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濛故土,真實情感《DESH》
9月
24
2013
DESH(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2次瀏覽
陳品秀(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m),雖是孟加拉裔,但他在英倫出生長大。之於「故土」孟加拉,阿喀郎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異鄉人。為了作品《DESH》,阿喀郎回到孟加拉。采風的結果很容易就可以想像:關於孟加拉,他得到的絕對只會是一些切片和想像。所以《DESH》該怎麼做,他必須另尋出路。

說故事的方式很多,但「報導文學」式的交待劇情,絕對不會是《DESH》的選擇。阿喀郎和他的合作夥伴,寫故事文本的卡辛卡‧奈爾(Karthika Nair),選用了類似奇幻的寓言體裁,來講一個似乎是真實的、或說發現實相的故事。隨著舞作的前進,創作者不斷透過敘述的間斷和殘缺,邀請觀眾,在停頓和疑惑中參與這個作品:觀眾可以在詩意的留白中,自行選擇只看舞台上美麗的奇景,也可以選擇進入阿喀郎的內心世界。

阿喀郎把「故事」說得跟真的一樣:他父親是經營餐廳沒錯,但他既沒死,也沒被削腳底肉。所以整個故事就是真真假假,他根本就沒有要說什麼是真的實的孟加拉。所謂的故土,就只能是看過一眼的、遙遠的異國,所以舞台的畫面上,就只能是平面的動畫和線描。他就是要明白呈現這種距離的無力感。這裡頭更有趣的辯證是:像真的一樣,並不等於真實。在刻意用虛擬動態插畫的處理下,凸顯了作品跟現實的距離。創作者也在實相與捏造之間,留給觀眾想像空間的權利。

若說阿喀郎宣稱他要做、或他能做出一個「真實的孟加拉」,那才真是欺騙。1997年碧娜‧鮑許為香港做了《拭窗者》,一些香港人反彈,說那作品根本就是斷章取義,一點都不像香港。然而,我們也不免要問:什麼是真正的香港?又有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呢?

所有的宣傳都將《DESH》導向回到故里、重新發現故鄉對阿喀郎的意義。但這個作品裡的「孟加拉」其實不過是顆煙霧彈,用來屏障他生命裡真正的Desh──他的父親。

據說,《DESH》在倫敦的首演夜,阿喀郎上台,對坐在台下的父親說:這是一個關於你的作品;但我沒有任何貶抑你的意思,還有我敲的,是你的墳墓…。他和父親的關係,就是他在這作品面對和處理的源頭。即便台北的觀眾不知道他對父親說了這些話,一開場黑暗中的那幾下重槌,依然讓人震撼:是多少日月的積累在心裡,才能讓他如此奮力敲擊?

事實上,《DESH》只是「故土」的贋品,只有身體的情緒是真的。這個作品真正讓人感動的,也正是阿喀郎很誠實地去面對、並呈現他自己的矛盾、迷惘,交織混雜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削足的雙腳,如何找到立足點?倒立的懸盪,如何自處?

這個作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被尊榮為「舞蹈金童」阿喀郎,自廢武功的「退位」。他捨棄最讓觀眾癡迷的絢爛身體技巧和卡達克傳統舞蹈的程式,換句話說,他選擇不跳一般人想看的「舞技」,也不去賣弄所謂當代的、抽象的肢體變化,而將焦點留給作品本身。(即便如此,眼尖的觀眾還是會因為他精準的動力轉換而寒毛直豎)他要和,空曠的舞台、迷人的描繪、不在場的小女孩、巨大的椅子、怪異的渦輪,一起,說這個故事;還有被葉錦添設計的過度誇張的豪華水布幔淹沒。

《DESH》

演出|阿喀郎舞團
時間|2013/9/22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DESH》裡孟加拉被異化成為象徵化的符號,經由阿喀郎主體的凝視,再傳遞到台灣觀眾凝視客體的對象,這樣的雙重凝視,所起的作用,仿若在迷霧叢林中暗自摸索異國情調的邊緣。(葉根泉)
9月
26
2013
阿喀郎在舞作中,憑其豐富的經驗,及精準的肢體掌控,配合高水準的舞台調度與視聽,大致獨力掌握了整個大舞台但可惜的是,這趟自我追尋在內容上,儘管繁複卻都是點到為止,未能有深度的刻畫,空留下意猶未盡的惆悵。(謝東寧)
9月
22
2013
混雜著的舞台環境,或能稍微區辨出三個顯著的情境,映照著那一方土地:以動畫及人聲所開啟的故事空間、以分飾角色塑造的回憶空間、與裝置及光影互動的內心空間。(吳若慈)
9月
22
201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