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含「形而上」意涵的《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
4月
11
2025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正明龍歌劇團提供/攝影鄭宇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90次瀏覽

文 王審之(退休人士)

正明龍歌劇團所演出的歌仔戲,ㄧ向都饒有深意,這次在「青年戲曲藝術節」獻上的《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自不例外,從戲名即可窺見它定然別有弦外之音在。三國戲本就是十分吸引各劇種戲迷的大戲,何況此戲中的主人翁,正是忠肝義膽,眾所景仰的關帝爺關羽,哪怕是循著傳統的古冊戲演下去,都是觀眾所引頸企盼的。

前面提到,這齣戲的編、導、演團隊所要展現的意圖及理念究是什麼?戲中所蘊含的弦外之音亮點又在哪裏?其實在演前導聆及相應文宣中,戲劇顧問邱ㄧ峰不僅為文,並且面對觀眾做了一番精霹的破解與闡釋,在此擇要引之:

「在熟悉的故事脈絡中翻轉既有框架,賦予翻案想像的再造,企圖帶給觀眾跳脫窠臼的全新感覺⋯⋯」、「探討原始設定與人物內心的反思,以及改變結局的可能性⋯⋯」、「大膽運用超現實的後設手法⋯⋯加入人物的私下嘀咕與內心反響,增添互動感,不僅是虛擬與真實的錯位,也是戲劇與人生的眏照⋯⋯」、「影射現代職場員工對老闆的評論⋯⋯」、「戲外的關鍵則是中場與結尾的對話與安排⋯⋯ 於落幕前以夢醒帶出覺悟⋯⋯」

以上摘述邱ㄧ峰的大文,確是篇引人入勝的導聆傑作,拉近且增進了一般觀眾對正明龍歌劇團一貫表演形式與風格的瞭解,惟在此,個人想另從劇作演出的場面鋪排,以及唱念做表層面來欣賞此齣戲曲之精、之美!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正明龍歌劇團提供/攝影鄭宇劭)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從命題可知這齣戲的靈魂人物除了名垂千古的武聖關公外,更加進了關羽的坐騎赤兔馬和隨身誅敵兵器青龍偃月刀兩個角色;這後二角的真實存在形體,乃吾人可以用感官感知到的「器」或「物」,是屬於哲學家所謂的「形而下」者,然而現在編導將動物與金屬(馬與刀)擬人化或神格化了,它們超脫了「形」的意味,就像超自然一樣的,提升成「形而上」的層次,已然超越了人類的經驗感知,這在哲學上與戲劇上,是可以理解成立的。偃月與赤兔以「形而下」言,是關羽的常御之「器」,而在「形而上」看,卻是關羽的感情支柱和忠貞夥伴,因此他們在戲裏的應對與糾葛,也就順理成章,無足為奇了!而戲中的另一個關鍵人物,則是石惠君所飾演的甘夫人,在戲中的身分有如點題人或說書者,從一出場唱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各有立場各有堅持⋯⋯」,及「三分天下蜀與吳,曹孟德威震八方犯帝都,關二爺暫投曹保皇嫂⋯⋯」拉開序幕;到中場時又道:「古城會了後,這日子也一樣過了真久真久,不知不覺就來到建安二十四年,我二弟也已經年近六十囉⋯」,把歷史長河中的這段時間軸明確的串演出來。

江俊賢飾演的關羽,扮相莊重,四擊頭鑼鼓聲中現身,唱出「掛印封金⋯」導板後轉身亮相,隨即和著「長尖」及「跑圓場」的鑼鼓點到歸位接唱七字仔,ㄧ氣呵成,其動作與鑼鼓抑揚頓挫的落點,嚴絲合縫,益凸顯出關羽正氣凜然的恢宏氣勢和神采,讓我們見識到江團長的做工之精湛;再看他過關斬將後路經古城與張飛相會時,和火爆三弟交手對打,用【撲燈蛾】的腔韻唱和,兩人一來一往,且唸白夾雜著京戲的韵白和京白,亦莊亦諧,頗具趣味,當關羽殺了敵將蔡陽後,張三弟後悔羞慚,此時關二爺慨嘆的唱出一段調寄「山伯英台」的「古城訓弟」:「⋯⋯問你,正義在那裡?⋯⋯」聽了令 人熱血沸騰,慷慨激昂。而吳承恩飾張飛,在古城會戲裏前倨後恭的表現,如在城垛上對著關二哥說:「你遮爾阿摮扮戲,害我ㄟ目屎扒未離,你嘎我的感情騙騙去⋯⋯」,妙語如珠,令人莞爾,後起之秀吳承恩演來逗趣與討喜,可塑性極高,來日成就可期,只是後半場他ㄧ趕二演的關平 ,出場時唱的【大調】,沒有完整的唱出結尾的高音,不知是有意抑或無意。另,在過五關斬六將中,身挑數角的張書宇,出場段落雖短,但臨陣交戰沉著篤定,毫不慌亂,允稱戲中耀眼之綠葉。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正明龍歌劇團提供/攝影鄭宇劭)

至於關羽ㄧ路護嫂過關斬將 ,人疲馬倦,在途中休息之際,此時擬人化的赤兔與偃月,雖受關羽的器重,然長途征戰不免嘮騷滿腹,惟在夜闌 人靜時,仍樂觀互訴自己的出身、理想及抱怨,王沛姍演赤兔,把護主心切的樂觀心性表露無遺,戲中唱了一段串子風的〈草蜢弄雞公〉 ,與戲中另一位甘草人物蔡羽謙ㄧ樣,俏皮靈動,頗具喜感:而飾演偃月的張閔鈞,造型充滿陽光的青春活力,在戲中與赤兔焦不離孟、孟不離焦的友情,對話之中,時有現代人的用語,精彩諧趣,而唱工上,張閔鈞一段自述偃月身世與抱負的北管【十二丈】接【緊中慢】,唱腔和著高音弦樂 ,緊拉慢唱足足數分鐘,聲腔高亢昂揚,動作矯健敏捷,十分過癮,其才華器宇不愧榮膺首屆歌仔上青賽狀元。

而話說建安二十四年,正是關羽由勝趨敗的轉捩點, 先是攻打樊城之戰大勝,威震華夏,孫權忌憚關羽勢力坐大,冀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卻反遭關羽輕蔑奚落,乃決意奪回關羽守地荆州,局勢自此丕變轉為孫曹聯盟,關羽大意失荊州後,帳下兵員非潰即降,不得不敗走麥城;這一段戲雖是由張閔鈞的偃月和王沛姍的赤兔二人對話中做出交代,但相應的情節卻同時用類似電影「疊影」的方式呈現出來,比如其中ㄧ段關羽不屑的說「論我關某是虎女,那有可能嫁孫權的犬子啊!」,此同時,孫權氣噗噗曰「是可忍孰不可忍!」,導演把異地時空的人物三方對話,同爐共冶呈現在ㄧ個畫面中,深具創意和戲劇效果;關羽被困麥城,內無糧草,外無救援,最後復不聽勸言,ㄧ意孤行突圍,所謂途窮末路,英雄氣短,ㄧ句「帶馬來」,涕泗縱橫,聲戚欲裂,和著淒涼的嗩吶聲,滿盈悲壯情境,江俊賢演來已然入戲,令人讚嘆與不忍,最後落馬被擒,因不願投降,終為吳將所誅殺,這一幕,導演以一條紅巾覆蓋關羽項上,猶如染上ㄧ片弒顱鮮血,意象鮮明,令人悚目震驚!

史家嘗論,關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係源自《三國志》著者陳壽評價關羽剛而自矜,丟失荊州,敗走麥城,還因此命喪他鄉;然這齣戲並不到此為止,更在關羽歿後百年,演出關羽、偃月、赤兔重聚,起初他們還為生前挫敗,相互埋怨指責,幸得皇嫂適時現身做了平議,此刻關羽才幡然醒悟說:「過了千百年才聽到恁的心聲,手持偃月刀,座下赤兔馬,假使哪無恁,我咁也是完整的我⋯⋯」。這齣戲裡擬人化的偃月和赤兔,無疑是在反襯史家對關羽的評價,也讓我們欣賞到一齣用心創作,隱含「形而上」意涵的歌仔戲,值得吾人肯定與深思。

《若沒有你,我還會是關羽?!》

演出|正明龍歌劇團
時間|2025/03/08 14:30、2025/03/09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九樓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整個作品可以說是立意良善,也達成了將物件擬人化,並以此解構英雄神話的目標,但是在演出結構的安排上,或許還有調度完善的空間,使演出在戲中戲的架構中,能夠得到更密切的呼應
4月
11
2025
大量且不斷穿插的說書,明確切斷了情節的延續性,同時也斷裂了演員對於劇中人物的揣摩,於是演員成為「立體化」的繪本,隨「說書的語言」展開所有動作,成為服務說書的狀態。而這樣的形式多少也拖沓了整體節奏
4月
10
2025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