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矛盾與困境中如何愛《給摩莎》
5月
07
2014
給摩莎(演摩莎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6次瀏覽
劉崴瑒(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生)

「嘿,摩莎,我愛妳。」

舞台上擺著幾張桌子、幾片牆板,懸著許多窗戶的切片。在質樸而不複雜的舞台擺設中,每個窗口都像是一個眼睛,在那裡看著地下的那片土地,上面的矛盾與困境;然後再從其中發現珍貴而不可分割的,對於身分、對於原鄉的情感臍帶以及記憶連結。

五個分別、獨立的獨角戲片段,《大島》從地理環境的改變出發,深刻凸顯我們這個小島版圖的困境與悲哀──我們的國與國關係、兩岸的困境在荒謬的情勢中一一解套,但最終還是一場空;接著是《安奈ê尋味人生》由舊時的味覺記憶,切開兩岸關係之間的隱憂與危機,滷肉飯老闆娘在碰上小開男人「宗國」之後,情場得意而且事業即將飛黃騰達,此時此刻的她,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回憶中的爸爸以及滷肉飯?

緊接著的是關於當下的味覺。《最後的晚餐》繞著一個長型餐桌,女子在不斷進食的過程中,層層剖析關於食物、食品的關係,間接叩問關於食安的問題。當味覺的記憶也開始變得不可靠,我們要如何面對食物,還是只能持續地填塞好讓自己更接近滿足一點點?《神掉了張悠遊卡》中超現實的文本帶有極為鋒利、準確的質問,藉由將神與人的界線模糊,揭露在文明的追尋與工業的發展中,我們對於未來到底應該抱持怎麼樣的想像?我們能夠清晰看見嗎?我們願意看見嗎?

在最後,《有春阿嬤啟示錄》則將焦點回歸到台灣的認同問題之上。在撿垃圾、做回收的過程中,被棄置的物品也許可以重新找到價值而變賣,但在歷史中,被遺忘、忽略的部分是否能夠重新找到定位而生活下去呢?神明無法回答的問題,再回到人的身上之後又該如何面對?

五個由女性為主角的片段,像是五封沒有收件人的情書,絮絮叨叨地記載了她們對於這個土地的關懷與濃烈的情感寄託,也許其中言詞激烈、動作誇張、情節荒謬或是脫序不堪,但訴說的力道卻是堅定,並再也溫柔不過了。而在片段之間,用一通永遠沒有被接起來的電話,一個男性的愛的自白,或許是對女性角色的一個呼應,但再一次一次對著虛無的話筒彼端投擲話語中,似乎看見一點點堅持、一點點固執,還有一點點無可救藥的義無反顧的愛。

在手法的呈現上,五個導演的作品都帶有某種荒謬、誇張的喜劇性──誇張的肢體、緊湊的節奏、失序的狀況以及情節的翻轉──但同時也安插了力道深刻、尖銳但溫和的詢問,在我們大笑的時候,靜靜地切開我們也許一直無法面對的,關於這座島嶼的創口,那些我們說不出口的裂縫。然後我們用淚水洗淨傷口,感受疼痛正向我們訴說:我們仍然活著,而我們必須持續面對。

這是五封情書,寫著For Mosa的種種:是關於愛、關於記憶、關於受傷以及如何癒合的秘密。

《給摩莎》

演出|演摩莎劇團
時間|2014/05/0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劇團大膽地以「Formosa/For Mosa」為題,帶著我們回到了大航海時代,從歐亞大陸另一側遠行而來的船隻讚嘆這不知名島嶼謎樣的美麗時,總會讓我惋惜著為何不能讓「摩莎」有著更令人難以捉摸的神祕氣息?為何不能把她放入地球的一隅,而要死守著中國的隔壁?(白斐嵐)
5月
07
2014
鄭尹真精湛的演技,讓我在舞台上完全看不見原本那個纖瘦、具有靈光的女子;一位邋遢肥胖醜陋的遊民奪走眾人目光。這樣的反差,一再地給予我驚喜,遊民笑得愈大聲,我哭得愈是用力。(郝妮爾)
5月
05
2014
《給摩莎》給出截然不同的台灣意識:對國際處境邊緣化的憂心、西進經濟政策的無奈、食安反映的國家管理失能、社會正義的流失、自我認同的混亂──這其中沒有自我安慰,沒有淚花遮眼,卻有對自我誠實的深深渴望。(林乃文)
5月
05
201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