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演員而存在《黃飛虎反關》
2月
06
2024
黃飛虎反關(陳清波攝影、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815次瀏覽

文 蔡佩伶(專案評論人)

試著把觀看的視線放寬,就會發現——在室內劇場之外,歌仔戲仍以酬神喜慶的祝儀形態散佈在各廟埕民家。這類演出就是外台民戲,沒有劇本當天才依講戲仙安排現場決定劇碼。陳美雲歌劇團便是大台北地區名氣響亮的老字號歌仔戲劇團之一。

《黃飛虎反關》故事來自《封神演義》一書,經過多劇種搬演,推測歌仔戲版本或許取自其他劇種。此版本描述黃飛虎家族數代在商朝任鎮國重臣,亦與紂王聯姻,黃飛虎之姊(李翠蘭飾)即為皇后。但紂王專寵妲己(陳素華飾),沉迷酒色。一日,朝臣(簡麗蘭飾)提議應節氣慶元宵當赴鹿台射獵宴飲,妲己贊同朝臣稟報,進一步建議紂王本著敬意,應親至東宮邀皇后在鹿台同樂。皇后婉拒紂王邀約的同一時間,未取令即入宮的黃飛虎之妻(翁麗玲飾)藏匿不慎暴露行蹤,紂王見黃妻美色,以宮令一事威逼黃妻代后參與鹿台酒宴,否則降罪全家。黃妻無奈接受,宴中紂王仍居心不軌,黃妻不從玉殞。事後皇后向紂王探詢妯娌行蹤,反遭老羞成怒的紂王擊斃。太子(吳鳳華飾)見皇后橫死,將消息傳往舅舅黃飛虎耳中,他進退維谷。

劇碼情節簡單,但表演全程演員能量豐沛,觀眾可直接感染演員劇場之魅力以及古冊戲獨特審美。馮鈺瑛飾演紂王,作為悲劇成立的關鍵角色之一,她詮釋荒淫帝王角兼用採花及文武生身段做表。出台先唱【北管緊中慢】定場,唱著「吹簫拍曲,飲酒作樂,一心我咿,呈向愛妃。」吟唱間持扇表現風流帝王神采,以身段應和羽扇舞嬌媚登台的愛妃妲己,歡宴調情對手戲在皇帝愛妃兩人有來有往的近身嬉鬧展開,貼身摟抱顯得特別寫實;而非戲曲表演的傳情套路——眉目傳情搭配舞蹈化身段那種寫意調性。到了尾場,黃飛虎率軍進逼朝歌,紂王軟硬兼施仍招降失利,被迫親征;兩人持大刀對打,馮鈺瑛耍起大刀動作俐落,絲毫不遜正值青壯的對手演員。

飾演黃飛虎的何佩芸,身著黑地靠領白地文武袖蟒服亮相,藉著服裝類型及色彩傳達忠烈/貴族/武將多重屬性。身段亦細膩——正衣冠、耍甩髮、勾腿、旁腿、耍大刀皆穩勁。演技最動人之處在承受衝擊的隱忍到爆發這段。黃飛虎聽聞妻姊意外死訊,頓時大驚失色,緊接著悲憤耍甩髮、唱【福祿陰調】抒懷;情緒轉換極快。但他考量宗族世代忠君聲名,未立即出戰;而是受到妻舅聯合親兒用計盜令旗鼓譟後,才做出此劇的關鍵性決定:赴朝歌興師問罪。當心意已決,便是行動之時,所以在台上卸下蟒服,改裝箭衣;並片腿過場。如此安排,使決意上朝歌的戲劇張力更強烈。這樣的情節設定,也表現出歌仔戲即便移植其他劇種戲目,終究會進行再創造,薰染「歌仔味」——高潮迭起、直率奔放為依歸的拼貼美感。

《黃飛虎反關》意圖表現的主旨不外乎個體面對悲劇命運下的人性兩難。歌仔戲民戲版本相對其他劇種,幾乎沒有多少關於王朝氣象的壯盛排場,反而有意深描反派種種粉飾太平的無理行徑,映襯主角黃飛虎決斷的合理性。社會面,他面對皇恩,家族數代皆受恩蔭是事實,此外還有人臣的倫理規範。情感面,他面對親情,親姊和妻子在朝歌不白而亡,作為家族代表,為至親申冤,似乎也是手足及人夫的責任所在。或許可以說,黃飛虎在重重束縛下,墜入復仇深淵。唱唸作表濃縮了他天人交戰的心理過程。觀眾之所以愛看這類看頭知尾情節套路的劇碼,不完全憑藉詩興或韻味的品味機制,也許無法排除戲曲審美仍在其中運作著,卻已非觀看的絕對視角。在這裡,傳統戲的時代局限性交付演員回血填肉。令觀眾沉溺的是台上見的隨機組合如何碰撞出字音純正的氣口、身段勁頭和對手火花,沒有劇本的即興演出綻放流光溢彩更顯魔幻。

《黃飛虎反關》

演出|陳美雲歌劇團
時間|2023/12/27 15:00
地點|台北崇德宮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
蘇俊穎木偶劇團擅長使用豐富多樣的巨偶和聲光特效創造滿台的視覺效果,生動流利的口白也易於吸引觀眾,問題主要在於情節的鋪陳和角色的刻畫如何扣人心弦。
10月
14
2025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
場面再大、服飾再精緻,也掩蓋不了敘事貧瘠:母親揮馬鞭的衝突、雲仙投江的悲痛、《比目魚》的奇幻,都被草率帶過,情感張力未能積累,只剩碎片和噪音環繞其間,最終消散於無法收束的雜亂之中。
10月
08
2025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
我們仍得提醒自己,別在歌仔戲身上投射自己尋找「他者」的浪漫化想像。就像「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種宿命論的陳腔濫調,卻強化人們對於底層的刻板印象,讓「台語」、「歌仔戲」、「低俗」、「哭調」、「悲情」等詞的無意識連結被無限放大。
10月
02
2025
即使本劇並非完美無缺,但卻已提供良好的基礎文本,若能在劇情動機與人物性格上再做細緻調整,應可期待未來成為兼具教學與演出價值的「新經典」。
10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