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生中場休息後《中年大叔青春夢》
4月
30
2015
中年大叔青春夢(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80次瀏覽
張明惠(表演藝術教育工作者)

弗洛茲劇團第二次來台演出,同樣以面具偶默劇方式帶來令人笑中帶淚的幽默作品,並僅以五位演員詮釋十八個角色,這次戲劇主題以三位人生來到下半場的中年男子出發,呈現三種不同的人生階段以及男人在婚姻、家庭的處境。一開始透過老人的畫筆,男人與女人交會、生命輪迴,宇宙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體牽引,個體於是轉變;筆者認為戲劇有意透過老人充滿人生歷練的視野,帶領觀眾窺探現實世界裡中年矛盾的心理,至於老人筆下的人物是否正是劇中三人,場上的情景是老人的人生經歷、所見所聞或純屬虛構,則有待觀眾心領神會。

在酒吧和街景的燈月交輝開場下,點出都會中年男子承受年歲和壓力的常態,年輕曾有過的夢想如今只能在酒杯中載浮載沉,到了中年當該有的差不多有了,來不及擁有的也沒機會享有,工作、家庭、為人父的壓力,夢想真的只剩夢裡想想,眼看生活脫離預想的軌道和習慣,偶爾喘口氣會無意恍神沉浸在過去的熱情裡,但當回過神來卻更感落寞。這個階段的男人對過去和未來逐漸產生矛盾困惑,「中年關卡」油然而生,男人曾是小男孩,當心中的夢想和手裡的玩具追不上年歲的腳步,曾經充滿想像力的小孩,瞬間變成酒吧裡挺著啤酒肚打鼾的大叔,弗洛茲劇團運用面具偶一號表情的特色和默劇無聲的肢體表現力,打造無奈又無力的中年大叔特色,想必讓許多過來人心有戚戚焉,藉由角色的自嘲引起觀眾共鳴,而默劇無聲的戲劇張力,呼應男姓在家庭中無聲抗議的窘境。劇中一只帆船模型成為男人夢想的寄託物,看似有趣的擺飾地盤爭奪戰卻可能是男人在婚姻生活中許多妥協讓步之後,最後地位與自尊的象徵;戲裡的中年男子無法拒絕女人在生命中的存在,卻也沒有辦法和這個佔有自己生命的女人分享所有,帆船模型要表達的是,中年男子能要的不多,只求一個擺放夢想的空間。

三個中年男子面臨的人生階段雖不同,但面對夢想同樣無處抒發、找不到分享的出口。劇中佈景影像的太空人在外太空漂浮不定,暗喻中年的徬徨與不安的意象,外太空真空的狀態對比太空裝和玻璃頭罩,像是因為外在世界令人窒息,所以將自己關在小小的玻璃空間內,尋求一點幻想的空間和個人隱私。其實最初這部作品的場景設定在車庫,也是因為車庫在國外象徵一個男人的私人樂園;雖然這齣戲的主角設定為中年男子,但筆者認為這些中年症候群不僅困擾男人,女人也有相同的感受,又或許不分性別在中年這個特別的階段,都格外容易引發感觸。

角色在一連串掙扎矛盾之後,畫面又回到酒吧場景,酒精作祟下三人以慢動作呈現出無重力的輕盈感覺,滑稽荒唐卻又帶點自娛娛人的諷刺,讓觀眾在淡淡哀傷的情緒裡,敷上一點帖幽默的安慰藥方,故事最終給予期待,結局選擇讓三個人穿上太空裝飛天,是給看完演出感同身受的觀眾一種最溫柔的移情寄託,甜美的氛圍讓中年主題顯得歡樂又積極,彷彿將剛才的人生矛盾都拋諸腦後。筆者覺得這也是弗洛茲劇團善於掌握戲劇悲歡色調的獨到手法,讓人在演出落幕後仍然能在心裡有所發想。

《中年大叔青春夢》

演出|德國弗洛茲劇團
時間|2015/04/26 14:30
地點|高雄市至德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酒吧的吧台,變成廚房的櫥櫃,再幻化成錄音室的鼓座檯。而櫃子前緣往下一拉就是沙發,外加小桌丶抱枕又成了心理醫師的診療室,每一個設計都充滿驚喜與巧思。 (俞秀青)
5月
01
2015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