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濛故土,真實情感《DESH》
9月
24
2013
DESH(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7次瀏覽
陳品秀(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m),雖是孟加拉裔,但他在英倫出生長大。之於「故土」孟加拉,阿喀郎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異鄉人。為了作品《DESH》,阿喀郎回到孟加拉。采風的結果很容易就可以想像:關於孟加拉,他得到的絕對只會是一些切片和想像。所以《DESH》該怎麼做,他必須另尋出路。

說故事的方式很多,但「報導文學」式的交待劇情,絕對不會是《DESH》的選擇。阿喀郎和他的合作夥伴,寫故事文本的卡辛卡‧奈爾(Karthika Nair),選用了類似奇幻的寓言體裁,來講一個似乎是真實的、或說發現實相的故事。隨著舞作的前進,創作者不斷透過敘述的間斷和殘缺,邀請觀眾,在停頓和疑惑中參與這個作品:觀眾可以在詩意的留白中,自行選擇只看舞台上美麗的奇景,也可以選擇進入阿喀郎的內心世界。

阿喀郎把「故事」說得跟真的一樣:他父親是經營餐廳沒錯,但他既沒死,也沒被削腳底肉。所以整個故事就是真真假假,他根本就沒有要說什麼是真的實的孟加拉。所謂的故土,就只能是看過一眼的、遙遠的異國,所以舞台的畫面上,就只能是平面的動畫和線描。他就是要明白呈現這種距離的無力感。這裡頭更有趣的辯證是:像真的一樣,並不等於真實。在刻意用虛擬動態插畫的處理下,凸顯了作品跟現實的距離。創作者也在實相與捏造之間,留給觀眾想像空間的權利。

若說阿喀郎宣稱他要做、或他能做出一個「真實的孟加拉」,那才真是欺騙。1997年碧娜‧鮑許為香港做了《拭窗者》,一些香港人反彈,說那作品根本就是斷章取義,一點都不像香港。然而,我們也不免要問:什麼是真正的香港?又有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呢?

所有的宣傳都將《DESH》導向回到故里、重新發現故鄉對阿喀郎的意義。但這個作品裡的「孟加拉」其實不過是顆煙霧彈,用來屏障他生命裡真正的Desh──他的父親。

據說,《DESH》在倫敦的首演夜,阿喀郎上台,對坐在台下的父親說:這是一個關於你的作品;但我沒有任何貶抑你的意思,還有我敲的,是你的墳墓…。他和父親的關係,就是他在這作品面對和處理的源頭。即便台北的觀眾不知道他對父親說了這些話,一開場黑暗中的那幾下重槌,依然讓人震撼:是多少日月的積累在心裡,才能讓他如此奮力敲擊?

事實上,《DESH》只是「故土」的贋品,只有身體的情緒是真的。這個作品真正讓人感動的,也正是阿喀郎很誠實地去面對、並呈現他自己的矛盾、迷惘,交織混雜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削足的雙腳,如何找到立足點?倒立的懸盪,如何自處?

這個作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被尊榮為「舞蹈金童」阿喀郎,自廢武功的「退位」。他捨棄最讓觀眾癡迷的絢爛身體技巧和卡達克傳統舞蹈的程式,換句話說,他選擇不跳一般人想看的「舞技」,也不去賣弄所謂當代的、抽象的肢體變化,而將焦點留給作品本身。(即便如此,眼尖的觀眾還是會因為他精準的動力轉換而寒毛直豎)他要和,空曠的舞台、迷人的描繪、不在場的小女孩、巨大的椅子、怪異的渦輪,一起,說這個故事;還有被葉錦添設計的過度誇張的豪華水布幔淹沒。

《DESH》

演出|阿喀郎舞團
時間|2013/9/22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DESH》裡孟加拉被異化成為象徵化的符號,經由阿喀郎主體的凝視,再傳遞到台灣觀眾凝視客體的對象,這樣的雙重凝視,所起的作用,仿若在迷霧叢林中暗自摸索異國情調的邊緣。(葉根泉)
9月
26
2013
阿喀郎在舞作中,憑其豐富的經驗,及精準的肢體掌控,配合高水準的舞台調度與視聽,大致獨力掌握了整個大舞台但可惜的是,這趟自我追尋在內容上,儘管繁複卻都是點到為止,未能有深度的刻畫,空留下意猶未盡的惆悵。(謝東寧)
9月
22
2013
混雜著的舞台環境,或能稍微區辨出三個顯著的情境,映照著那一方土地:以動畫及人聲所開啟的故事空間、以分飾角色塑造的回憶空間、與裝置及光影互動的內心空間。(吳若慈)
9月
22
2013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