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歷史的輕與重——MRA美術館,重啟倉門的「開門儀式」
10月
20
2021
MRA美術館開門儀式(MRA美術館提供/攝影Stefan Libiot)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4次瀏覽

吳念澄(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學生)


2001年,位於高雄橋頭糖廠外圍的鐵道倉庫,在文化政策之下成為高雄的橋頭糖廠藝術村,是南台灣的藝術進入社區的盛世。許多來到這裡的藝術家,如同穿梭在九零年代尾聲的廢墟和工業遺址,在都市邊緣創作藝術、提出異議。而後,倉庫空間一度因為高雄捷運開發的拆除命運,歷經一番文資保存運動,成了閒置的倖存者,輾轉直至今日重啟再利用。【1】位於橋頭捷運和鐵道下的倉庫,在這樣空間政治語彙的情境之中,吸引我到來的因素是「歷史」與藝術的交會:如何透過劇場去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二十年的歷史份量有多重?經歷了什麼樣的歲月流轉和過程?在高雄橋頭糖廠鐵道倉庫閒置了將近二十年,在多方協調下重新化作「MRA美術館」【2】重新開門的日子,回應著二十年前民間社會運動蓬勃的年代,開幕劇場儀式表演像是個回顧,也像是對未來探問。


MRA美術館開門儀式(MRA美術館提供/攝影康惜恩)

吟唱著南管經典曲目《風打梨》、手中的四塊清脆響起,藝術家吳文翠以一貫擅長儀式性的演出開場,引領觀眾隊伍朝倉庫的大門前進。在這進香儀式的隊伍路徑中,地方指標人物蔣耀賢的母親遞給觀眾一人一支香火,帶領群體在門前祭拜。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藝術家張新丕的畫作:一尊粉色媽祖在門口迎接著眾人。轉個彎,在天頂的陽光灑落下看見幾位身著黑衣的表演者,低頭拿著掃帚、像是進行著日常的打掃工作,輕輕揮動著地上的堆積如小山的灰塵,塵霧陣陣飛揚。樂師陳佳雯的二絃伴奏協同表演者吳文翠的身體儀式,是台灣藝術發展協會這幾年的一貫符號。吳文翠是優劇場出身的台灣舞踏藝術家,江之翠劇場是自民間文化尋找表演藝術的先鋒。兼具社區行動和劇場脈絡的表演者,為這次的行動穿針引線。這幾個重量級的名號一出,證明藝術村所經歷社會運動和前衛的年代。

歷史的元素如何被納入劇場,透過演出、開啟未來的對話是重要的。倉庫旁邊火車飛速經過鐵軌所發出的巨大聲響,像是引領觀眾搭上時光列車,是最物質性的元素也是最有感觸的環境演出。表演由三位年輕演員(真實身份是剛加入這裡的新進員工)以及於藝術村成長的孩子的自白來回應和詮釋,他們透過真誠的飾演自己,以自身出發,訴說著與地方素未謀面的青年來到這個具備歷史份量之地的感受和連結,表達當代與過去對話的企圖。飾演倉庫精靈的藝術村青年,喊著日本時代至今的年號,如出其不意的幽魂提醒著不同年代的縮影。牆上投影著過去的藝術村影像,以及近年的活動片段:二十年前在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進入社區年代的鐵道倉庫藝術村、金甘蔗影展、電影拍攝製作,展示著這二十年來的藝文社群成果。

吳文翠和空間策展人商毓芳,透過劇場作為連結藝術村再度開啟的行動,帶領民眾親身去感受歷史空間的質地,創造人們與歷史相遇的片刻。在這段二十年的大歷史中,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小歷史,可以如何被呈現?一樣是以「藝術村」作為主題,這齣與歷史對話的劇場表演,與幾年前上映的紀錄片《橋仔頭的春秋大夢》【3】的差異在哪裡?答案可能在於,以劇場作為與真實空間對話的特殊時空,邀請觀眾走入現場,開啟新世代與過去歷史的對話。


MRA美術館開門儀式(MRA美術館提供/攝影Stefan Libiot)

在觀看演出時,作為一位觀眾,我不斷在思考著這個場域與一般常民連結的歷史在何處?曾在這裡生活的常民角度,如何被納入?我們可以透過什麼樣的視角與歷史對話?我認為透過劇場邀請在地關鍵的居民、前輩來訴說他們的情感和生命經驗會更有力量。否則,這樣的對話和歷史經驗與社區一般市民無關,會是陌生且記憶缺席的,只是屬於少數社群的倡議。同時也必須考量到,今日參與劇場的觀眾,可以如何觀看歷史?以在劇場呈現社會、土地脈絡的對話視野,可以更深刻。例如:在地人的歷史、勞動的歷史,及其背後的集體記憶。這樣的提問是為了讓「文化資產」真正透過藝術而被打開、開放給市民社會,而非為了複製文化政策的策略樣式。

如果說這是一齣具備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調性的劇場,我認為以這場劇場表演作為行動方法,串連空間、感官和身體經驗,提供觀者重新走入和經驗歷史的途徑,是具體的回應。在高雄都市發展過程中,文化資源總是被投注在高雄港邊的駁二藝術倉庫群,談起橋頭糖廠藝術村和地方文化的歷史,市民的認知是有距離的。然而,這並不代表地方的文化是缺席的,對於文化主體的自省與思考,應是今日重新開啟藝術空間大門應該思考的方向。建構與回顧台灣民間組織、藝術村的脈絡和運動精神是重要的,但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爬梳自身之外逐漸被遺忘的歷史文化、擴大地方的參與感會更具力道。換句話說,在開啟倉庫大門之後,這個空間若自詡為當代藝術基地,挖掘具備在地觀點、沒有被訴說的記憶,以及那些當下不被視作為「藝術」的歷史及人事物,就是打開與在地、以及這座城市、以及世界對話的另一扇窗。

註釋

1、參考改寫自蔣耀賢文字。

2、MRA是Modern Refinery Art的縮寫,呼應著捷運(MRT)高架橋下的倉庫群的特殊位置。https://www.facebook.com/ModernRefineryArt

3、莊益增、顏蘭權,2016。

《MRA美術館》

演出|吳文翠、陳佳雯、社團法人台灣藝術發展協會
時間|2021/10/17 14:00
地點|高雄 橋頭糖廠藝術村 MRA美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10月
02
2023
十年一瞬,沒有賣慘濫情,陳彥達、何瑞康 以一貫的漫才專業轉化辛苦疲憊的過程,觀眾在這十年裡找尋自己參與的座標,從十塊錢很多的時候,迪化街的方寸之地,到十年此刻,觀眾乘著陳彥達、何瑞康、曹瑜三人操縱的鞦韆,在笑點之間擺盪⋯⋯
9月
25
2023
我們沒有辦法拒絕這些感官刺激,比如裸體,或是光滑的手掌、膝蓋、小腿與絨毛地毯之間,皮膚與皮膚之間摩擦的聲音。我們需要對裸體──過去總是用來指涉自由的人的意象──的詮釋保持距離,才有辦法真正看見作品。
9月
2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