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壽有盡,思念無窮《冥河幻想曲》
5月
04
2016
冥河幻想曲(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31次瀏覽
謝筱玫(特約評論人)

希臘神話中奧菲歐進入冥界拯救亡妻的動人故事,也是西方文學、歌劇、繪畫中頗常見的題材。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冥河幻想曲》將這個故事進行在地化的改寫,奧菲歐(小咪飾)變成琉璃光,並在這個故事的雛型之上,加入了死神以及他的雙胞胎兄弟睡神,(亦可看到編劇對長眠與短眠的浮想)。全劇以死神為主軸,從他的角度看凡人出生入死的情愛。

開場安排三位命運女神玩弄著命運的紡線,嘻笑間主宰人間生死,言談動作之怪里怪氣讓人聯想到莎劇《馬克白》中的三女巫,最準時的主角「死神」不知何故竟然缺席,此懸念暫且按下不表,旋即以投影大幕帶入電影般的片頭,樂隊演奏序曲,畫面有銀河流洩、星河湧動之感。

死神(唐美雲飾)奉冥后之命,到人間找音樂天才琉璃光為冥后譜曲,竟也陰錯陽差地在琉璃光的音樂劇作中軋上一角,正牌死神被找去演死神,還要接受其他演員批評指教,覺得他的型太俊美而「不像」,眾人在本尊面前大談/展現凡人對死神的想像,上半場的主要趣味由此衍生,而死神對此的淡定製造不少笑果。甚至仙界諸神傳喚死神未果,得到的是一聲冷冷的畫外音「我在排戲」,令人莞爾。

但最精采的還是下半場死神帶領琉璃光進入冥界會妻一景,此處以南管樂舞,詮釋幽冥之河,傀儡般的身段與表情,不具生命溫度,別有一種詭魅。接著,由幾片緩緩移動的半透明板,死者若隱若現地於其間行走,製造出迷霧深鎖的忘川平原,時間彷彿在此凝滯。這一系列一氣呵成,場面調度流暢,燈光音樂等各環節也適切地烘托氣氛。最令人好奇與期待的自是編導要如何呈現神話中最膾炙人口的回生路一段,(神話中漫長寂靜的黑暗甬道;奧菲歐在出口前功虧一簣的回眸,與愛妻從此天人永隔)。此處導演回歸空台,僅以燈光呈現甬道,把舞台留給三位主要演員進行唱做。在編劇的改寫下,音樂家本來是註定要死的那一個,但是其妻在冥后面前祈求,願意代他而死,也因此她不能再重生。因此原神話中藝術家的功虧一簣,變成妻子水仙(許秀年飾)的自主選擇再次犧牲。許秀年在夫妻重逢的情話綿綿之後,忍痛放下丈夫的手,「因為不想承受失去的痛,」許秀年的聲情,讓人不由心中淒惻。

編劇的文詞融合中西元素,例如睡神以罌粟花點眼皮一段的唱詞,令人聯想到莎劇《仲夏夜之夢》的精靈帕克。同時也在第一幕眾神爭論評比誰最厲害之間介紹了希臘神話的美神、愛神、酒神、智慧女神等諸神。編劇以文詞與故事構設了一個異想世界,有點可惜的是諸神的造型較為傳統,與內容所展現的奇思妙想不太相襯。服裝較特別的是死神、冥后與命運女神,尤其死神的披風,唐美雲在甩動生風間令人聯想到翅膀,也雄姿英發。

對照編劇對睡與死的辯證,對於活在夢裡的人而言(如睡神所鍾愛的牧羊人),夢境可能更趨近他的真實?這裡有點莊周夢蝶的況味。由此觀之,只要沒有遺忘,所愛之人仍不時會到夢中造訪,那麼他們就活在我們的心裡並未消逝。數百年後,琉璃光向死神致意的作品仍在人間傳唱演出。肉身會衰亡、壽有盡時,但其精神仍隨著作品不滅。這次死神成了觀眾,在旁看著自己被代代演出。

《冥河幻想曲》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6/04/2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創作理念只談一點:跨界。這是唐美雲將歌仔戲精緻化的手段。是以,唐美雲總要在作品裡創造新的形態,百搭不同元素,比如音樂,也總不甘於既有的曲調,而有大量的新編、新創,本作亦然。(陳涵茵)
5月
12
2016
《冥河》大膽地平行移植希臘神話的背景,在編導的運籌下,構築出一個中西交織的異想世界。歌仔戲靈動多元的特質在這齣戲中充分揮灑,穿梭華/洋、古/今、雅/俗的界線,顯得游刃有餘,看似混搭卻又和諧,流暢地唱出一曲穿梭陰陽兩界的生死詠嘆調。(王照璵)
4月
28
2016
《冥河幻想曲》在活著的慾望裡重新思索死亡的另一層意義,竟成為貫穿中西、跨越時間的共同課題,使戲曲文本擁有當代思維,也毋需多慮時空問題。同時,整個劇本並不濫情,或過度議題化,反而將二元概念並置,製造其中的灰色地帶。(吳岳霖)
4月
28
2016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