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捕捉了什麼? 《這不是舞蹈影像》
1月
18
2023
這不是舞蹈影像(陳以軒提供/攝影陳俊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3次瀏覽

文 陳品秀(特約評論人)

台新藝術獎二十週年展《這不是舞蹈影像》,由攝影師陳以軒與編舞家蘇威嘉聯手,企圖跨越攝影與舞蹈兩種藝術形式,實驗作品呈現及觀演方式的可能性。這場起源於「『拍攝現場』能不能也是一種表演」的探究,而後竟衍生出一場「即時錄像裝置藝術」的即興表演。1


這是一個複雜的「現場拍攝」

在白膠舞蹈地板界定出來的正方形舞台區域內,場上有一名攝影師(陳俊廷)和一名舞者(陳珮榕),他們倆人隨著站在場外的「導演」陳以軒不定時發出的指令:靠近、延展、旋轉等,攝影師正用攝影機追逐著舞者的身影(A)。這顆鏡頭下的「身影錄像」(B),和另一名站在場外的攝影師(李佳曄)同時以定點拍攝的方式記錄下「舞台上兩人運動的身影」(C)──這兩份錄像,皆分別投影在舞台的後方、及側邊的牆面上(D)。


這不是舞蹈影像(陳以軒提供/攝影李佳曄)

換言之,A是場上兩名表演者,即事件本身,B是對表演者近距離的拍攝,C是相對遠距離的長鏡頭,D則是B+C這兩份錄像的即時投影。ABCD在當下同時產生。

由於表演與投影在不同方向,在40分鐘的展演裡,散聚在舞台四周的觀眾只能做出選擇:面向舞台觀看台上的「雙人舞」;或向後轉,觀看牆上「即時傳輸的錄像」。僅管觀眾可以隨時轉向、換位置,但在時空物理條件限制下,你不可能「完整觀賞整個作品」。只有導演透過麥克風、有如指令般威嚴的聲音,可以穿透全場,掌控事件發生的流向。


你看到的不是藝術家要你看到的

由「現場+兩份錄像」構組而成的《這不是舞蹈影像》,不只層層相套了三重敘事線。過程中,舞者與攝影師隨著導演隨機指令結構出來、無特別旨意的即興行為,不停歇拍攝、無法經過剪輯組織的影像連續變化──這些接踵而來的龐雜資訊,縱有些靈光乍現的時刻,仍然挑戰人腦處理器解讀的效能,甚至40分鐘過去,會讓人有「究竟看到了什麼?」的疑惑。

但就如同標題「這不是舞蹈影像」所提醒的,它要成就的或許不是影像或表演本身,而是影像形成的方式及觀演角度的翻轉:

原本隱藏在錄像背後不會被看見的攝影師是一種「不在場的在場」,現如今,拍攝者與影像的同時出現,讓「不在場的在場」被看見,成為真實的在場。攝影師同時也在另一架攝影機的拍攝下,兼具拍攝者(看)與表演者(被看)的雙重身分。而從A到D的同時呈現,則對事件採樣了不同的觀看角度,全景、局部、併置,解離了事件的真實樣貌。再最後,觀眾自由選擇的觀看角度,又各自重組了事件的敘事,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真實版本。


動作與鏡頭的雙人舞

光是上述實驗的配置本身所產生的互相辯證,就已經足已讓這場演出成立,並且發人省思。創作者從「拍攝現場能不能也是一種表演」的尋問,其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只是,如果從舞者與攝影師的角度切入,《這不是舞蹈影像》又的的確確是一個以拍攝舞蹈動態影像為前題的表演。不禁思考:做為表演,除了概念的展示,是否還有機會進一步讓兩種藝術形式本身產生擦撞的火花?

這不是舞蹈影像(陳以軒提供/攝影李佳曄

《這不是舞蹈影像》的展演過程中,攝影師與舞者同時接收導演的指令,以各自的詮釋去決定當下的反應、互動的模式:舞者會改變肢體的角度、動作的速度和方向,攝影師會調整拍攝的角度和距離,兩個人都在估算、臆測彼此,即興舞蹈著,同時盡量往實現導演「想像中的畫面」靠近。但在不預期的下一秒,導演又改了指令⋯⋯

在這樣的即興表演模式底下,倘若表演者與導演對整體的「運動節奏」有更好的掌握能力,將不只是完成「想像中的畫面」。比方適時暫停的姿勢,可能更能對比出動態的張力。對純粹的動作元素,時間、空間、力量的變化的理解與體現,也能更近一步觸發觀眾畫面之外的各種感受。


攝影與舞蹈的交融

事實上,在2021年i・dance國際即興舞蹈節的一場演出,劉奕伶與黃煌智合作演出的《黑白照青菜跳跳》dassit,就曾看到這種鎂光燈似的火花:

一樣是舞者和攝影師同台,但攝影師拍攝的照片,是即時傳輸到天幕上。表演者個身影與後方巨大的投影重疊,不只放大了「拍攝者/被拍攝者之間」即興、直接而緊密的互動關係,引誘、追逐、逃脫……不斷變換;現實身影與放大影像的尺度差異,更加凸顯了「攝影逐一捕捉的是不斷逝去的舞蹈,而舞蹈不斷創作的當下則在天幕上成為過去」的詩意。

此外,當身為表演者的攝影師,對身體的運動有更好的掌握能力和舞蹈的美學理解時,也能讓攝影X舞蹈的表現力更為彰顯。上個月,在田孝慈與王世偉的《人與其建構於事件之上的姿態》工作坊呈現,找來由舞者轉行影像創作的駱思惟,在呈現時自由穿梭在表演者之間拍攝。由於他高度的身體自覺、對運動的預知能力,持機拍攝行動間,他身心的專注、控制,與表演者之間彷彿有一條隱形的繩索緊繫,形成一股動人的張力。原本純粹記錄的攝影師的行為,意外成為觀眾矚目的焦點。

從這些舞蹈與攝影的創作展現可以看到:相較於過去在作品中「不在場」的攝影師,進入表演的本體,舞蹈及攝影創作者的互動,讓人體的形態與運動,跟攝影機的運動與捕捉產生有意思的對話,攪動了原本界線分明的面貌。而今,試驗還在進行中。相信在未來,處在不同光譜的藝術家們應該有機會找到更多的詮釋觀點,值得繼續關注。

註釋

  1. 《這不是舞蹈影像》分別在2022年11月、12月、2023年1月,各有一場演出。三場演出的投影方式皆不同。文中所提是12月場次的展演形式。


《這不是舞蹈影像》

演出|陳以軒X蘇威嘉、驫舞劇場
時間|2022/12/14
地點|北師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