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要的是裸色真相抑或是甜蜜謊言?——《妳和我和他的真相》
10月
28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82次瀏覽

文 陳珮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碩士班學生)

如果可以選擇,你希望活在赤裸的真相裡,或是糖衣包裹的謊言中?由果陀劇場帶來的《妳和我和他的真相》改編自法國劇作家弗洛里安.澤勒(Florian Zeller)的《The Truth》。全劇圍繞著兩對夫妻之間的婚姻關係,總共四個角色,核心概念只問觀眾一句話:知道真相,真的會比較好嗎?

米希(屈中恆飾)是一位事業有成的中年男子,他和有著二十年交情的朋友保羅(劉亮佐飾)的妻子愛麗(賴雅妍飾)有著婚外情。在一次米希帶愛麗出遊的旅行中,愛麗被內疚感侵蝕,想向丈夫道出真相。米希費盡三寸不爛之舌勸說,希望愛麗能打消念頭。他預見婚外情的真相會令兩家之間的關係破裂,他辛苦營造的好丈夫的形象、好朋友的形象,與愛麗之間的關係都會因為真相而瓦解,所以米希好說歹說,把說謊形塑成是對對方的慈悲,畢竟這樣殘酷的真相誰能接受?又有誰想接受?

愛麗有沒有聽進米希的勸說,為戲帶來高潮之前的懸念。米希與保羅在網球場的對話,含沙射影的相互指涉,為觀眾埋下保羅是否知曉此事的伏筆,同時也讓觀眾陷入猜疑當中,隨著米希的行動在真話與假話當中猶疑。米希對保羅旁敲側擊的試探讓保羅說出驚人的真話,但米希仍選擇在搖搖欲墜的謊言邊緣苦勸他不要繼續追究,死守謊言的最後底線。直到他向愛麗確認過後才明白愛麗選擇坦白真相,保羅則是自始至終都知情,同時他又對米希投下另一枚震撼彈:之所以選擇對他說謊,是因為和他的妻子羅蘭(蔡燦得飾)早在前年就已經是情人關係。

米希從說謊的加害者變成被騙的受害者,他開始責怪對他說謊的友人和妻子,用盡手段羞辱對方,同時不斷逼迫對方向他說真話,在言語中逞強只為了讓自己的處境看起來不會太過不堪,諷刺的回應了前半段他費盡苦心營造的謊言看起來像個笑話,而自己也扮演了白老鼠的角色,驗證了曾說過的話:真相長什麼樣子,不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知道真相只會帶來傷害,那還不如不知道來得好。

謹守說謊原則的是羅蘭,她保持一貫說謊的立場,即使真相被攤在眼前,仍用謊話粉飾事實,但卻在最後讓米希得到安慰。兩人對彼此發誓,此後只說高明的假話,亦用謊話回應對方,謊話在他們眼中成了維繫這段關係必要的條件,因為謊話能保護對方不受傷害。諷刺卻真心的誓言暗指著人心真實與虛偽的複雜,即使是最親密的人也不例外,那就讓謊言的糖衣維持著偽裝的美好,至少在這層糖衣之下彼此之間有說愛的可能。

四個角色初始都選擇說謊掩飾,在真相接露之後各自有了不同的面對方式:米希選擇在謊話裡妥協、羅蘭選擇繼續把謊話說成真話、愛麗選擇面對內心的真實、保羅則是在真相與謊話中權衡利弊後再理智以對。演員的表現展現出角色的張力與內心的掙扎,藉著劇場空間規劃及道具呈現出來。

場景皆呈現在室內的景色,空間大致將舞台分成左右半邊,演員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隨著人物情緒的緊張彼此之間或進或遠,主要圍繞著桌椅開展,室內有限的空間感在演員間的較量下開展出來,呈現出侷限的同時將演員的情感鎖在無處施放的狹小空間裡面,擴大其渲染力。演員所使用的道具不多,但卻能恰如其分地展現出角色的特性及人物性格,被瞞在鼓裡不知真相的米希維持著西裝筆挺的外表,直到真相逐漸被揭穿,穿在身上的西裝漸顯凌亂;始終打扮的華麗貴氣的羅蘭,彷彿象徵著對謊言的忠誠,使其得以維持著體面的表象;穿著輕鬆的保羅展現出事故的從容;愛麗則是一身知性的裝束,顯示其對真相一絲不苟的態度。

整齣劇結束在羅蘭得知保羅將調往瑞士工作,她傷心地詢問米希是否愛她,米希則對她保證,從此之後兩人之間再無謊言,只有真相。羅蘭的詢問如同問著米希是否願意接受曾愛過或仍愛著他人的自己,米希的話或真或假,都宣示了願意陪伴在羅蘭身邊,相對於保羅與愛麗選擇面對真實,米希和羅蘭則選擇把謊話說得更徹底、更真誠。愛情裡的真相與謊言並非絕對,只要心甘情願,謊言能成為真實,真實也可以是一種謊言。


《妳和我和他的真相》

演出|果陀劇場
時間|2024/10/18 19: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
以被拆除的台南秋茂園遺址為發想,《萬象園》讓消失的景點融合被隱藏的回憶,闡述一段無法輕言的曾經,由主角找尋並走入回憶,開啟這段以記憶和情感為核心的集體創傷過往。
1月
03
2025
這齣作品,輕巧地提醒觀眾,面對巨大的社會壓抑與標準,或突如其來的離別,生存的另一種可能姿態,以公車抵達安放。
1月
03
2025
「既然不在了,就去找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入口。」是否正是藉由俊廷這個角色的塑造,《萬象園》昭示了一種主體應對創傷的可能策略——天網無常下,一種調和「命定論」與「自我抉擇」的自我和解技術?
1月
02
2025
相反地,恐怕正是這一套借助舞台與修辭的形式,一再展演人物身分的敘事方法本身,在需求著酷兒與白恐來讓自己變勇敢、變得沒有自我疑問。最終,反過來以極其有效地舞台調度與演出,對著觀眾建立起了一種魅惑的關係。
12月
31
2024
《羊之歌》充滿著寓言式的批判;羊作為主角,並以人類「踐行者」的身份走過生命旅途,展演他的純真、無辜與無知,失落、孤寂與脆弱,而其不甘於平凡的姿態,正如當代群眾的樣貌
12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