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國光劇團年度公演】
10月
27
2011
未央天(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7次瀏覽
林幸慧(特約評論人)

上個週末看了國光劇團的一檔公演,劇目為《孟小冬》、《群借華》【1】與《未央天》。這檔演出有個複合命題:「魏海敏翻新孟小冬  唐文華五十專場」,但究其本質,不啻為國光十一月赴大陸演出的行前公演【2】。行前公演有如故宮瑰寶出洋的行前展,目的在讓即將代表國家遠行的藝術品公開接受本國社會的鑑定,確認其代表資格,以昭公信。因此,在觀賞演出期間,一直在腦海中縈繞不去的,便不僅是這三齣戲本身製作演出的精粗良窳、意境淺深,而是「為什麼是這幾齣戲」。稍後這個疑問又衍為兩層:一是為什麼「台灣第一老生」唐文華在紀念自己年屆五十的演出專場挑的是《群借華》與《未央天》?一是為什麼台灣劇團第四度到大陸去,帶的是《孟小冬》與《未央天》?

先說第一層。唐文華成名已久,在台灣京劇舞台老生行挑樑二十餘年,天賦條件與劇藝水準早有定論,此次國光延請王德威院士為他撰寫專文,譽之為「台灣鬚生第一人」,精要闡述其藝術源流與成就。簡言之,唐早年最為人稱道的是嗓音與做表,近年益形深化表演工夫,並以此傲視大陸同行。

這種在唱工之外同時強調表演、跨越流派或行當以塑造人物的創作觀念並非今日首見,由晚清到民初的上海劇壇即已如是。京劇南傳至上海,先因人才缺乏、後因新編劇目所需與話劇、電影的影響,演員常兼擅數個行當,跨流派跨行當成為塑造人物的必要手段。相對於古典京劇的精純專一、意在筆先,近代上海京劇這種融會各種表演方式以刻畫人物的寫實傾向(即今所謂『演人物、不演行當』),在當時被詬病、在後來被輕視,以致於四九年後在大陸固然以北京為正宗,而渡海來台的京劇演員出身上海者雖不少,卻仍以京朝派的嚴謹法式為尊,以礪後學。等到文化環境丕變,新一代台灣京劇工作者在逆境中尋新途,深入體會人物、「演人物、不演行當」、「長於表演」乃成為本地京劇演員的特質。說賡續太唐突,但這個現象隱然與百年前的上海京劇寫實傳統遙相呼應,十分巧合。

費了許多筆墨細述歷史,無非想要說明:唐文華(乃至當代台灣京劇演員)的傳統京劇功底固然自有佳妙,但置諸當代京劇世界的版圖觀之,其真正特長還在於寫實的表演;儘管這種表演風格在京劇史上所得未必盡為青眼,但正是結合了傳統功底與細膩的寫實表演,才成就台灣京劇演員的鮮明特質。

既然寫實傾向的表演與唱工做表同為唐文華特色,五十專場演出自然要發揮此數端,他選擇(劇團安排?)的《群借華》是膾炙人口的經典老戲,《未央天》是失傳已久的老戲修編。《群借華》中他「一趕三」,先後飾演魯肅、孔明、關羽。魯肅看的是做工,唐文華處處留心細節,全身是戲,演來確實傳神;〈借東風〉一段的「妖道」孔明主要展現唱工,當晚唐表現持平;最後〈華容道〉的關羽頗見氣度,可惜周倉手捧青龍偃月刀質問曹操時,刀面竟應聲而折,整體效果不免大打折扣。純粹由展現演員技藝的角度來看,唐文華選擇這齣戲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趕三」能夠最大程度地展現單一演員的多種特長。只是〈群英會〉需要幾位旗鼓相當的對手演員,才會緊湊好看,無奈前半的一二配角實在不如人意,使得蔣幹盜書與曹操中計兩段顯得拖沓而令人難耐(如果不說入睡的話),在盡情展現主角演員全面性技藝的同時,正好也顯露出劇團本身行當不夠齊全的缺陷。

《未央天》本於馬(連良)派與麒(麒麟童/周信芳)派共有的名劇《九更天》,寫義僕救主、先手刃親女後滾釘板為主申冤事。馬連良是京朝名角,周信芳是海派宗師,各有所長,但這種激烈衝突以寫實風格的麒派演出更足動人觀聽,唐文華精擅表演的特長也在這齣戲中得以充分發揮。然而,在這個時代,個別演員淋漓盡致的表現未必能夠保證全劇的成功。由於劇中人價值觀距離現代人實在非常遙遠,無論編劇如何苦心孤詣層層分解、一眾論者如何闡述發揚精微奧義,同行的學生撐完上半場,只覺得米進圖與馬氏父女都是腦殘。不過劇末滾釘板重現「當場出彩」(見血)這項久已絕跡舞台的海派特色時,確實讓年輕學生睜大了眼睛,這項絕技的驚悚程度從二樓觀眾席傳出的驚聲尖叫可見一斑。

其實,相較於《未央天》,唐文華四年前演過、同為麒派名劇的《四進士》(《宋士傑》)可能為觀眾所期待,只是《四進士》上次演出距今較近,而且唱少做多,或許唐文華希望展現更多他的唱工。但私以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檔演出是赴大陸的行前公演,劇目是為對岸觀眾設計的。在多數大陸觀眾眼中,台灣不過是京劇邊陲,看台灣京劇主要圖個新鮮,因此在大陸演出必須精選劇目,才能得好。選骨子老戲是自討苦吃,因此唐文華只演《未央天》,不帶《群借華》;選經過修整的老戲也有危險,如《宋士傑》,現成的周信芳電影版擺在那裡,任何人若在大陸演出一定被拿來比較,貴古賤今乃劇界常情,再好的當代演員,放在「麒老牌」面前也要被比下去。《未央天》則因宣揚愚忠、過於殘酷,自一九五零年代「戲改」起就被禁演,大陸觀眾無緣得見,也就無從比較,加上難得一見的當場出彩、滾釘板絕技與官官相護「天永遠亮不了」的結尾,選演此劇,是針對當代大陸觀眾所安排的、聰明而安全的選擇。

最後,或許就可以回答為什麼赴大陸的是《未央天》與《孟小冬》了。《孟小冬》是寂寞人說寂寞事,欲呈現抒情造境的極致,冷月葬詩魂;《未央天》正好是它的對照組,駭然驚怖,一夜北風緊。《未央天》衝突激烈,藉以展現台灣京劇對傳統的繼承;《孟小冬》靜態凝結,試圖呈現台灣京劇對未來的開創。兩者並置,可以見出劇團的用心。

有對照才有高下,有比較才知道自身的相對位置;若排除參照物,則能夠擁有絕對位置。在赴大陸演出的劇目選擇上,有時必須避開對照組以揚長避短,有時又必須創造對照組以彰顯自身,在人面與花顏、鏡與影之間,盡顯台灣京劇從業者日見難為卻又不能不為、不肯不為的深心。

註釋

1、《群借華》是〈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的簡稱,其中〈群英會〉又包括蔣幹盜書、曹操中計、草船借箭、瑜亮對火(各出示掌中「火」字)英雄所見略同、周瑜打黃蓋施行苦肉計等情節,劇幅甚大。

2、十一月國光將於北京、上海演出《孟小冬》與《未央天》,另《未央天》亦將至河南鄭州演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8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