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法不犯罪?幽默諷刺當今社會《我在詐騙公司上班》
3月
22
2023
我在詐騙公司上班(果陀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625次瀏覽

 盧芃妤(臺灣大學園藝系學生

經果陀劇場改編自知名臺灣漫畫家謝東霖作品的《我在詐騙公司上班》,以現代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作為主軸,並由詐騙方的嶄新角度切入,繪聲繪影地描述了一段「詐騙職場奇遇記」──當犯法與犯罪之間有了分割,當黑與白的界線不再分明,人吃人的現代社會,是否能不再屈服於加害與被害的二元論?

主角曾誠為幫遇人不淑的母親償還巨額債務,被詐騙公司的老闆「相中」而陰錯陽差地進入詐騙行業。曾誠自詡這輩子認真老實,不做違心勾當,但母親的困境和詐騙工作的高昂報酬最後仍讓他在內心的掙扎下對現實屈服;在歌曲<騙騙騙>與<腳踏實地問心無愧的人生>中,由頗富動感的RAP為主軸,尤其體現在「話術」的部分,不論是詐騙公司老闆勸誘入行的說詞,還是曾誠透過電話威脅通緝犯匯款,快節奏的饒舌營造出一種讓人來不及仔細思考而被對方牽著走的感覺,也呼應現代眾多詐騙手法皆是利用人心慌亂時無法細想的思考弱點。舞台設計部分,使用了大量LED燈光及字幕機、寫有「#hashtag 騙」的看板,充分運用了現代流行元素;隨著每一筆詐騙款項匯入,響起悅耳的收銀機音效,而「#騙」的字樣也隨之亮起,將曾誠與觀眾一步步拉進外表光鮮亮麗,實則暗潮洶湧的世界。

這部作品整體給人的感覺是有活力、充滿能量的;除了使用一些年輕族群的流行詞彙之外,表演者的肢體動作也蘊含了飽滿的生命力,讓人目不暇給,同時別出心裁地安排了「詐騙拍賣會」的互動橋段,此一舉動將舞台延伸至整個觀眾席,將所有台下的觀眾都變成了主角找來的「臨演」,提供了超越作為第三者旁觀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撇開明面上光彩四射的演出,各個角色也都有其陰暗面,不少人物設定都呈現出了一些反英雄的特徵,但也使角色塑造更加鮮明,「有些人犯罪不犯法,我們犯法不犯罪」是老闆用來說服曾誠的說詞之一,聲明公司「不搜刮窮人,只賺黑心上流社會的錢」,同時埋下劇情主線開展的伏筆:穿著美艷的主任陳心是整個詐騙公司的業務冠軍,開場時的粉紅裝扮與甜膩的聲線處處暗示著桃色陷阱;但隨著劇情的進展,在陳心被抓包造假的突發事件中,曾誠拉著對方逃跑,舞台上急遽閃爍的燈光和演員放緩的速度讓這個瞬間被慢動作放大──角色的重重心防也被這意外插曲衝破一角,此時激昂的饒舌音樂過去,陳心用婉轉的抒情曲調唱出了其強勢外表下的柔軟一面,也娓娓道來她在參與詐騙之前被前夫騙財騙心的悲慘過去,帶出了埋藏的情感暗線與公司成立的真正目的:向逍遙法外、「犯罪不犯法」的人復仇。於是觀眾能理解到,原來這是一群以惡制惡之人;原來整部劇所說的詐騙並不只限於「錢財」,也包含了「心與感情」。

劇中的感情線總共有四條,和原作相比,舞台上的劇目增加了更多的親情與愛情成分。現代大多數人都有接過詐騙電話,而我們只要冷靜思考,就不難看出其中的破綻;但有時我們明知一段感情並不適合彼此,許多人仍心甘情願地為之付出一切。末尾,詐騙公司的眾人達到目的後金盆洗手,老闆則為了拖陳心仇人下水、還她自由而獨自背負罪名入獄。在他的自白裡唱著「看看詐騙再看看愛情,其實是差不多的東西,一樣是無良的無本生意;日久生情就是一場騙局,人還是會催眠自己,誰不是自願蒙上眼睛。」舞台上的幾束光分別照向了迎來不同結局的角色,有幸福圓滿、改頭換面的、有仍深陷囹圄的,也有最終決定了自己的道路而走出過往情感的,其對比令人不勝唏噓,卻也在一方舞台中盡顯人生百態。

《我在詐騙公司上班》

演出|果陀劇場
時間|2023/3/4 19:30
地點|臺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