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戲」保存、再現了傳統?評《真假皇后》,兼論《六合群俠傳─無界之鑰》
8月
30
2024
真假皇后(明華園黃字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8次瀏覽

文 王照璵(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看家戲重現的意義

提及戲曲時,往往會加上「傳統」二字,標誌了一般人對這門藝術屬性的認知。由於臺灣劇壇整體氛圍,更重視「戲曲如何當代」的議題,因此編演新戲成了許多戲曲從業者呼應訴求的主要方式。不過戲曲中心的「看家戲推廣計畫」,則提供了另一種思路。

在傳藝中心是這麼介紹「看家戲推廣計畫」:「挖掘自身或其他傳統戲曲團隊具代表性之經典劇目,結合當代編、導創作群,透過演出形式保存與再現傳統戲曲精華」【1】。眾所皆知,「活戲」一直是歌仔戲、布袋戲主要的演出方式,至今也累積了許多「幕表戲」。這些「幕表戲」不乏題材多元、想像力豐富之作,雖然敘事和表演可能較為粗疏,但若能藉著「看家戲補助計畫」的資源重新整理提煉,對於較少傳統定本的歌仔戲、布袋戲來說不啻是一份豐富的寶庫。

《真假皇后》是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在四十多年前以說戲的方式創作的劇目,至今仍在外臺頗受歡迎,被譽為「明華園十大名劇」之一。【2】本次演出,為了適應室內劇場,陳勝國對舊作一番修改,【3】正可以做為主要探討對象。


真假皇后(明華園黃字團提供)

嫻熟的場上編導技法

《真假皇后》以宋仁宗趙禎與張青璧、張紅瑩雙生姊妹的糾葛為經,包拯辦理雙生姊妹之兄張繼堂侵吞白銀案、太后劉娥與前夫張美之恩怨為緯,編織情節,層層推進劇情,力求場場有看點。可說是一個真相方揭開,立馬拋出下一個謎團,將懸念維持到最後一刻。難得的是這些情節線與懸念並未拖累整體節奏,彭吉與公孫策的插科打諢,讓觀眾席不時爆出笑聲,成功調節氛圍。表演上劇團還請來了知名京崑小生溫宇航擔任身段指導,因此整體身段表現比外臺演出更為豐富。在舞美方面,不採用現今劇場流行的投影動畫,而是使用了大量彩繪布景、景片,營造出幾分復古的情味。充分顯示出主創團隊對場上的編導技法之嫻熟,以及技術層面上之用心。

見事不見人的改編困境

但作為戲曲中心「看家戲再現」的展演劇目,筆者對《真假皇后》有更高的期待。改編後的《真假皇后》仍存有不少情節疏漏,在喧鬧開闊的外臺空間,或許還可以透過目不暇給的情節發展與演員精彩的表演下掩飾過去。可是一旦觀眾處在現代劇場中,可以安靜地品味劇情與表演時,這就會成為難以忽視的問題。

全劇雖然敘事相當流暢,但都是情節推著角色走,劇中人宛如一個個被操縱的木偶,只能在鋪設好情節線上行動。在關鍵轉折之處,缺乏角色的心理描寫,使得觀眾難以理解劇中人所作所為。


真假皇后(明華園黃字團提供)

以迎接張青璧入宮一場為例,剛被冊封為溫妃的張青璧方對在場所有人(包括宮女、太監),介紹自己的雙生妹妹張紅瑩。下一刻張紅瑩就被誤認,準備送入宮中。而本沒欺騙意圖的張紅瑩,卻在此時忽然動心起念,企圖將錯就錯混入宮中,以劉美與太后書信要脅宋仁宗談判,藉此拯救兄長。入宮之後,宋仁宗明知張家姊妹是雙生姊妹,面對兩個面貌相同的女子,第一反應竟是直接高喊有刺客,從而引發一系列不合情理的事件。如堂堂禁軍抓不到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兩姊妹被逼上高臺後,因軍士已經進入建築,已明真相的宋仁宗竟沒傳令撤兵或安撫張氏姊妹,而是在高臺下與包拯一起焦急乾等。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不少,所有劇中人反應都不是出於性格或情緒,而是只為促成最後姊姊張青璧為了守護妹妹張紅瑩自願墜樓身亡的結局。

當所有角色行動都只為情節服務時,人物形象自然單薄,對明華園家族的優秀演員來說,演起來雖然游刃有餘,但也沒太多施展空間。翁妙嬅的宋仁宗除了與女主角談情說愛外,在整個事件中就如同旁觀者一般。陳昭婷與孫詩雯飾演的張家姊妹,除了表現出一個沉穩、一個活潑的籠統個性外,內心缺乏深入刻畫,觀眾無法知道這對姊妹心思。陳子豪的包拯全無傳統劇目中睿智肅穆的氣派,只是一個普通官員。陳子懿飾演的張繼堂所有行為動機更是交代得模糊不清。晨翎飾演的劉娥雖然展現了與傳統不同的新形象,可惜戲份不多作用有限。反倒是游離在主線之外,由陳靖瑋飾演的彭吉,在搞笑之餘,還表現出醜陋外貌下的聰慧與純情,似乎還與張紅瑩還有一丁點情感火花,可惜終究只是點綴,無法展開鋪陳。

名與實符?

筆者看戲時,原以為《真假皇后》是連臺本戲,為了精簡成一天演完,才導致了上述的疏漏。然而,查閱資料後才發現,這次的演出版與外臺版的情節完全不同。反倒是戲曲中心官網上的故事簡介,儘管人名和情節有所差異,還是更接近外臺版的情節脈絡,【4】故事皆圍繞著雙生姊妹爭鬥展開:妹妹不滿婚約,冒用姊姊的身份入宮封為娘娘。姊姊前往開封府申冤,最終包拯辨假識真,將真相大白天下,善惡皆得其報。或許善惡分明的公案劇的確略顯俗套,也不符合此次看家戲「情義.守護」的主旨,因此編導才會大刀闊斧地修改劇情,但這使得看家戲版與外臺原作差異極大,劇名雖然相同,本質上已經是兩部不同的作品。這種現象在同是看家戲系列的《六合群俠傳─無界之鑰》尤為明顯。


六合群俠傳─無界之鑰(金光布袋戲提供)

粉絲取向的《六合群俠傳》

《六合三俠傳》是黃俊雄在民國五十年代布袋戲「內臺戲」全盛時期的作品,曾多次搬上電視,可說是除了史豔文外另一經典IP,雖說名聲不如素還真、史豔文響亮,也是許多五、六年級生共同的兒時回憶,臺灣把畸形的魚稱為祕雕魚,便是源於劇中角色祕雕。近年來黃俊雄的么子黃立綱,讓六合、祕雕等角色在他的金光布袋戲(後稱影視版)中登場,將父親兩個大IP合而為一,也是一種延續經典角色生命的方式。

《六合群俠傳》作為「看家戲再現」的展演劇目,筆者並不期待創作團隊拿出當年內臺戲或電視劇的劇本來改編,畢竟這不現實,也沒意義。但若能夠藉著這次演出,以原始設定向觀眾重新述說《六合三俠傳》的武俠世界的愛恨情仇,重新賦予這IP新的可能,更貼近「看家戲再現」的意義。很可惜,主創團隊並沒有選擇這種做法。


六合群俠傳─無界之鑰(金光布袋戲提供)

從序幕的旁白可知全劇建立在影視版九界的世界觀之上,劇情簡單來說,武林魔頭秘中秘規劃重啟無界,將為武林帶來生靈塗炭的浩劫,由此開啟了一段六合善士組隊打怪的王道故事。筆者作為一個影視版的戲迷,可以輕易地察覺故事融很多影視版經典情節。如六合善士與秘中秘的關係實為史豔文、藏鏡人這對雙生子相愛相殺的翻版;而祕中秘的布局,明顯有爭奪地氣九龍天書之局的影子;六合善士準備犧牲自己關閉無界的橋段,也與一步禪空化身人柱鎮壓龍涎口有幾分相似。最後大決戰更讓影視版的當紅偶像:史豔文、黑白郎君、獨眼龍宛如天神般從觀眾席走向舞臺閃亮登場,一霎時全場的氣氛更是HIGH到了極點。當六合善士在片尾說出:「史豔文不能處理的事情,就交我處理」的影視版臺詞,再次強調兩者關係。這一連串的處理方式完全表達出主創團隊的心思。因此本劇與其說是黃俊雄看家戲重現舞臺,更不如說是黃立綱金光布袋戲服務粉絲的外傳作品更為貼切。明白這一點,就可理解即便全劇大多是預錄口白,【5】還以影像和電腦動畫來呈現武打畫面,依舊可以滿足多數在場的影視版戲迷。

餘論

在目前一切向新看的潮流中,「看家戲補助計畫」提供了戲曲從業者與觀眾回望傳統的契機。但或許挖掘傳統與整理舊作,所需心力比創作更多,因此《真假皇后》、《六合群俠傳─無界之鑰》的兩個團隊都選擇以舊名行全新創作之實。其實對於一般觀眾來說,看戲只要能帶來心靈之娛、耳目之歡即可,戲從何而來並不重要。就筆者現場感受,多數觀眾還是相當滿足這兩部戲的演出效果。只是作為一位戲曲評論者,難免有不符初衷之嘆。


注解

1、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開枝散葉系列-113年度看家戲推廣計畫」徵選須知

2、Youtube上有不少外臺版《真假皇后》演出片段,其中最完整的是秉洋戲劇坊的演出影像

3、《真假皇后》節目單。

4、戲曲中心官網《真假皇后》簡介。外臺版《真假皇后》的雙生姊妹之名分別陸雪青、陸雪紅,兄長之名為陸鳴剛,並沒有太后的戲份。而戲曲中心官網上的劇情簡介中,主角名字已經與看家戲版相同,也有太后這一角色,只是劇情與目前演出的版本不同。因此官網上的簡介應該是編劇初步改編的版本。

5、只有一段三俠文試的口白是由黃俊雄關門弟子王奕現場表演。

《真假皇后》

演出|明華園黃字團
時間|2024/07/20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六合群俠傳─無界之鑰》

演出|金光布袋戲X真五洲掌中劇團
時間|2024/07/20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團隊過往對於戲曲身段的承襲或化用著力甚深,不論是接聽杖頭飛鴿傳書,或是化趟馬程式為現代機車的騎乘,都是極具巧思的創發。可惜本劇的表演採取較隨性自在的形式,藏身在華麗服飾的身段,不復見獨出心裁的精彩。
3月
28
2025
《暗夜花香來》以懸疑推理作為核心,結合歌仔戲傳統,表述了對現代社會的關懷視角,儘管命題論述未臻完善,但戲劇語彙成熟、演員表現亮眼,實不失為一齣出色的歌仔戲懸疑小品。
3月
26
2025
碎片化的情節,各懷心事的人物,鋪陳及意外躍進躍出,聯手將兇殺案推上前線;情節提供的事實指向特定伏線:暴政必亡、惡者伏誅。散落的懸缺訊息形成一齣「推理群像劇」。若問起作品脈絡和歌仔戲在戲裡意味著什麼?兩者同樣幽微。
3月
26
2025
當一齣家庭倫理悲喜劇的抒情段落,唱唸少了情感力度,重在身段執行、場面調度,而培訓藝生與資深演員同台對戲之際又顯生澀;不免令人有些疑惑:青年演員們的角色刻畫思路是什麼?他們如何理解自身演出角色以及整體劇情的關係?
3月
25
2025
此次劇本的整編以剪裁整合為主,稍欠細密的針線彌縫。期盼未來復興整編老戲時,能在保留表演精華的同時,於劇本修編上更臻細緻,打造出專屬於復興的獨特版本。
3月
13
2025
全劇以莫上塵復仇為主線,串聯起愛情、親情、權謀、宮鬥等元素。兩個外貌、能力、性格都幾近完美的皇子與公主,卻因陰謀與鬥爭,陷入相愛相殺的困境,充分彰顯出近年古裝偶像劇特別流行的「美、強、慘」悲劇美學。
3月
13
2025
在角色眾多、人物性格鮮明,情節為戲曲觀眾所熟悉的水滸戲中,筆者看見的是新世紀京劇人才培育的成果,卻也不禁反思,好漢齊聚、老幹新枝的背後,「復興」京劇團是否能夠繼往開來?重現「復興」風華?
3月
13
2025
春美歌劇團在一方簡易舞台中發揮戲劇效果,充分擴展了框架的限制,舞台的熱鬧易於吸引觀眾目光,劇情行至水漫金山寺時,觀眾或站或坐、目不轉睛地盯著舞台。
3月
12
2025
光興閣確實藉《多重宇宙》與《前傳》兩部作品碰撞布袋戲在現代劇場的適應方式,並且一定程度地借取金光戲本有的內涵,加以改造成現代觀眾可以接受的型態。不過,除有精進與精緻化的空間,光興閣或許可再回頭思考的是:為什麼需要複製金光戲?
3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