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才師們,帥和幽默,兜幾?——《漫才日曜日》
5月
31
2022
漫才日曜日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8次瀏覽

張又升


這次的「漫才日曜日」由菜冠雙頭、漫才少爺、海放小子的哈姆和乾拌麵的夏普一同表演。他們各自帶來一段漫才,並且在台上玩了兩場遊戲。

醫病瞎聊、靈魂交換、日本人

漫才的部分,哈姆(裝傻)和夏普(吐槽)以「不存在」的醫病關係為題材來發展,哈姆扮演看似專業的診所人員,但就其永遠狀況外的態度和回應方式便知道,他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理師,甚至是不是櫃台行政人員,誠然路人一位;夏普扮演病人,提出的所有問題和請求都被迴避或扭曲,笑料也建構在此。

菜冠雙頭的菜頭和冠冠以游泳為開端,兩人相撞之後,發生「靈魂交換」,之後的哏也從這裡出發。菜頭(這時其靈魂是冠冠)和冠冠(與前者相反)開始互虧對方,好比想看對方的下體或威脅用對方的身體去做本人不想做的事。菜冠雙頭的演出歷來以高聲量和大動作為標誌,這晚也不例外。

漫才少爺的段子可能是最極限的,不管太田(吐槽)做什麼,如騎車、買東西,三木一律以極為驚嘆的表情(瞪大雙眼,拉長下巴)回以「日本人」。我不知道這裡的哏是什麼──非日本人基於某些成見而對眼前日本人指手畫腳,又或是在地人對日本遊客投以異樣眼光時的說詞?也許只有漫才少爺自己了解。跟前兩段依照一套清楚的「機制」(醫病瞎聊和靈魂交換)來引爆笑聲不同,漫才少爺這段最無厘頭,但也最具顛覆性。

特重對話的喜劇(漫才、脫口秀和相聲等),首先要求觀眾能夠好好聆聽,其次是對周遭事物和議題具有前備知識與關懷。因此,莞爾和歡笑看似放鬆、紓壓、與嚴肅的東西無涉,實際上卻建立在我們觀眾理解的大量意義上。當這些理解被以相反的、出乎意料的或意味不明的方式呈現,幽默於焉浮現。

對無關緊要大加爭論的鬥智樂趣

三段漫才之後的遊戲也是如此。這次的遊戲以「選擇」為主題,要六位演員就幾對有爭議的選項選邊站,如「在租屋處,遇到蟑螂比較可怕,還是遇到鬼?」、「比較喜歡女生的胸部,還是屁股?」、「如果可能,你希望有讀心術,還是預知未來的能力?」、「想要變帥,還是幽默?」、「漫才組合中,裝傻比較重要,還是吐槽?」,演員們必須說出自己的看法,說服其他人。

其中,論點之間的糾結和串聯最是有趣。舉例來說,「『蟑螂會飛所以比較可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鬼也會飛/飄』」和「讀心術比較重要,因為你只要讀到一個會預知未來的人的心,就也包下了預知未來的能力」等,都凸顯了搞笑所需的機智。至於「帥和幽默」、「裝傻和吐槽」的爭論,則反映出漫才師們的焦慮。帥的人說起笑話來,更容易讓人覺得幽默?或者,幽默的人自然可以讓觀眾覺得好看、覺得帥?最後,令人苦笑的是,所有演員都站到了「帥」的一邊。在裝傻和吐槽方面,有演員認為吐槽能勸阻別人,能夠帶來「阻礙」或「規勸」的快感。雖然如此,當兩個演員都是吐槽或裝傻,演出卻絕對進行不下去,因此兩個選項勢均力敵。

最後一段遊戲以罐頭佐料為對象,讓演員們從外包裝的標示中尋找詞彙作為「必殺技」,相互比拚哪個好笑。哈姆擺出決鬥的姿勢一本正經地說出「一百七十大卡」,最讓人覺得荒誕、趣味、脫力。

總的來說,這回「漫才日曜日」中,在論點之間對決與選擇的遊戲最深刻。姑不論演員們的互動節奏常常陷入大亂鬥,為了駁倒對方而狡辯、瞎掰真的讓歡笑充滿更多想法。諸如「胸部或屁股」、「讀心術或預知能力」之類的嘴砲確實無關痛癢,但拾起小事物大加爭論恰恰是有趣的來源;「帥或幽默」、「裝傻或吐槽」則如前述,讓觀眾在歡笑之餘一窺演員們的煩惱,為快樂和機智等情緒額外添加了一絲絲憂愁。唉呀,搞笑真的很難。

《漫才日曜日》

演出|菜冠雙頭、漫才少爺、哈姆、夏普
時間|2022/05/29 20:00
地點|Two Three Comedy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了大動作,高分貝在漫才中同樣重要。這兩種「可見」和「可聽」的肢體動作,有別於撐起笑料的文本或概念(在表演藝術的傳統中屬於編劇的工作),雖不是根本的,卻絕對不可或缺。(張又升)
4月
08
2022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