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身心障礙者劇場裡面,我們究竟在追求什麼?
曉劇場的《魚貓》,漂亮地回應了這個問題。本製作為文化部「無障礙閱讀推廣計畫」系列,以黃春明老師的兩部作品《魚》與《殺死一隻老貓》為藍本,呈現對原鄉、對土地的觀照。劇組包含聽障與視障演員,全程搭配手語與字幕。個人觀看的是台北場,現場有許多身心障礙的觀眾;在語音、手語與字幕的交互搭配下,曉劇場呈現了一個所有障別都能一同參與的劇場體驗。
但絕非只是這樣。如果只是這樣,那本劇就只是齣一般的劇碼,然後以結合手語等元素的方式,讓身障人士「也」能看得懂的劇。如果只是這樣,那與一齣劇搭配一個現場手語翻譯,本質上無異,頂多只能說是導演調度得宜,讓這位翻譯巧妙地融入整個戲劇中,而非是一個獨立於外的存在。
不,這齣劇在追求的,遠非只是一個「翻譯」。
《魚貓》絕非身障劇場的先例,國內外都有相當多的嘗試。在國內,文化部「無障礙閱讀推廣計畫」從102年便開始了。在國外,就連百老匯都有融合手語的音樂劇Spring Awakening(Deaf West製作)。
這諸多製作,都不僅僅是在追求一個「翻譯」。以Spring Awakening為例,它並不單單是把手語融入音樂劇中,而是讓手語這種「語言」,成為音樂與戲劇本身的一環。其中最有名的或許是第二男主角和其父親爭執的片段,一反平常用有聲語言,輔以手語翻譯的「常規」,導演選擇用純粹手語的方式演出這個片段,然後用字幕去「翻譯」手語,製造出一個無聲的、死寂的、高壓的數分鐘片段,將角色被壓迫的心理發揮地淋漓盡致。
目標,絕非是讓身心障礙者「也」能欣賞的劇場。
而是我們「共同」的劇場:奠基於我們共同的生命歷程,以我們共有的方式呈現。
於是當你看見曾珮與楊朵兩位非聾啞演員,以正常有聲語言表演的同時打著手語,並且你看見他們的手語「本身」就有情緒,你看見了他們的這層企圖:手語不是一個外來的元素,而是戲劇本身。
於是當你看見導演鍾伯淵,以一種共有的態度,結合不同障別的表演模式,以及現場錄影錄音、操偶等種種元素,製造出一個多面向的戲劇觀點時,你看見了他們的這層企圖:各種障礙也都不是外來的元素,而是戲劇本身,正如同它們就是這些演員的生命本身。
再意識到這個製作前後也就幾個月的時間,「包含學手語」,更是令人起敬。
這不是一齣用「正常人」的語言演,然後「翻譯」成手語的戲。
這是一齣用「我們彼此的語言」,呈現「我們彼此的故事」的劇;一齣奠基在我們彼此的生命體驗、正視彼此的真實之下,去呈現我們共同的原鄉情懷的劇。
當我在散場時,看著觀眾們,不論障別與否、年齡高低,以不同的方式在討論他們的看戲體驗,我相信,我們一起找到了,我們共同的原鄉。
《魚貓》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6/09/08 19:30
地點|台北中正紀念堂中正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