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在田野,未完結——徜徉在《洗頭》
10月
01
2021
洗頭(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6次瀏覽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總是花最少時間整理頭髮的我,自覺不會有任何值得分享的洗頭經驗,完全不考慮互動參與場次,直接選擇講座展演最末時段觀看,臆想能總攬全貌換取最安然的觀演姿態,但被撩撥的回憶無法掌控,總在相繫時刻被牽引,伴隨著整場的感官婆娑與脈動。

從手稿字「我和媽媽在印尼山口洋」浮出的底圖中啟動演出,還在對此專有名詞毫無頭緒時,視訊分享畫面裡已藉由手機網頁的瀏覽,便捷地告訴觀眾,這是一趟從印尼到客家的旅程起點;創作者與姊姊使用通訊平台聯繫,透過現代家人的日常對話模式,敘寫洗頭物件在記憶中的樣貌與原由;父親的參與則是透過訪談紀錄,中介口述歷史的聲音,提點出維繫生計的風土產物,搭配主創者後續的手繪鳳梨影像,標記著源自南洋的面貌,以上總總無論由手感傳達或科技載體呈現,都帶出了家族流轉遷移的過往,更援引了參與式觀眾的分享,以洗頭經驗描寫照護年長家人間的角色互換,於文化承傳及身份換位思考下,將個人經驗化為群體意識,厚實了家族群像的共感刻畫。

若從內容轉向形式,在暖場觀演須知中,無限放送提醒觀眾,可以使用切換版面功能,並非沒來由的舉動,某些段落中的功能性需求,甚至大於娛樂性的觀賞視角,比如Line的對話框需要用大影格才能看清文字,就有全螢幕、聚光燈和側欄模式可供選擇,這些配置都能讓主視窗更大;而觀眾憑藉著每一扇的窗格亮起,映照出不同的室內空間,顯示展演發生地,應是在我們熟悉的家屋中進行,從微觀鏡頭摩娑物件,到同一場景不同角度的觀察,再加上釘選窗格的放大小技巧,讓影像之間的對位關係能被凸顯,視野可交涉悠遊於其中,觀者易於享有近身全景的觀照。

物件的聯想途徑與影像呈現的方式,在記憶的保存狀態之外,或許能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數位照片在螢幕媒體的介質中,可單一充滿到整個畫面、也可裁切擷取部份影像局部縮放,此一特性對影像創作者來說,屬於直接的影像;實體照片已沖印到相紙上,或置放於相框內,相對於處在有形的邊界裡,對於編導創作者而言,或許這才是保有回憶載體的直接影像,若在觀眾的眼中,兩者也具備不同的意義,前者以視覺來說最為清晰直觀,但會意識到這是被揀選過、被要求這樣看的畫面,而後者因為有鏡頭的框架與相片的邊界,對觀看來說較為間接,但可讓物件的移動軌跡,和所處空間加入意義的指稱,在演出中兩者的運用皆有出現,應有其代表的含義,雖然一時片刻看不出各自所屬的定位,但就像回憶與想像中的水桶與水瓢,以傳統的儲水式洗頭法,鋪成回家的道路,編導和影像的交涉,也應有其回歸本體的討論方式,就像從智慧型手機、電腦前鏡頭回歸到投影片投影機、再根源到語言的描繪,觀察影像在介質中的物理性轉移,也是一種追本溯源的狀態。

在一場感性思維綿密、理性技術周詳的演出中,參與者很難擁有足夠線索去判斷直播畫面與錄製影像的分際,有時甚至不會產生這樣的起心動念,畢竟要安放的視角觀點、收納的回憶情感已氾濫。影像即使非以即時直播為訴求,但我認為在本場演出中是無礙於切身觀賞的,共時經驗不一定要由功能型影像的機械同步才能達成,利用創作型影像的編排連結,將更有餘裕顯示創作者的巧思,營造視覺無秒差的合拍節奏,體感一致便可無疆界的傳達共同感受,當下眼見不一定真實,但由心而起的感觸無法造假,這是在演出中得到的啟發。觀眾如何被引導,投入因媒材改變而享有的不同觀感,不再嚮往單一體驗模式,非得執著於彼時劇院的現場性,或許會是線上節目有所為而應為的重點。

從田調中開創的演出,仍然充滿野生的能量,回返與再續都還遊刃有餘,這種話語沒有說滿、文本尚未說完的開放式結局,留下了多處可供開發的線索、懸而未決的趣味,卻也形成其自身尚在搖擺的過渡性,從私密空間到家族血緣、轉向歷史文化的版圖已擴張完備,接下來的建置重點、可深入斧鑿的探究項目會是在哪?與母親的數位合影在手機中格放開場,結束於同一張照片,以相紙形象往鏡頭移動、趨前透視放大,視覺的殘影已暫息,但故事未曾停歇,有更多關於客家和南洋背景、傳統與親情的情節,或夾雜著隱約的慾望,依偎在待開發的劇情中蔓生。

《洗頭 》

演出|張剛華(明日和合製作所)
時間|2021/09/26 20:00
地點|Google Meet平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