels)的觀眾們,答案都是堅定的。眼看四位弦樂演奏者激動地拉奏樂器,時而拉響大鑼或玻璃水杯,以日、德、俄等多國語言吶喊指涉上帝與惡魔的數字⋯⋯,外在的身體表現愈是激昂(給四位演出同學最高的致意),聽眾們就愈是深入體會作曲家對於當時越戰、對於死亡的沉痛思索。要論音響效果,這首曲子處處尖銳刺耳,一點都不優美;但,誰能昧著良心,說這首巔峰大作不感人肺腑——不「美」?

但,就算是《黑天使》最震撼的段落,仍有我附近的觀眾面露不耐,拿出手機滑起社群軟體來了——表淺而令人麻木的當代社會及其產品,與永遠挑戰極限、觸動社會敏感神經的新音樂,仍將恆久地對抗著。

不管怎樣,我們就持續地、無懼地、用抗爭的姿態演/聽下去吧。讓聽覺經驗一再超越疆域,讓新音樂成為對抗貧乏社會的武器,直到新音樂在臺灣開枝散葉,直到更「新」的音樂降生土地⋯⋯。


註釋:

  1. 見薩依德:《音樂的極境》,彭懷棟譯,臺北:太陽社,2010年,頁280。
  2. Steve Reich, Hillier, Paul (Editor): Writings on Music, 1965-2000, Ca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35.

《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2022春夏音樂會》

演出|林梅芳、北藝大新音樂工作坊
時間|2022/5/31 19:3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