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過往的腳步踏出希望-芭蕾舞劇《柯碧莉雅》
9月
02
2019
柯碧莉亞(羅德芭蕾舞團提供/攝影邱文顯)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51次瀏覽

蕭權君(台灣藝術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浪漫舞劇《柯碧莉亞》是一齣以木偶名字為題的三幕舞劇,於1870 年5月25日普法戰爭爆發前,首演於巴黎的皇家歌劇院(卽現今的巴黎歌劇院)。樂曲於1867年由法國作曲家德利伯(Clment Philibert Lo Delibes,1836-1891)創作。此次演出,服裝從細緻的白色芭蕾長紗裙,變成色彩鮮明的短紗裙,跳脫浪漫芭蕾以往的氛圍,並於舞劇中融合性格舞蹈【1】,包括波蘭的馬祖卡、匈牙利的查爾達什、西班牙的波麗露、德國的加洛普和英國的吉格等地方性舞蹈。

性格舞蹈在羅德芭蕾舞團的選擇下,大部分以芭蕾舞鞋呈現,設計上較難讓孩童們感覺出場次間的差異,因此第三幕舞者一出場,孩童們因雷同性高而發出噓聲,而後,好在劇中的老人柯伯與年輕人的表現突出,製造了詼諧有趣的情境,才讓孩童們發笑,也勾起對於柯伯出現的期待;偶戲則呈現現實與非現實的詼諧衝突,例如第二幕女主角喬裝柯碧莉亞,有了靈氣,開始動作,這時老柯伯想摸女主角的腳踝,卻被女主用木偶腳丫踢了臀部一腳,再度勾起觀眾們的笑意。

在著名的芭蕾改革宣言《舞蹈與舞劇書信集》(Lettres on Dancing And Ballets)的第一封信中,諾維爾說過:「舞蹈在確切意義上來說,只限於舞步的技術和手臂運動的方法。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門成敗取決於靈巧、力量、彈跳的職業。但是,當這些機械動作,加上啞劇性行動,舞蹈就獲得了生氣,使它特別有趣——它說話、表達,描繪激情。」【2】啞劇及偶戲是牽動整齣舞劇的重要關鍵:啞劇用以意象表現,傳達情意與塑造意境;偶劇中的木偶動作則以「雙腿平行」和「足尖翹起」等多種反傳統的動作,突破芭蕾講求「外開、绷直、圓弧」的形象,代之以「平行、曲翹、菱角」的表現,當芭蕾結合了啞劇與偶劇,增加了舞蹈的說明性,更能引起觀眾共鳴。這種舞中有「劇」的結合,體現在細節中,例如:在第二幕家中,木偶動起來的細節裡,以中國娃娃較為特殊,它旁飛燕連續數次,動作鋪陳與胡桃鉗的中國茶舞雷同;老柯伯施魔法在史璜妮妲身上,讓假裝木偶的史璜妮妲有了靈魂、生氣,她在老柯伯未注意之時叫醒男友,種種設計皆是讓木偶以最接近人的方式行動,使其具有人性,提供了趨近於人偶合一的想像。

關於舞蹈的編排,值得一提的是〈時間圓舞曲〉,一般較常看到的版本為十二位舞者排圓形以卡農方式繞圈,象徵大時鐘上的一點到十二點,但在羅德舞團的設計中,我們看到展開的布幕後,舞者站成三列,女舞者以群舞開場,再接續男舞者群舞,後面則為三組雙人舞輪流出場,展現各式精湛舞蹈技巧。而通常會以群舞來表現的紡織女及婚禮舞蹈,此次則由女舞者獨舞完成。舞劇最終,四位女舞者各自站在上下左右舞台開始自轉,並沿著舞台繞場一周,形成一個大圓形的公轉,台上便產生了一股氣場,推進到結尾:全體出場跳吉格舞,再把老柯伯先生請出來一同謝幕,完成舞劇。我認為,這樣的結尾,比原先只有女主角單獨完成十二次的自轉來得有力量許多,每位舞者的專長也都能充分展現。

羅德芭蕾舞團的《柯碧莉亞》結合多種元素,讓觀看者都能找到自己有共鳴的部分,我想這是此劇可以傳頌百餘年的重要因素。相較於此劇初生的時代背景,當今的我們處於和平年代,觀賞這齣浪漫芭蕾喜劇,應當多回想當初法國百姓們生活的困難,而可以更珍惜我們所處的年代。盼望這齣喜劇能持續給人們帶來喜樂的希望。


註釋

1、芭蕾領域中的性格舞蹈(Dance of Character)泛指非純古典舞蹈動作發展而成的表演節目,如以地方性舞蹈素材為編排主體,具有民族風格的舞碼;或者依性格舞者的角色特性而編創的舞碼。每一首性格舞蹈的風格性都相當突出,且每一首舞都強調展現某種特殊技巧的意圖,其動作質地、舞姿、勁力的表現與歐洲古典舞蹈的要求大異其趣,表演者一般都需要具備紮實而深厚的基本能力,才能達到專業水準和嫻熟技術的表現力。性格舞蹈更確切的說,應該稱為「性格描寫的舞蹈」,或者「用來描寫性格的舞蹈」——性格上獨一無二、轉瞬即是的狀態刻畫。它的力量在於鮮明的、很有特色的線條。

2、《舞蹈與舞劇書信集》,法國名芭蕾舞蹈家尚.喬治.諾維爾(Jean George Noverre)著,管震湖、李胥森譯。

3、參考吳素芬(2010),「浪漫芭蕾《柯碧莉亞》之研究與分析」。

《柯碧莉雅》

演出|羅德芭蕾舞團
時間|2019/08/03 19:30
地點|台北市政府 親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