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壽有盡,思念無窮《冥河幻想曲》
5月
04
2016
冥河幻想曲(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41次瀏覽
謝筱玫(特約評論人)

希臘神話中奧菲歐進入冥界拯救亡妻的動人故事,也是西方文學、歌劇、繪畫中頗常見的題材。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冥河幻想曲》將這個故事進行在地化的改寫,奧菲歐(小咪飾)變成琉璃光,並在這個故事的雛型之上,加入了死神以及他的雙胞胎兄弟睡神,(亦可看到編劇對長眠與短眠的浮想)。全劇以死神為主軸,從他的角度看凡人出生入死的情愛。

開場安排三位命運女神玩弄著命運的紡線,嘻笑間主宰人間生死,言談動作之怪里怪氣讓人聯想到莎劇《馬克白》中的三女巫,最準時的主角「死神」不知何故竟然缺席,此懸念暫且按下不表,旋即以投影大幕帶入電影般的片頭,樂隊演奏序曲,畫面有銀河流洩、星河湧動之感。

死神(唐美雲飾)奉冥后之命,到人間找音樂天才琉璃光為冥后譜曲,竟也陰錯陽差地在琉璃光的音樂劇作中軋上一角,正牌死神被找去演死神,還要接受其他演員批評指教,覺得他的型太俊美而「不像」,眾人在本尊面前大談/展現凡人對死神的想像,上半場的主要趣味由此衍生,而死神對此的淡定製造不少笑果。甚至仙界諸神傳喚死神未果,得到的是一聲冷冷的畫外音「我在排戲」,令人莞爾。

但最精采的還是下半場死神帶領琉璃光進入冥界會妻一景,此處以南管樂舞,詮釋幽冥之河,傀儡般的身段與表情,不具生命溫度,別有一種詭魅。接著,由幾片緩緩移動的半透明板,死者若隱若現地於其間行走,製造出迷霧深鎖的忘川平原,時間彷彿在此凝滯。這一系列一氣呵成,場面調度流暢,燈光音樂等各環節也適切地烘托氣氛。最令人好奇與期待的自是編導要如何呈現神話中最膾炙人口的回生路一段,(神話中漫長寂靜的黑暗甬道;奧菲歐在出口前功虧一簣的回眸,與愛妻從此天人永隔)。此處導演回歸空台,僅以燈光呈現甬道,把舞台留給三位主要演員進行唱做。在編劇的改寫下,音樂家本來是註定要死的那一個,但是其妻在冥后面前祈求,願意代他而死,也因此她不能再重生。因此原神話中藝術家的功虧一簣,變成妻子水仙(許秀年飾)的自主選擇再次犧牲。許秀年在夫妻重逢的情話綿綿之後,忍痛放下丈夫的手,「因為不想承受失去的痛,」許秀年的聲情,讓人不由心中淒惻。

編劇的文詞融合中西元素,例如睡神以罌粟花點眼皮一段的唱詞,令人聯想到莎劇《仲夏夜之夢》的精靈帕克。同時也在第一幕眾神爭論評比誰最厲害之間介紹了希臘神話的美神、愛神、酒神、智慧女神等諸神。編劇以文詞與故事構設了一個異想世界,有點可惜的是諸神的造型較為傳統,與內容所展現的奇思妙想不太相襯。服裝較特別的是死神、冥后與命運女神,尤其死神的披風,唐美雲在甩動生風間令人聯想到翅膀,也雄姿英發。

對照編劇對睡與死的辯證,對於活在夢裡的人而言(如睡神所鍾愛的牧羊人),夢境可能更趨近他的真實?這裡有點莊周夢蝶的況味。由此觀之,只要沒有遺忘,所愛之人仍不時會到夢中造訪,那麼他們就活在我們的心裡並未消逝。數百年後,琉璃光向死神致意的作品仍在人間傳唱演出。肉身會衰亡、壽有盡時,但其精神仍隨著作品不滅。這次死神成了觀眾,在旁看著自己被代代演出。

《冥河幻想曲》

演出|唐美雲歌仔戲團
時間|2016/04/2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創作理念只談一點:跨界。這是唐美雲將歌仔戲精緻化的手段。是以,唐美雲總要在作品裡創造新的形態,百搭不同元素,比如音樂,也總不甘於既有的曲調,而有大量的新編、新創,本作亦然。(陳涵茵)
5月
12
2016
《冥河》大膽地平行移植希臘神話的背景,在編導的運籌下,構築出一個中西交織的異想世界。歌仔戲靈動多元的特質在這齣戲中充分揮灑,穿梭華/洋、古/今、雅/俗的界線,顯得游刃有餘,看似混搭卻又和諧,流暢地唱出一曲穿梭陰陽兩界的生死詠嘆調。(王照璵)
4月
28
2016
《冥河幻想曲》在活著的慾望裡重新思索死亡的另一層意義,竟成為貫穿中西、跨越時間的共同課題,使戲曲文本擁有當代思維,也毋需多慮時空問題。同時,整個劇本並不濫情,或過度議題化,反而將二元概念並置,製造其中的灰色地帶。(吳岳霖)
4月
28
2016
夢醒之後,李金蓮因為潘金蓮的境遇要成為怎樣的金蓮?是此劇難以解讀到的層次。更為要緊的是:李京璇在《金蓮與夢》之後,要成為怎樣的李京璇/演員?
12月
10
2024
在「承功」這個共演平臺,歌仔戲獨特「活戲」的「即興」特質是很難在「精緻化」的賽道與前述劇種競爭的。為了與古老劇種競演,每年參與「承功」演出的歌仔戲,除了凸顯師承傳統,展現藝術能量外,如何「老戲新演」反而是觀察要點。
12月
06
2024
而當歌仔戲走入新世紀,腹內戲傳承不易,新一代演員也多依靠劇本演出,但外台戲仍是歌仔戲源源不絕的原動力。本次演出可見星二代早已不僅只是以製作「大型外台戲」的模式,而是想運用一些劇場元素進入外台場域。
12月
03
2024
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11月
25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