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娃故事的反/返傳統《長安花》
3月
04
2024
長安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92次瀏覽

文 蘇恆毅(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

李亞仙與鄭元和的故事從唐代流傳的民間故事與文人小說,到元明雜劇與傳奇,再到近代的地方戲曲與當代的新編戲曲,這段故事傳唱不止,也成為書生落難的才子佳人故事典型,甚至可在其他相同主題的傳統劇目中,稱兩位人物為「前輩」。但無論是如何流傳,早已消失的民間故事〈一枝花〉不計,現今對於李亞仙與鄭元和的故事詮釋,雖仍以唐人小說〈李娃傳〉為本事,但實際的取材,卻多從元明雜劇《李亞仙花酒曲江池》與明傳奇《繡襦記》而來,呈現愛情浪漫堅貞的樣態,且也因元明之際的敷衍成戲,結構與人物較之小說更為完整,從而罕有直接從〈李娃傳〉取材的作品。

對臺灣豫劇團而言,「李娃故事」並不陌生,1968年首演的《李亞仙》便是改自俞大綱的《新繡襦記》,從劇名可知,亦是從元明以來的脈絡發展而來。而在五十六年後的今日,演出《長安花》,編劇劉慧芬並不從既有的熟戲發展,亦不取徑近年新編戲取常見的「後傳」模式,而是從小說的〈李娃傳〉改編,試圖為李娃故事找到重新詮釋的破口,同時回歸到源頭進行取材。

《長安花》雖然返回〈李娃傳〉,卻不依循〈李娃傳〉一見傾心的愛情開端與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亦非採用古典小說的「雙美」舊套,而是回到唐時「良人賤戶不可通婚」的真實,從有距離且不圓滿的愛情,反面證實愛情的深刻雋永。這樣的詮釋角度,確實為這個故事打開新的局面,但若說要完全跳脫元明以來的戲曲創作,卻仍有一定的難度。

例如在稱呼上,元明以來的劇作賦予了人物「李亞仙」與「鄭元和」,從此小說的「李娃」與「滎陽生」便有了自己的名字。《長安花》意圖在回到小說的脈絡,並且不用人名,而是以姓氏相稱的方式創造出兩人相處的距離感時,也有意讓觀眾脫離既有的戲曲脈絡,卻仍難以避免鄭生登科時,皇榜仍需載錄「鄭元和」此一完整姓名的問題,也幽微地串起與諸多戲曲前作的關係,並喚起觀眾關於李亞仙與鄭元和的記憶。

至於對於鄭生與李娃之間的關係,在小說中是以一見鍾情以定情,而後快速推展至深愛、遭騙、重逢、登科、婚配的推展,歷代曲本亦多如此,唯獨呈現的方式不同:歷代曲本為了強化李亞仙對愛的堅定,多出了〈剔目勸學〉等有極具衝突與張力的片段;而小說則是透過兩人重逢,李娃與鴇母的對話中,透出帶有愧咎的責任感。

但這兩種情感異中存同,且又設置得過於理所當然,難以得知李娃既知唐律卻愛上鄭生的原因?其後的責任感與急流勇退的情感又是從何處生出?而兩人之間的距離感,互稱姓氏雖感疏離,但相處上卻又相當親暱,反而讓人覺得在細節上有道不清的曖昧。且故事的鋪陳方式,亦有部分難脫明傳奇的創作,甚至如李三娘的設置,實脫胎自傳奇《繡襦記》的賈二媽,因此若說《長安花》是全然地脫離雜劇傳奇、回歸小說,未必如是。


長安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提供)

儘管在反叛經典與返回傳統之間,仍有兩種發展系統相互糾葛的現象,但整體而言,《長安花》是一個中規中矩的作品,也同時對觀眾宣告中生代已可挑樑的世代接班現象。撇除傳統劇目不計,此前的豫劇團是以王海玲與朱海珊兩位名角為中心,且豫劇多為旦本戲,因此劇本除為王海玲量身打造外,過去亦多用兩至三人共飾一角,並由王海玲在最後鎮場的方式進行創作,如2018年《武皇投簡》、2019年《龍袍》、2022年《金蓮纏夢》等皆是,直到2023年《鏢客》才有劇團全樑上霸的編排。

而隨著朱海珊於2023年以《求你騙騙我》退休,即為豫劇團「海」字輩的前輩演員居於二線,僅扮演無人能替代的角色,至於中生代的蕭揚玲與劉建華正式在《長安花》中挑樑,明顯複製王海玲與朱海珊一旦一生的主要組成。在長年的累積下,蕭揚玲的嗓音溫婉寬亮,劉建華嗓音清麗,詮釋李娃與鄭生可說是恰如其分,在各場中均有大段的唱段,將李娃的堅貞情感與鄭生的人生起伏頓挫,渲染得極為到位。

儘管演員優秀,且臺灣豫劇/梆子戲的年輕粉絲也集中於蕭、劉二人,但要純靠李娃、鄭生、鄭父三角以唱功支撐起三個小時的大戲,卻使演出的層次上稍嫌單調,即使此種編排符合傳統戲曲以當家演員為中心的特色,但要做出場次之內與場次之間的層次,在《長安花》中,較之臺灣豫劇團過去的演出更為依靠幕後合唱引導人物的內在情感與背景敘事,藉此做出不同的聲音層次。

除了使用大量的幕後合唱,在少數的場次中,也透過特殊的角色將整體為沉穩的風格加以區隔。如第二場張瑄庭飾演的李三娘,出場即以活潑張揚的聯句、搭配琴師花俏的弦博得滿堂彩,過去僅在傳統劇目如《王月英棒打程咬金》、《閻惜姣》、《大腳皇后》等劇擔綱演出潑辣風騷的角色,形成個人特色外,京劇坐科保留下的脆亮嗓音運用於豫劇腔調中,多能襯出角色的性格張揚直接,是本次演出中,雖非主角,卻奪人耳目的角色。在下半的第四場中,四乞丐的挨家挨戶討飯與各類的樂器搭配,以及【呀呦調】等小調的運用,讓場面效果活潑,而不致沉溺於鄭生的低潮中。

但無論是李三娘、四乞丐、或是兇肆的李定等角色,都僅做為單一場次的點綴以做出各場不同的演出層次之用,而未能在其後的情節發展中發揮其他的功效。誠然〈李娃傳〉已然限定於主角上,上述的人物屬實為《長安花》增色不少,但倘若能再讓這些角色再多發揮功用,彼此互相陪襯、增加劇情間的層次外,也能讓居於二線的中生代與新生代演員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長安花》開場時,牡丹花傘盛開,簇擁著主角亮麗登場,但好花不只需要綠葉,也需要不同的花朵來襯,更顯生意。劇內如是,劇外亦如是。

《長安花》

演出|臺灣豫劇團
時間|2024/01/20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