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漫與劇場改編的可能性——《神明便利商店》音樂劇
1月
17
2025
神明便利商店(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83次瀏覽

文 鄭心怡(中正大學中文系在學生)

《神明便利商店》改編自謝東霖漫畫家的同名作品,原作以幽默、詼諧方式把諸路神明融合在同一個世界觀下。內容描述實習神明「神元君」為了完成其神明課題,需在便利超商實習,服務眾生並完成蒐集十萬信眾追隨,其修業使得完成,正式成為神明。所以在實習過程中爆發各種不受控制、荒唐搞笑的場面,是一個即便對神明背景不熟也能安心服用的漫畫。

以目前《神明便利商店》音樂劇的呈現來說,其形式其實很像當初漫畫本身在Facebook等平台,以一回一回方式連載,有強烈的段落感,對於有看過漫畫者,是將作品再度重溫的一種形式,但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但卻無法完全滿足,變成吃不飽恨不得扒原作來吞的狀態。突然有點期待會有戲劇方面的全新續作之類的,更完善的使用這個世界觀,推出一個從頭到尾的重劇情路線發展的作品,不僅可以開創與原作不同媒介所有的風景,更能引領兩個不同領域的閱聽者願意去接觸原作或改編,拓展受眾範圍。

在現今人們對於長篇文章的耐性降低,對單一事物的注意力越來越稀缺時,漫畫與戲劇的視覺性資訊具有較佳的傳達能力。當兩個都相當具有傳染力的媒介合作時,其影響力無論範圍或程度等都將有所增加。

神明便利商店(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唐健哲)

目前漫畫改編的戲劇以音樂劇、動畫或電影為大宗。動畫可以以最小差距下重現漫畫場景;電影鏡頭語言及剪輯可以在真人化轉譯下仍不失其味道;而音樂劇幾乎所有作品類型,不論是家庭、科幻、懸疑題材都能接招。《神明便利商店》以各神明為角色,作品中免不了會有舞台劇在沒有剪輯或特效的狀況下難以呈現的場面,例如:主角神元君其分為代表善良的「白神元君」、代表混沌穢氣的「黑神元君」兩個神格,兩人正常情況下共用一個身體,當感應到人類有邪念或欲圖不軌時,黑神元君便會拿走身體的主導權,現身以親吻方式將人類的穢氣吸乾淨。這樣的場面在原漫畫中是相當搞笑並引發大量討論的段落,所以如何呈現變成相當重要的課題。以目前呈現來說,是設計兩名演員各分飾一神格,透過舞台布景將尚未出場者掩蓋,並算準cue點搭配燈光、煙的效果演繹其神格切換的瞬間。目前的切換方式仍顯得有些拖沓而不流暢,但以舞台劇來說,似乎暫時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神明便利商店(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提供/攝影唐健哲)

在韓國、日本的漫畫產業都相當發達的情況下,相較之下,台灣的漫畫產業發展較不穩定。不過隨著時間過去,台漫許多寶藏作品漸漸為大眾所發現,也在外國有各種不同語言的版權授權。近期在台灣,有許多漫畫作品得以改編為廣播劇、舞台劇、音樂劇等。不僅原本沒接觸舞台劇的漫畫忠實讀者開始接觸看戲之外,也有不少觀眾藉由戲劇開始關注台漫,對於台漫市場的拓展有著十足的影響力。結合漫畫IP,各式周邊商品也應運而生,台漫的影響力絕對是不容小覷的。希望在未來,還能看到更多不同形式或轉譯為不同語言的台灣漫畫戲劇改編作品,畢竟台灣缺的不是好作品,而是缺乏發現寶藏的眼光。

《神明便利商店》音樂劇

演出|三點水製藝文化有限公司
時間|2024/12/08 14: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
此一化身拆解了傳說、創作與現實的穩定性,從而重構了馬來亞、馬來西亞與馬來世界交錯的歷史。只是,從臺灣向南看,我們該如何感受與同理「南洋」的歷史叢結?呈現這些叢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歷史批評?
10月
31
2025
為了活下,舞台上的「我們」不斷溝通、搶奪、逃離、追尋;而當重組一再失敗後,我們將發現自己依舊是重組之前的我們。實際上,在單純為了活下去之前,「我們」並未真正存在,只是被欲望與想像拼湊出的幻形。
10月
31
2025
雖然在整體情節敘事上有其一貫性,但在部分情節設定、音樂在劇場中如何被演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深化討論,仍有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10月
29
2025
當京劇演員的身段與唱腔、現代戲劇的心理暗示,與流行音樂的抒情歌詞並置於同一平面時,情感傳遞有時會互相干擾,產生抽離與突兀感。
10月
28
2025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是對劇場功能的重新探問:當表演與感覺都變成機制,我們是否仍能在這樣的「冷」之中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
10月
22
2025
即使黑暗中的強光或投影不時擾亂觀者的感知,製造差異的鏡像裝配卻幾乎無所不在,甚至在K與陸先生、龐蒂或龐蒂雅納,或演員輪流扮演的說書人與其他角色之間,也有彼此互相依存的鏡像或對位關係。
10月
21
2025
交織性不斷出現在這作品中,口語和手語,舞蹈和敘事,互為翻譯,由此織就為新的劇場文體,成為既是人魚,也是周佩,也是巴奈的故事。
10月
21
2025
對於前者,劇作將重心放在各角色之間漂泊處境的共通性,以此理解老兵的「移民」處境,這部分是成功的。然而,老兵所經歷的,不僅是空間上返鄉無門的地理流離,更是曾經信仰的民族精神與政治理想在歷史洪流中早已式微與斷裂。
10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