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摩莎,我愛妳。」
舞台上擺著幾張桌子、幾片牆板,懸著許多窗戶的切片。在質樸而不複雜的舞台擺設中,每個窗口都像是一個眼睛,在那裡看著地下的那片土地,上面的矛盾與困境;然後再從其中發現珍貴而不可分割的,對於身分、對於原鄉的情感臍帶以及記憶連結。
五個分別、獨立的獨角戲片段,《大島》從地理環境的改變出發,深刻凸顯我們這個小島版圖的困境與悲哀──我們的國與國關係、兩岸的困境在荒謬的情勢中一一解套,但最終還是一場空;接著是《安奈ê尋味人生》由舊時的味覺記憶,切開兩岸關係之間的隱憂與危機,滷肉飯老闆娘在碰上小開男人「宗國」之後,情場得意而且事業即將飛黃騰達,此時此刻的她,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回憶中的爸爸以及滷肉飯?
緊接著的是關於當下的味覺。《最後的晚餐》繞著一個長型餐桌,女子在不斷進食的過程中,層層剖析關於食物、食品的關係,間接叩問關於食安的問題。當味覺的記憶也開始變得不可靠,我們要如何面對食物,還是只能持續地填塞好讓自己更接近滿足一點點?《神掉了張悠遊卡》中超現實的文本帶有極為鋒利、準確的質問,藉由將神與人的界線模糊,揭露在文明的追尋與工業的發展中,我們對於未來到底應該抱持怎麼樣的想像?我們能夠清晰看見嗎?我們願意看見嗎?
在最後,《有春阿嬤啟示錄》則將焦點回歸到台灣的認同問題之上。在撿垃圾、做回收的過程中,被棄置的物品也許可以重新找到價值而變賣,但在歷史中,被遺忘、忽略的部分是否能夠重新找到定位而生活下去呢?神明無法回答的問題,再回到人的身上之後又該如何面對?
五個由女性為主角的片段,像是五封沒有收件人的情書,絮絮叨叨地記載了她們對於這個土地的關懷與濃烈的情感寄託,也許其中言詞激烈、動作誇張、情節荒謬或是脫序不堪,但訴說的力道卻是堅定,並再也溫柔不過了。而在片段之間,用一通永遠沒有被接起來的電話,一個男性的愛的自白,或許是對女性角色的一個呼應,但再一次一次對著虛無的話筒彼端投擲話語中,似乎看見一點點堅持、一點點固執,還有一點點無可救藥的義無反顧的愛。
在手法的呈現上,五個導演的作品都帶有某種荒謬、誇張的喜劇性──誇張的肢體、緊湊的節奏、失序的狀況以及情節的翻轉──但同時也安插了力道深刻、尖銳但溫和的詢問,在我們大笑的時候,靜靜地切開我們也許一直無法面對的,關於這座島嶼的創口,那些我們說不出口的裂縫。然後我們用淚水洗淨傷口,感受疼痛正向我們訴說:我們仍然活著,而我們必須持續面對。
這是五封情書,寫著For Mosa的種種:是關於愛、關於記憶、關於受傷以及如何癒合的秘密。
《給摩莎》
演出|演摩莎劇團
時間|2014/05/0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