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與意義的內爆《關於島嶼》
12月
19
2017
關於島嶼(劉振祥 攝,雲門舞集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253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十二月二十九日,空汙嚴重的一天,台北天氣晴朗陽光普照,只見藍色天空透著迷人神秘灰色的紗,場景實在太魔幻此生未見,讓人心生疑惑。在路上行走不久就眼角酸澀頭暈不止連連乾嘔,戴著口罩匆促進入國家戲劇院,在毒霾中忍著頭痛和眼睛痛進入劇場,渾身不適的身軀進入另一個閃耀輝煌的文化空間,舞台與背幕都是純淨無瑕的白,乾乾淨淨極簡空無,沒有放置其他道具或裝置,試著坐定凝神,這是筆者《關於島嶼》衝突性十足的開場。

舞者逐一現身舞台,演出破題文字震撼力十足:地震、海嘯、謊言暴力、卻四季如春、國泰民安,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而最先進入耳中感官的,是蔣勳的口白,自筆者國高中時期開始,每個重要美術展覽時,導覽機中充滿情感,帶領民眾進入藝術領域的感性聲音。這耳熟能詳的聲音卻不似過往煽情,蔣勳用近乎似第一次錄音即直播的毫無修飾,唸出了連橫〈台灣通史序〉中的文辭:「婆娑之洋,美麗之島。」而背幕上黑色筆直的印刷體,烙印著婆娑之洋,美麗之島的文字,在白淨的舞台空間中緩緩飄移。

對比著觀者身體的不適,空間中的素雅寧靜、蔣勳直白如直播般的嗓音、舞者的移動一如雲門幾十年來精煉出的太極導引身體,動靜之間皆是優美得宜,而林煥彰的詩〈我的島嶼〉描繪了台灣的地貌形狀,可以是片葉子,也可以是隻鯨魚,或是蕃薯,這裡「盛產地震、海嘯、謊言、暴力,然而卻四季如春,國泰民安。」舞者開始躁動、奔跑跳躍。奇妙的是,蔣勳的口白越是認真嚴肅地朗讀這些詩文,越是想要描繪台灣的美好紛亂,舞台上的場景卻越是顯得曖昧難解,好似每個碩大的文字,打在布幕上、背景上、舞台地板上、甚至舞者身上,都成了某種論述的語言枷鎖、口白召喚的文字咒語,像是無法解脫的巨大束縛。舞作持續進行著,而文字的投影也逐漸變化,台灣的地貌與河流,如「八掌溪」的文字映照在舞台畫面中,而其他的文字如流水,在舞台的畫布上浮動雲湧,龐大而充滿了霸權意象,又是專斷理念的字裡行間,舞者在其中凝神共舞,場景宛如身體和心靈的較勁。只是舞者再怎麼行雲流水,身形終究包裹在字裡行間,再加上無孔不入的詩文聲音穿腦,這舞蹈中的身體性終究屈從於文字的位階之下,成了文字載體間的微小掙扎。

無止盡的中文字,像是強迫症一般打在光潔的舞台布幕和地板上,如同「婆」「娑」「美」「麗」這幾個字,也是從反白的巨大字體在旋轉舞蹈中,緩緩登場,既是為了強調文字本身的內涵意義,也形塑出文字如同語言,成為命令、指導、或是方針指引的聯想。這些文字所帶來的壓迫,與舞者身體動作間的流動,讓人聯想到後結構主義學者從語言中,分析能指和所指的意義斷裂,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所提出語言的符號要素,他認為符號又分為能指(法︰signifant / 英︰signifer)與所指(法︰signifié / 英︰signified)兩部份,能指是符號的音響形象(法︰image acoustique / 英︰sound-image)在人們心理中造成的心理印跡;所指則是符號的音響形象所代表的意義,亦即是概念(法︰concept / 英︰concept),在這個作品裡,與島嶼相關的美好詩文,以無止盡的文字形式和口白聲音包裝,打在舞台佈景和舞者身體上,然而文字的意義,諸如善良、優雅、美麗等,卻彷彿是已經消失的能指,在觀者眼中,似乎可以完全抽離舞台的實相,而成為一種虛構的美好想像。

漢字無與倫比的視覺美感,對比著美麗之島的意象—不管是視覺上或是聲音上的強加暗示,終究諷刺性地讓舞者再也無法承受實質意義的文字之重,在黑色堆疊的字體團塊,重量結實地由上方急速掉落,好似打在舞者身上時,舞者應聲倒下,因為身體終究再也承受不了文字所承載的歷史和暴力.......。而此段落也讓人聯想到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內爆」(implosion)概念,布希亞提出擬像(simulation)一詞,用以說明符號與真實產生斷裂的後現代現象,一開始,真實為影像的源頭,影像僅為拷貝本真的贗品,但影像經過一再複製之後,就有可能被用來偽裝,以此扭曲真相(dissimulate)或造假(simulate),經過操弄之後,擬像可以超越再現(representation),而比真實本身更為真實,當真實和擬仿物在超真實的經驗中界限模糊之際,就可能造成意義的「內爆」。而《關於島嶼》或許可以被視為雲門舞集林懷民編舞作品的回顧暗示與結論,這支作品展現出漂浮的能指與所指之間斷裂的關係,或許也暗示著文字魔鬼般善美表象下所包裝的謊言,讓人看見看破文字表象之外的狡猾慧黠。

舞作結尾處,如永字八法中的單一字體被一一拆解,字體可以左右上下倒置錯換,彷彿又再一次的暗示了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連結斷裂,而舞者回歸重心、回歸土壤低沉的踏步、回歸有如原住民般手牽手的團結一致,這整個過程似乎也提示了雲門從文學戲劇性的現代舞開始,看破文字的敘事迷障返回身體抽象性的過程。回顧雲門舞集的創作歷史,自1973年創團以來,舞團的風格隨時俱進,林懷民從瑪莎葛蘭姆的現代舞概念出發,從充滿文學性的白蛇傳或寒食等故事敘事起始、舞蹈劇場風格的在地關懷、泛東亞概念的亞洲身體性、到台灣特有太極導引風格基礎下建立的文字抽象美感舞蹈,從文學而來,找尋抽象而獨立的舞蹈形式,終究回首,既是擺脫不了也像是無奈昭告,語言的迷障在此作品中如此真摯而誠實的表述,既是回顧了過去的編舞歷程,也暗示了編舞家退休前,隱藏在希望與期待的華美文字之下,也許對島嶼未來的諸多揣測與不安。

《關於島嶼》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17/11/29 19:45
地點|台北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投在大布幕上的「永遠」這二字也瞬間被拆解,好似說著沒有什麼是如同永遠二字的存在著,記憶會消退、回憶會遺忘、美麗會流逝、傷口會癒合、痛苦會淡忘。(廖欣儀)
1月
02
2018
利用觀者的錯視,使觀者看起來為因文字重擊舞者,使舞者倒地。彷彿述說關於921大地震的故事、告解著珍惜臺灣這塊土地的重要,也如同闡述文字所能帶來的力量。(李孟婷)
12月
29
2017
林懷民給出一種齊柏林式的俯瞰之眼,並非衛星地圖那樣冷眼旁觀,他帶著批判和柔情,慍怒與感懷,觸及眼目的都是經驗和情感,看著看著就會發現,島民對待自然的方式和對待彼此並無異同。(王昱程)
12月
28
2017
從臺灣輿圖到生活日常場域再到鄰近雲門劇場的淡水河與台灣海峽等,這似乎是編舞者自身對台灣的巡禮與凝視,這種以他者書寫之轉品隱喻,實際上是用一種假借敘事來紀錄了林懷民自身對台灣深厚又難以割捨的複雜情感。(石志如)
12月
28
2017
這座島嶼崇山峻嶺,但這個舞台成了平原,各家解讀都具有價值而不計高低,都在平原上留下軌跡,型塑島嶼的種種。因而,這個島嶼,沒有誰說了算。(余祐瑋)
12月
28
2017
被地平線切割成「丽」和「鹿」,正坐在背景與舞台之上的「麗」,在帶給觀者無限溫暖後又化身為地震中不斷砸落的巨石,極大地加強了舞作的戲劇張力。(游芷玥)
12月
27
2017
堅硬的繁體字印刷體也跟著跳起舞來,舞姿柔軟,迴旋、流動、墜落,幻化為星子,消失在夜空中。究竟是人觀看著文字?還是文字凝視著人?(陳祈知)
12月
12
2017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