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再多一點邀請嗎?《小提包》
9月
17
2013
小提包(陳又維 攝 小事製作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4次瀏覽
李祐緯(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今年「新人新視野」舞蹈篇含三支作品,上半場二段演出結束之後,大幕不降,前台宣布中場休息,在觀眾或站或坐或上廁所的情況下,《小提包》的舞者們已經躍然於舞台上走動暖身,彼此閒聊互動著。所有的舞者都進入一種自然的狀態,再搭配上輕鬆的音樂,利用短暫的中場休息時間,洗掉前兩場演出帶給觀眾的狀態。不意外的,開場走了一個輕鬆恣意的自在感,觀眾也輕鬆的去了解這群舞者的性格跟關係,在自然的互動中穿插著編排過的舞蹈,瞬間又把台上這些截然不同的舞者串聯起來。當街舞的經典老歌,爵士樂團Us3的《CANTALOOP (Flip Fantasia)》被播放時,簡直令人要哭出來了,台上的舞者有的跳舞、有的跳繩,丟球騎單車,玩的不亦樂乎。在有結構的編排下,日常的玩樂也成了舞台上的演出,完整的詮釋了舞蹈即是生活,生活即是玩樂,跳舞的意義本該在於享受音樂。

在歡愉的氣氛過後,一位帶著小音箱、麥克風的女生走了進來時而對嘴時而哼唱,在Beyonce的《Halo》中隨意舞動,鏡球瞬轉,整個空間為之轉換,上一秒是在KTV大唱HIGH歌的擺頭狂歡,下一秒是在舞池聽到好音樂的即興亂舞,不斷的貼合著跳舞本身的自在和隨意。但是大部分舞者的服裝卻是統一的(除了一個LOCKER很原汁原味的穿了垮褲帶了圓帽,如果是想忠實呈現LOCKIN的質地,那後來的KRUMP舞者卻是帥氣的西裝背心呢?),這樣的一致性掩蓋了每個舞者的獨特性,制式的表演服讓他們看起來失去了一開始的玩樂自在感。當然舞者本身都還是很享受的音樂裡面的,這是符號象徵的問題,表演服讓他們看起來像一群表演者,使得接下來的段落,排舞、CIRCLE、SOLO都成了精密設計底下的演出。

一直到最後的大合舞,節奏緊湊堆積著觀眾的情緒到最後,卻沒有爆發出來,那個瞬間應該充滿著大聲歡呼尖叫大拍手(有看見一兩個觀眾要拍手但是卻發現其他人沒有動靜而作罷),直到謝幕的時候大家才真正的鼓掌歡呼,但是堆積的東西已經煙消雲散,那些掌聲就只是給辛苦的舞者跟精采的演出,而最動人的片刻卻沒產生立即的化學反應,的確是可惜了。

當然不同的觀眾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演出空間上,編舞者以「小提包」為概念創作了這支可以帶著走的舞,可以說是相當成功,這支舞帶到戶外街頭隨便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得到很高的評價,只是帶到了文山劇場,在劇場內,花了二十分鐘的鋪陳,觀眾滿心期待著表演者最後會給我們什麼樣的歡樂或是衝擊,而結尾卻是一段超厲害的排舞。這樣安排不能說不好,只是可惜了前半段的輕鬆愉悅,結尾所達到的效果,許多六到八分鐘的街舞排舞都能夠達到。

這是一支成功的舞作,但是需要更適合他的舞台。在觀演關係被如此明確的建立之下,表演者的一舉一動在台上都會被放大檢視,但這群精湛的舞者卻被放大到一種望塵莫及的地位。舞者越厲害,和觀眾的距離就越遙遠,因為最後的舞蹈肢體已經失去語言,回到最原始的舞動,這是最直接的魅力,卻也直接劃分出舞者跟觀眾的差異,他們在台上劃出了一個舞蹈圈,觀眾們永遠走不進去其中,只能在一旁感動的看著,卻沒辦法親身體會跳舞的快樂,如果整支舞的最後能夠少一點炫技多一點邀請,那我想感覺會大大的不同。

《小提包》

演出|新人新視野:舞蹈篇/楊乃璇
時間|2013/09/12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