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精美音樂節典範《2015亞洲切爾西音樂節:閉幕之夜-台北夜未眠》
7月
14
2015
閉幕之夜—台北夜未眠(亞洲切爾西音樂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91次瀏覽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文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學生)

來自於美國的切爾西音樂節(Chelsea Music Festival)今年首度於台灣舉辦,結合視覺、聽覺、味覺的感官饗宴,向來在音樂界為人樂道,尤其是「復興舊區」的計畫更是一樁樂壇美事。切爾西原本是美國一處舊城區,經由切爾西音樂節音樂總監Ken-David Masur的策劃與努力,讓音樂帶動舊城區的發展,成為藝術重地之一,而今年工作團隊於台灣的演出同樣選了具有人文歷史與古蹟韻味的兩個台北場地:西門紅樓與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作為音樂節四場演出的主要場地,筆者有幸親臨最後一場閉幕音樂會,除了被高水準的室內樂水準感動之餘,更期盼明年能繼續在台灣聽到切爾西音樂節的演出。

遺憾的是地點選在具有歷史感的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但場地畢竟不是專業音樂廳,原本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的音響效果乾癟枯燥,殘響也未竟理想,幸好這次切爾西音樂節選用了頂級音響,聽起來宛若現場原音,當天音樂會理應每個座位聽到的效果應該都相去不多,主辦單位積極克服音響問題,也因此得以超越場地的限制。然而,除了音響效果優異外卻有其他場地問題待解決;空調設備的噪音值是筆者的一大困擾;像是下半場舒曼《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第二樂章(Schumann : Piano Quintet in E flat major, Op. 44),有些樂段是很安靜的,但是空調的聲音卻破壞了這樣冷靜、帶有著不安的氣氛。上下半場演出時不時有食物烹調的氣味傳到觀眾席中(演出結束酒會的前置作業),這可能會令觀眾分心。筆者認為選在古蹟演出其出發點是美麗的,但事前的準備工作要更全面的做好,甚至能讓演出場地延伸到美術館館與名勝景點,或許在音樂之餘觀眾更能體會到在城市與藝術相遇的美好。

就音樂方面而言,此次演出的團體(或獨奏家)在國際間都具有一定知名度,其室內樂的水準也都非常高,下半場舒曼《降E大調鋼琴五重奏》更是整場音樂會最令筆者驚豔的曲目。此曲擔任演出的除了李氏姐妹三重奏(The Lee Trio)外,還加入了小提琴天后慕特(Anne-Sophie Mutter)的愛將Fanny Clamagirand、中提琴家Derek Mosloff,他們合作之間的默契已不在話下,音樂能夠輝煌大氣,也可以精緻細膩到連呼吸都像是一體;第一樂章有段落是大提琴與中提琴對話,或是中提琴與小提琴對話,他們當晚的演出應該可說落實了指揮大師阿巴多(Claudio Abbado)所強調「聽」的能力,每一位樂手都是組成音樂的一小部分,沒有人搶當獨奏者,大家是一起合作傾聽的。許多人都知道室內樂的演出要培養互相傾聽的能力,但是真正能落實的團體並不多見。

第二樂章其細膩度更是令人大開眼界,五位音樂家在這裡真正達到水乳交融的境界,第二樂章的主題樂句較短,像是問句一般還帶有些許緊張的動態感,筆者在錄音中很少能聽到這樣仔細細膩的處理,音量一次次漸弱,當中仍不乏音樂的層次,最可貴的是仍保有不安的感覺,到第三、第四樂章情緒的轉換直可謂能收能放,室內樂演出的重點與典範全都落實在下半場的此首樂曲中,當然音樂會中精彩的樂曲並不止這首。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由青年小提琴家黃俊文與伴奏黃海倫帶來的尼爾森《A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黃俊文有著深厚紮實的基本功,音色非常漂亮,論及姿勢與手型都非常漂亮,由運弓與音準看得出黃俊文在基本功方面著實下了番功夫,從頭到尾三個樂章音色都維持的相當漂亮,當然音色的轉變在第二樂章也十分的成功,情緒的醞釀讓筆者了解到黃俊文有認真思考過樂曲的架構與佈局;這首樂曲有許多快速音群、八度音與和弦拉奏,黃俊文對於這困難技巧一一輕鬆過關,在這裡他想的早已超越了技巧,而是音樂上的表現與可能,筆者也體會到他嘗試音色與情緒的可能,年紀尚輕卻已具備成熟的詮釋與良好的技巧,筆者甚至認為當晚小提琴演出黃俊文的表現無疑最出色。

李氏姐妹三重奏中擔任小提琴的李天恩(Lisa Lee),其演奏特色為肢體韻律大,且有著強烈的音樂感染力,但是運弓與音準確有著瑕疵。以第一首西貝流士《C大調鋼琴三重奏,洛維薩》為例(當晚僅演出第一樂章),小提琴在快速音群時音符的顆粒便顯得模糊,尤其是泛音並未完全奏出;換弓時手臂的抬起與運用也不是最理想的姿態,演奏時琴頭偏低甚至往下掉,這些點很有可能影響到音的乾淨度與音準,不過這些問題仍被傑出的音樂詮釋所取代,其音樂線條與西貝流士樂曲的歌唱性處理的都非常良好,筆者認為若李天恩有著黃俊文紮實的基本功,其表現應更能亮眼奪目。

本場音樂會還有另一項亮點便是現今作曲界炸子雞尼庫格(M. Neikrug)為台裔鋼琴家陳偉茵量身訂做的《日月潭》,本曲為鋼琴獨奏曲,曲子長度約十五分鐘,陳偉茵在開始前表示此曲比較像是蕭邦敘事曲(Ballade),但是論及和聲與風格卻與蕭邦天差地別,此曲是以相當現代的技法寫成,其和聲運用與處理可能受到德布西(Claude Debussy)象徵主義(Symbolism)的影響,嘗試勾勒出日月潭的絕美風情,至於其作法是否成功則見仁見智。

2015亞洲切爾西音樂節在台灣,這次是第一次辦理,流程上可能還有進步空間,以閉幕音樂會為例,開頭策展人的致詞與音樂會結束後駐節星級主廚巴根(von Bargen)的致詞都顯得有些冗長,先前提過場地的相關問題仍待解決,另外切爾西音樂節的另一亮點便是裝置藝術的策展,此次邀請藝術創作者黃彥超擔任製作,但其作品應該要與音樂有所關聯,而且許多觀眾甚至忽略了裝置藝術這部分,筆者認為下次舉辦切爾西音樂節時要確實與裝置(視覺)藝術節合。不過誠如陳漢金教授在節目冊中所言:「切爾西音樂節讓音樂『出走』,儘管顯得那麼低調、平實,其音樂效果想必將不同凡響。」筆者認為這句話已為此次切爾西音樂節下了最好的註解,主辦單位票價親民,甚至少有誇大的廣告宣傳,也因此所舉辦的音樂節質量均精,不只音樂品質高,更滿足了音樂饕客對此音樂節的種種期待。說是饕客可真不為過,音樂會後由主廚Bargen所執導的音樂酒會,其菜色由音樂會主題「北歐音樂」延伸,在此便得以窺見製作單位的用心。

筆者全力支持亞洲切爾西音樂節,但是音樂節要能維持並舉辦下去實屬不易,希望切爾西音樂節能夠成為國內舉辦音樂節一個美麗的典範,筆者誠心認為這樣一個結合藝術與音樂的音樂節,終究能吸引一群親近藝術的人民,讓音樂夜未眠。

《2015亞洲切爾西音樂節:閉幕之夜-台北夜未眠》

演出|李氏姐妹三重奏、黃俊文、陳偉茵等
時間|2015/06/28 19:30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就《空城故事(第一篇)》與《亞穩態》、《晶影(二)》的創作手法,使筆者感受作曲家盧長劍的特別之處——如果多數作曲家的創作如同畫家一般,以音符做為顏料,將繆思在畫布上從無到有地呈現、發展,最後產出的畫面讓觀眾感知,以進入創作者想表達的世界;那盧長劍則更像是一位攝影藝術家,以音符代替相紙與藥水,選用一個特定的視角取景,呈現一個實際的場景或是已存在的現象。
4月
22
2024
所以,我們該如何評價他現今的演奏詮釋?筆者私以為,歷時性地看,從他十餘年前以大賽出道至今,他其實恰好形成了漸進式的變化:從一個圓融和諧、路徑一致的俄國學派鋼琴家,成為面向廣大聽眾、挖掘自身吸引力的「明星獨奏家」。
4月
22
2024
演奏者精心設計了樂曲的開頭,結尾自然也不會遜色;飛快的思緒在〈快速舞蹈〉( “Sebes” )層層堆砌,達到終點時,所有人的急促呼吸終於得到了舒緩,果斷而清晰的結尾彷彿軟木塞自香檳瓶噴飛的瞬間,清新、輕盈的氣息隨之呼出,像是三人同時舉杯相碰:「成功了!」
4月
18
2024
這個新的感知形式,從被動接收到主動組裝的變化,其實也是數位藝術的主要特徵之一。數位媒介向來有利於重複、剪貼、混音等行為(技術上或比喻上皆然),讓音樂作品變成了短暫(transitory)且循環(circulatory)的存在,形成一種不斷變動的感知經驗。有些學者也稱此為「機械複製」(mechanical reproduction)到「數位再製」(digital re-production)時代的藝術演進,是數位技術之於欣賞者/參與者的賦權。
4月
12
2024
雖然缺乏視覺與肢體「實質的互動」,憑著聲音的方向、特質給予訊號的方式並非所有人能馬上理解。但妥善規劃層次分佈,凸顯夥伴作為主體的演奏技巧,不受他人影響成為團隊中穩定的存在,正是鋼琴家仔細聆聽音樂本身,以及信賴合作者所做的抉擇。
4月
08
2024
如同本劇的英文標題《Or/And》,演出從第一景作曲家即自問出「或」與「和」的難題,隨著劇情推演,也道出我們時常用「或」來區分身份,但選擇這樣認同的人,其實同時也兼具著其他的身份或是立場,但「和」反而能將各種身份連結,這或許才是人生的普遍現象。劇情以排灣族的祭典、休士頓的示威遊行來說明作曲家的發現、用與女兒的對話來凸顯自己在說明時的矛盾。
4月
08
2024
第四樂章的開頭,在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反覆出現後,低音弦樂示範了理想的弱音演奏,小聲卻毫不壓抑,可以明顯感受到樂器演奏的音色,皆由團員的身體核心出發,並能游刃有餘地控制變化音樂的方向感,而轉而進入歡樂頌主題的齊奏。
4月
04
2024
然而《給女兒的話》創作者卻是從親子關係、身分認同、社會正義議題進入,個人的思維與情感導致思維逆反理性邏輯運算法則,並且藉此找出一切掙扎衝突的解方——主角身為一位母親,擁有臺灣的血統,也長期居住生活在美國波士頓,最後捨棄兼顧的or、選擇堅持自己的and立場。
4月
02
2024
常見的音像藝術(Audio-Visual Art)展演形式,在於聽覺與視覺的交互作用,展演過程透過科技訊號的資料轉換、以及具即時運算特性讓視聽合一,多數的作品中,這兩者是無法被個別分割的創作共同體,聲音與影像彼此參照交互轉換的連動,得以構成音像雕塑的整體。
4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