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砂一世界的樂聲洗禮《末日之花》
12月
31
2019
末日之花(評論台編輯拍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72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1980年代,「世界音樂」一詞逐漸在歐美音樂市場風行,並成為廣大音樂市場的行銷分類之一。這類相對於古典樂和歐美流行樂,以世界各地民族樂器(或其語彙)為核心的音樂風格至今仍擁有許多愛好者,並持續影響劇場、影視、ACG產業的音樂創作。然而,如同蘇格蘭裔美國籍的葛萊美獎製作人大衛・伯恩(David Byrne)所說的,【1】「世界音樂」一詞包山包海,語境上某種程度地忽略個別文化音樂風格的差異與內涵,而失之偏頗;並且大眾使用這個詞彙時,往往忽視音樂家們個人的成就與風格,而把這些創作背景與展演時空都大相逕庭的音樂納入一個「他者的集合」。【2】更不可諱言,當這些素材落入創作者的手中,也並非每一位音樂家都有足夠的能力在充分進入其文化脈絡及藝術內涵的前提下使用這些材料,而落入奇觀式的呈現。上述種種都讓「世界音樂」一詞在某種異國浪漫的情調背後,隱埋某種文化挪用的陰影。

2019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末日之花》由臺、奧、法三地藝術家合作,特邀法國陽光劇團音樂總監尚-賈克.勒梅特(Jean-Jacques LEMÊTRE)、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舞團首席舞者安德蕾莎.宮理(Andressa MIYAZATO)、和古琴演奏家游麗玉聯合創作。游麗玉和尚-賈克.勒梅特已相識超過二十年,兩人曾共組三季樂集(三季樂集),從事跨文化音樂創作。本次和安德蕾莎.宮理的合作還帶領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師生以工作坊的形式共同創作及演出。

《末日之花》分為〈莫名之島〉、〈自由〉、〈末日之花〉,三個段落循序漸進但並非壁壘分明。尚-賈克.勒梅特從觀眾席緩緩上台,吹響一聲法囉,開啟了生命的旅程。安德蕾莎.宮理衣著典雅高貴如女神般出場,肢體卻扭曲原始如猿,她企圖融入一班赤身紋面的族群裏頭,偶而不得其所、偶然間卻又傳遞著某種文明的信息與智慧。隨著尚-賈克.勒梅特和游麗玉的樂聲演進,女神衣裳一件件被奪,原人們卻逐步建構社會和歷史,然而如同神話裡的巴別之塔終究傾頹潰散,女神與人類最終都被隨文明而來的衝突與紛爭吞噬,賦歸一片破敗。

尚-賈克.勒梅特的作曲和演奏無疑是啟動整部《末日之花》的核心,來自不同文化、民族,甚至是他以數十年研究的成果自製的樂器在他手中快速交替,以各種出人意表的排列組合和游麗玉的琴箏相互對話、競奏。樂器音色先天具來,風格與質地的差異在他的手中似乎不存在,每一次聲響素材的轉換都讓人無比驚艷卻又如此質樸自然。偶而顯露出若有似無的調性和旋律,但更多時候《末日之花》是回歸聲音的組織和疊置,牽動整部作品的運轉。令人感動的是,在聆賞《末日之花》的體驗中,我竟絲毫沒有感覺這是一部「跨界」或「跨文化」的作品,尚-賈克.勒梅特的音樂竟能讓聽眾從「東方/西方」或「古典/現代」的思考中跳脫,而純然沉浸在他以無數種聲響樂音編織的音樂宇宙裡,這便是樂人鑽研世界音樂數十載的深厚功力與獨特底蘊,巧妙、熟稔、精緻,看來卻又彷若信手捻來、毫不費力。

相對於音樂的巧奪天工和匠心獨運,《末日之花》的戲劇表現便顯得十分可惜。故事本身強勁且易懂、結構也四平八穩,然而不同舞者在肢體強度上的差異顯而易見,輔以明顯過多的舞者人數不免造成視覺上的擁擠和混亂。燈光、服裝和妝髮似乎欠缺統整而相互衝突、顧此失彼,一位輔助尚-賈克.勒梅特的樂手甚至是在謝幕時,我才發現她臉上也是有彩繪的。最後一幕的獨白更是冗贅多餘,硬是切斷了終曲餘韻和觀眾的想像空間。但仍然不損《末日之花》的感人與精巧,瑕不掩瑜。

《末日之花》的場景是科幻卻又警世的,是一樁哲學意味濃厚的寓言,而孕育她的土壤則是一個又一個親切卻又陌生的聲響。在《末日之花》的音樂世界裡,聲響沒有國界、風格不是必然,只有樂音以純粹的姿態來回交織、絲縷不絕。尚-賈克.勒梅特的每一顆音符都是對土地山海的愛戀,是他徹底讓自身消融在每個樂器的聲音之中,再從中拔尖而起,激發出成一禎禎光彩爛然的樂音圖像。裏頭是藝術家徜徉樂海、凝鍊歲月的旅程結晶,和高大卻又謙卑的樂人匠心。

註釋

1、原文標題” I Hate World Music”, 1999年10月3號刊載於The New York Times:https://reurl.cc/5gNk2y

2、附上原文供參:Maybe that's why I hate the term. It groups everything and anything that isn't "us" into "them." This grouping is a convenient way of not seeing a band or artist as a creative individual, albeit from a cultur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at seen on American television.

《末日之花》

演出|尚-賈克.勒梅特、安德蕾莎.宮里、游麗玉
時間|2019/12/13 19:30
地點|臺灣藝術大學臺藝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8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