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楊禮榕(劇場評論人)
《文武天香》開宗明義點出劇作核心是「愛與自由」。在角色、行當和戲種等戲曲元素上,翻轉歌仔戲的傳統典型。在內容上,融合多元性別關係、社會正義和創作自主等自由課題,意圖跳脫人際倫理討論的慣習。以戲中戲的隱喻深化人物刻畫,透過對情感和關係的開放性討論,把歌仔戲的美學討論從愛與情的表現,拓展成愛與自由流轉的開放性想像。
翻轉歌仔戲元素
從角色、行當和戲種上翻轉戲曲元素典型。《文武天香》的發想是創造非典型的兩男一女角色關係,創造出「你愛他、他愛你、他也愛他,而且你們都關愛著彼此」的多元情感關係。在行當上則是,一文一武雙小生和柔情又俠義的旦角。才氣縱橫的寫戲先生——林文德,是文小生,既糜爛又滿腔正氣;冷面武官——陳宣武,是武小生,有捕快的高冷又有難言的深情;多情、脆弱又俠義的酒館闆娘——金瑤芳,融合小旦與花旦,是三角關係的核心人物。三個角色都融合多行當特質,加上戲中戲的扮演和人物關係的多元,在行當的表現與拿捏上,著實不易。
烘托場面並串接敘述的後場音樂。文武場樂師共有八位,以製作規模來說相當豪華。後場頭鼓手還兼指揮,增添氛圍音樂的細緻度。後場音樂透過種類豐富的樂器,變換出傳統鑼鼓點和古典曲牌的新鮮感,不同樂種之間切換也毫無違和,深感佩服。更重要的是,由於後場音樂無論是在音樂性、戲劇節奏和整體氛圍拿捏的準確度很高,對於劇本場景的跳躍性、角色心境的複雜性、多元劇種造成的疏離感,有承先啟後的串連作用。是《文武天香》能夠在如此實驗性又結構複雜的情況下,保有敘述連貫性的重要基石。此外,以戲中戲的方式兼容客家戲和北管官話,在人物關係隱喻之外,也有一種台灣民間戲曲共樂的趣味。
多元性的當代議題
藉由多元情感關係、社會正義、創作自由等主題,從愛與自由延伸到愛與關係的多元性。除了戲劇角色的情感關係,更有如變法影射的反送中和香港抗爭等社會性的愛,官員想改戲、安插等,補助、贊助機制方面的創作自由思考。不過,這些部分只有點到為止,劇作琢磨的重點仍是人際情感。《文武天香》想打開的與其說是多元性別,更強烈的盼望,是超越個體性別,是情愛關係上的開放性:關係不是只有二元、不限雙人、無關血緣,唯有愛是關係的本質。
關係失衡中的變調
因為劇本的結構完整性高、對照性強,反而凸顯出這次的演員組合,沒有建立出原劇本的三角平衡。戲中戲場景不僅要討論社會正義和創作自由、隱喻人物關係,更重要的是建構出三人在酒與戲的交陪中,相知相惜的深厚情感。然而,在前三場建構人物關係的場景,角色情感總是限縮在程式化的身段中,錯失在無法交會的視線外,難以呈現出複雜多元角色關係的真實性。所以,角色的主體性與多元情感的真實性沒有展現,使得金瑤芳情感變動的因緣,從開放性的「情感自然流轉」,變成封閉性的「寂寞或酒」。下半場演員表現方式雖然有所調整,但已錯過建構金瑤芳角色的主要場景。因此,沒有柔情避風港的林文德,顯得更為蒼白和瘋癲。陳宣武誠摯告白場景的場景,也因此有些唐突,形成三角關係失衡與雙生歪斜的變調。
從變調的流轉中衍生出的逃逸
既文且武的古翊汎老師長年累月累積出來的真功夫,連假摔都充滿了武生的勁道;陳宣武雖然動作流暢、功夫紮實,以資歷來說已實屬難得,但兩人同台實在很難自然成立原劇本中,一文一武對照的三角關係,是另一演員資歷落差形成的變調。首演版是由雙胞胎演員飾演,以生物性自然成立這層角色對照關係。但古翊汎即便身著書生服,還是比戎裝的吳承恩更有武生架勢。幸好,吳承恩在後半場逐漸嶄露獨有的青春壯志,在身段中拋出反省的堅決意志,為情意犧牲的死心塌地。無論是陳宣武在臨別前的酒後告白,或相知相惜卻無法回應任何人的林文德,都在身段中濃烈揮灑角色情感。因此,陳宣武對林文德的心意,意外地比林文德和金瑤芳的愛更深刻。所以,一文一武的兄弟BL之情,在這組合比較像是大哥跟小弟,甚至是主僕之戀的關係,仍是相當虐心的可愛戀情。
愛與自由的逃逸辯證
一文一武的角色關係和演員經驗落差,逐漸在高漲的戲劇張力中,衍生出關於愛的新命題——逃逸,逃逸而來的林文德與捨不得走的陳宣武。三人的角關係,從以金瑤芳為核心的蹺蹺板,變成兀自閃耀的小行星群。古翊汎在「山伯英台、貴妃醉酒」與「抗爭者與鎮壓者」等場景中,逐步累積出「逃逸者的美學」。以酒醉與戲曲逃逸現實,以頹敗而不值得被愛的自己,逃離在變法中唯一倖存者的良心譴責。流暢的身段與奔放的情感,建立出獨特的逃逸美學。陳宣武的表現在下半場也逐漸亮眼,先是帶有青春靦腆的酒後告白,再來是從過去的加害者——城牆守衛,到如今的自我犧牲。以在世間徘徊的冤魂,形塑出另一種「逃逸者美學」。終場得知,原來開場時身穿白衣的陳宣武,是捨不得離去的鬼魂。一方面作為首尾貫穿全劇情節的作用,一方面也為戲留下了美好的遺憾。逃逸而來與捨不得走的兩人,成為這齣戲最美的對照。
《文武天香》在這次的版本裡,因為角色關係的變調,在演員表現上產生了新的逸趣,劇作核心從情愛流轉衍生出新的流變——逃逸美學。愛與自由從創作命題的理想問題,轉化為辯證關係:愛與寂寞都需要陪伴,自由與逃逸只有一線之隔,更可能是一體兩面。變調雖然不是創作團隊的本意,但情愛是彼此的關係,自由則是個人的命題,追求愛與自由永遠是在矛盾中前進的辨證關係。
《文武天香》
演出|毛斷計畫
時間|2025/07/05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小表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