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過往的腳步踏出希望-芭蕾舞劇《柯碧莉雅》
9月
02
2019
柯碧莉亞(羅德芭蕾舞團提供/攝影邱文顯)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04次瀏覽

蕭權君(台灣藝術大學碩士在職專班)


浪漫舞劇《柯碧莉亞》是一齣以木偶名字為題的三幕舞劇,於1870 年5月25日普法戰爭爆發前,首演於巴黎的皇家歌劇院(卽現今的巴黎歌劇院)。樂曲於1867年由法國作曲家德利伯(Clment Philibert Lo Delibes,1836-1891)創作。此次演出,服裝從細緻的白色芭蕾長紗裙,變成色彩鮮明的短紗裙,跳脫浪漫芭蕾以往的氛圍,並於舞劇中融合性格舞蹈【1】,包括波蘭的馬祖卡、匈牙利的查爾達什、西班牙的波麗露、德國的加洛普和英國的吉格等地方性舞蹈。

性格舞蹈在羅德芭蕾舞團的選擇下,大部分以芭蕾舞鞋呈現,設計上較難讓孩童們感覺出場次間的差異,因此第三幕舞者一出場,孩童們因雷同性高而發出噓聲,而後,好在劇中的老人柯伯與年輕人的表現突出,製造了詼諧有趣的情境,才讓孩童們發笑,也勾起對於柯伯出現的期待;偶戲則呈現現實與非現實的詼諧衝突,例如第二幕女主角喬裝柯碧莉亞,有了靈氣,開始動作,這時老柯伯想摸女主角的腳踝,卻被女主用木偶腳丫踢了臀部一腳,再度勾起觀眾們的笑意。

在著名的芭蕾改革宣言《舞蹈與舞劇書信集》(Lettres on Dancing And Ballets)的第一封信中,諾維爾說過:「舞蹈在確切意義上來說,只限於舞步的技術和手臂運動的方法。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門成敗取決於靈巧、力量、彈跳的職業。但是,當這些機械動作,加上啞劇性行動,舞蹈就獲得了生氣,使它特別有趣——它說話、表達,描繪激情。」【2】啞劇及偶戲是牽動整齣舞劇的重要關鍵:啞劇用以意象表現,傳達情意與塑造意境;偶劇中的木偶動作則以「雙腿平行」和「足尖翹起」等多種反傳統的動作,突破芭蕾講求「外開、绷直、圓弧」的形象,代之以「平行、曲翹、菱角」的表現,當芭蕾結合了啞劇與偶劇,增加了舞蹈的說明性,更能引起觀眾共鳴。這種舞中有「劇」的結合,體現在細節中,例如:在第二幕家中,木偶動起來的細節裡,以中國娃娃較為特殊,它旁飛燕連續數次,動作鋪陳與胡桃鉗的中國茶舞雷同;老柯伯施魔法在史璜妮妲身上,讓假裝木偶的史璜妮妲有了靈魂、生氣,她在老柯伯未注意之時叫醒男友,種種設計皆是讓木偶以最接近人的方式行動,使其具有人性,提供了趨近於人偶合一的想像。

關於舞蹈的編排,值得一提的是〈時間圓舞曲〉,一般較常看到的版本為十二位舞者排圓形以卡農方式繞圈,象徵大時鐘上的一點到十二點,但在羅德舞團的設計中,我們看到展開的布幕後,舞者站成三列,女舞者以群舞開場,再接續男舞者群舞,後面則為三組雙人舞輪流出場,展現各式精湛舞蹈技巧。而通常會以群舞來表現的紡織女及婚禮舞蹈,此次則由女舞者獨舞完成。舞劇最終,四位女舞者各自站在上下左右舞台開始自轉,並沿著舞台繞場一周,形成一個大圓形的公轉,台上便產生了一股氣場,推進到結尾:全體出場跳吉格舞,再把老柯伯先生請出來一同謝幕,完成舞劇。我認為,這樣的結尾,比原先只有女主角單獨完成十二次的自轉來得有力量許多,每位舞者的專長也都能充分展現。

羅德芭蕾舞團的《柯碧莉亞》結合多種元素,讓觀看者都能找到自己有共鳴的部分,我想這是此劇可以傳頌百餘年的重要因素。相較於此劇初生的時代背景,當今的我們處於和平年代,觀賞這齣浪漫芭蕾喜劇,應當多回想當初法國百姓們生活的困難,而可以更珍惜我們所處的年代。盼望這齣喜劇能持續給人們帶來喜樂的希望。


註釋

1、芭蕾領域中的性格舞蹈(Dance of Character)泛指非純古典舞蹈動作發展而成的表演節目,如以地方性舞蹈素材為編排主體,具有民族風格的舞碼;或者依性格舞者的角色特性而編創的舞碼。每一首性格舞蹈的風格性都相當突出,且每一首舞都強調展現某種特殊技巧的意圖,其動作質地、舞姿、勁力的表現與歐洲古典舞蹈的要求大異其趣,表演者一般都需要具備紮實而深厚的基本能力,才能達到專業水準和嫻熟技術的表現力。性格舞蹈更確切的說,應該稱為「性格描寫的舞蹈」,或者「用來描寫性格的舞蹈」——性格上獨一無二、轉瞬即是的狀態刻畫。它的力量在於鮮明的、很有特色的線條。

2、《舞蹈與舞劇書信集》,法國名芭蕾舞蹈家尚.喬治.諾維爾(Jean George Noverre)著,管震湖、李胥森譯。

3、參考吳素芬(2010),「浪漫芭蕾《柯碧莉亞》之研究與分析」。

《柯碧莉雅》

演出|羅德芭蕾舞團
時間|2019/08/03 19:30
地點|台北市政府 親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