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歷史的輕與重——MRA美術館,重啟倉門的「開門儀式」
10月
20
2021
MRA美術館開門儀式(MRA美術館提供/攝影Stefan Libiot)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3次瀏覽

吳念澄(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學生)


2001年,位於高雄橋頭糖廠外圍的鐵道倉庫,在文化政策之下成為高雄的橋頭糖廠藝術村,是南台灣的藝術進入社區的盛世。許多來到這裡的藝術家,如同穿梭在九零年代尾聲的廢墟和工業遺址,在都市邊緣創作藝術、提出異議。而後,倉庫空間一度因為高雄捷運開發的拆除命運,歷經一番文資保存運動,成了閒置的倖存者,輾轉直至今日重啟再利用。【1】位於橋頭捷運和鐵道下的倉庫,在這樣空間政治語彙的情境之中,吸引我到來的因素是「歷史」與藝術的交會:如何透過劇場去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二十年的歷史份量有多重?經歷了什麼樣的歲月流轉和過程?在高雄橋頭糖廠鐵道倉庫閒置了將近二十年,在多方協調下重新化作「MRA美術館」【2】重新開門的日子,回應著二十年前民間社會運動蓬勃的年代,開幕劇場儀式表演像是個回顧,也像是對未來探問。


MRA美術館開門儀式(MRA美術館提供/攝影康惜恩)

吟唱著南管經典曲目《風打梨》、手中的四塊清脆響起,藝術家吳文翠以一貫擅長儀式性的演出開場,引領觀眾隊伍朝倉庫的大門前進。在這進香儀式的隊伍路徑中,地方指標人物蔣耀賢的母親遞給觀眾一人一支香火,帶領群體在門前祭拜。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藝術家張新丕的畫作:一尊粉色媽祖在門口迎接著眾人。轉個彎,在天頂的陽光灑落下看見幾位身著黑衣的表演者,低頭拿著掃帚、像是進行著日常的打掃工作,輕輕揮動著地上的堆積如小山的灰塵,塵霧陣陣飛揚。樂師陳佳雯的二絃伴奏協同表演者吳文翠的身體儀式,是台灣藝術發展協會這幾年的一貫符號。吳文翠是優劇場出身的台灣舞踏藝術家,江之翠劇場是自民間文化尋找表演藝術的先鋒。兼具社區行動和劇場脈絡的表演者,為這次的行動穿針引線。這幾個重量級的名號一出,證明藝術村所經歷社會運動和前衛的年代。

歷史的元素如何被納入劇場,透過演出、開啟未來的對話是重要的。倉庫旁邊火車飛速經過鐵軌所發出的巨大聲響,像是引領觀眾搭上時光列車,是最物質性的元素也是最有感觸的環境演出。表演由三位年輕演員(真實身份是剛加入這裡的新進員工)以及於藝術村成長的孩子的自白來回應和詮釋,他們透過真誠的飾演自己,以自身出發,訴說著與地方素未謀面的青年來到這個具備歷史份量之地的感受和連結,表達當代與過去對話的企圖。飾演倉庫精靈的藝術村青年,喊著日本時代至今的年號,如出其不意的幽魂提醒著不同年代的縮影。牆上投影著過去的藝術村影像,以及近年的活動片段:二十年前在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進入社區年代的鐵道倉庫藝術村、金甘蔗影展、電影拍攝製作,展示著這二十年來的藝文社群成果。

吳文翠和空間策展人商毓芳,透過劇場作為連結藝術村再度開啟的行動,帶領民眾親身去感受歷史空間的質地,創造人們與歷史相遇的片刻。在這段二十年的大歷史中,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小歷史,可以如何被呈現?一樣是以「藝術村」作為主題,這齣與歷史對話的劇場表演,與幾年前上映的紀錄片《橋仔頭的春秋大夢》【3】的差異在哪裡?答案可能在於,以劇場作為與真實空間對話的特殊時空,邀請觀眾走入現場,開啟新世代與過去歷史的對話。


MRA美術館開門儀式(MRA美術館提供/攝影Stefan Libiot)

在觀看演出時,作為一位觀眾,我不斷在思考著這個場域與一般常民連結的歷史在何處?曾在這裡生活的常民角度,如何被納入?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樣的視角與歷史對話?我認為透過劇場邀請在地關鍵的居民、前輩來訴說他們的情感和生命經驗會更有力量。否則,這樣的對話和歷史經驗與社區一般市民無關,會是陌生且記憶缺席的,只是屬於少數社群的倡議。同時也必須考量到,今日參與劇場的觀眾,可以如何觀看歷史?以在劇場呈現社會、土地脈絡的對話視野,可以更深刻。例如:在地人的歷史、勞動的歷史,及其背後的集體記憶。這樣的提問是為了讓「文化資產」真正透過藝術而被打開、開放給市民社會,而非為了複製文化政策的策略樣式。

如果說這是一齣具備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調性的劇場,我認為以這場劇場表演作為行動方法,串連空間、感官和身體經驗,提供觀者重新走入和經驗歷史的途徑,是具體的回應。在高雄都市發展過程中,文化資源總是被投注在高雄港邊的駁二藝術倉庫群,談起橋頭糖廠藝術村和地方文化的歷史,市民的認知是有距離的。然而,這並不代表地方的文化是缺席的,對於文化主體的自省與思考,應是今日重新開啟藝術空間大門應該思考的方向。建構與回顧台灣民間組織、藝術村的脈絡和運動精神是重要的,但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爬梳自身之外逐漸被遺忘的歷史文化、擴大地方的參與感會更具力道。換句話說,在開啟倉庫大門之後,這個空間若自詡為當代藝術基地,挖掘具備在地觀點、沒有被訴說的記憶,以及那些當下不被視作為「藝術」的歷史及人事物,就是打開與在地、以及這座城市、以及世界對話的另一扇窗。

註釋

1、參考改寫自蔣耀賢文字。

2、MRA是Modern Refinery Art的縮寫,呼應著捷運(MRT)高架橋下的倉庫群的特殊位置。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RefineryArt

3、莊益增、顏蘭權,2016。

《MRA美術館》

演出|吳文翠、陳佳雯、社團法人台灣藝術發展協會
時間|2021/10/17 14:00
地點|高雄 橋頭糖廠藝術村 MRA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