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戲——靠演技撐起的《絃斷鹿台》
7月
20
2025
絃斷鹿台(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張嘉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92次瀏覽

文 賴玉萍(馬來西亞電子企業工程師)

睽違兩年,終於再度踏上去台灣看歌仔戲的旅程。此次是筆者第一次在高雄中山堂欣賞歌仔戲,觀衆席分爲兩層和舞台距離尚好,整體場地並不算大。筆者坐在前面五排内,感覺視野極佳和觀戲角度好,只是坐在中間難於偷瞄左右兩邊的字幕(屏幕太小)。

言歸正傳,《絃斷鹿台》是【出角-歌仔青世代】系列的一部分,明華園天字戲劇團(以下簡稱天團)採用團內三位青世代郭佳綾、賴宛琳、郭信亨挑大樑擔任主演。啓用青世代的編劇和演員, 原意是想提攜年輕一輩的藝文工作者,期許為傳統戲曲帶來全新氣象。然而劇團企圖心雖強,但整體劇情聚焦點不足以撐起青世代演員的角色魅力;反觀資深演員的舞台功力卻能在鬆散的戲份内各自建立起獨特的角色特性、令觀衆印象深刻。

三位青世代郭佳綾、賴宛琳、郭信亨飾演的角色分別是武庚、妲己和惡來,各自角色戲份均衡,並以紂王相關的劇情為線索展開。然而,人物刻畫缺乏足夠的內在掙扎和情感變化來打動觀眾,導致觀眾的注意力很容易被紂王等其他關鍵人物所吸引。例如,武庚謀反和紂王父子之間的對峙,失敗後被捕在原諒(認錯) 和刑責(認罪)之間的選擇也是缺乏内心情感變化的刻畫。妲己這個角色更加不用説,在紂王身邊存在感薄弱,除了第三幕邊彈古箏邊唱的那段令筆者有些許印象,其他情節似乎淪爲佈景板、缺乏看點。年輕一代的角色中,筆者覺得最討喜的就是惡來。這種盲從又帶點滑稽的角色,加上又是全劇的武力擔當,很容易讓觀衆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上言論僅針對劇情和角色,筆者認爲三位青世代的演出,無論身段、唱功皆合格,尤其謝幕介紹有提到第三幕邊彈古箏邊唱那段,是演員刻苦學習的結果,這精神就很令筆者動容。

基本上,整部戲的高潮迭起都是靠陳昭香飾演的紂王來撐起。紂王這個角色就如母鷄帶小鷄的概念,由陳昭香率領三位青世代演員一起飆演技、把觀衆的心緊緊捉住,加上她得天獨厚的嗓音,這場單單只是來聽歌不看劇情,筆者都覺得值回票價了。除此之外,天團當家小旦孫詩雯所飾演的大祭司一角,是和她主要行當有著很大的反差,獨具匠心的造型加上特地壓抑聲線演出呈現不同的唱功,令人眼前一亮。至於其他演員例如陳麗巧飾演的微子、客串演出周武王姬發一角的吳奕萱和團長陳進興飾演的比干,他們都能把角色的特色在有限的戲份裡呈現出來,這些舞台功底是經過多年積累和磨練的成果。

高雄市中山堂劇場是面向觀眾的鏡框式舞台,《絃斷鹿台》主要舞台設計是由兩根柱子作為場景變換的主要道具,加上投影技術和燈光來增加效果。個人非常喜歡鹿台自焚而死那場戲的設計,整個舞台以紅色燈光籠罩(火勢凶猛),頂梁大柱(道具)轟然倒塌,紂王站在高台上,緩緩吟唱著自己臨終的思緒。背景投射出熊熊烈火,十分悲壯。

整體上,《絃斷鹿台》在音樂設計、舞台特效、服裝配置、還有演員的演技、身段、唱腔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整體劇情架構也不錯。除了細節略有不足,人物設計缺乏情感變化外,作者仍給予極高的評價。


《絃斷鹿台》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25/06/28 14:30
地點|高雄中山堂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
雙棚形式上的美學擂台賽中,偶和解了,故事和解了,藝師和解了,唯一沒有和解的就是在視覺與聽覺感官限縮下的觀演關係了。於是,當戲劇主題越是趨向和解與萬物有情,越是凸顯兩種布袋戲美學的差異性。
10月
23
2025
劇本選擇情節密度高、多元角色屬性和跨文化符號並置的設計,藉此獲取兒童觀眾注意力;卻忽略兒童難以短時間消化大量聲光刺激。反而使作品遊走在尷尬邊界上。形式上遠離歌仔戲本質,內容又過度複雜無法讓兒童直接理解。
10月
20
2025
《比目戲情》透過非典型旦行雲仙的角色設計,嘗試從戲班文化與愛情敘事切入,反思行當秩序、職業倫理與性別主體等課題。劇中的戲中戲結構,展現表演和人生的互文,埋下題組:當表演與現實逐漸重合,戲與現實的邊界何在?
10月
17
2025
紀錄劇場關注真實,也關注真實如何被轉化。《媽吉》透過聲音地景、語言策略與代述手法的應用,以劇場幻化文化記憶的田野,使歷史、技藝、敘事、身體與常民藝術在此聚合。
10月
15
2025
《皇上還沒來的時候》創造了一個賽柏格(Cyborg)劇場,即時投影、動態捕捉、和生成式AI,誕生於不同世代的多媒體形式不僅是提供技術的基礎,而是以一種有機的邏輯與表演彼此嫁接。
10月
15
2025
蘇俊穎木偶劇團擅長使用豐富多樣的巨偶和聲光特效創造滿台的視覺效果,生動流利的口白也易於吸引觀眾,問題主要在於情節的鋪陳和角色的刻畫如何扣人心弦。
10月
14
2025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