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回憶,我們還有愛《安德魯與多莉妮》
8月
28
2013
安德魯與多莉妮(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61次瀏覽
王思婷(社會人士)

平凡不過的尋常生活,日復一日的行為模式,朝夕相處的親密伴侶,讓我們以為人生就該如此一如往常,不到揮霍但也不夠珍惜,所以對於命運突如其來的巨大考驗,毫無招架之力。

規律冷漠的打字聲下,溫柔豐潤的樂音緩緩傾瀉,這是我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老公公窩在一旁打字寫故事,老婆婆還是熱愛著她的音樂,老夫老妻了大半輩子,偶而的較量,互相的耍賴,生活,不就該如此無趣平凡卻也親密溫暖嗎?

但卻在老婆婆第一次將最愛的弓弦拿反之時,命運之神也正式向這家人下了最殘酷的戰帖。隨著,老婆婆無法按照常理的穿戴及自主生活,最後連自己最親愛的兒子都不認得,悲傷至極的老公公努力回憶過往,利用打字機封存了這難得可貴且只剩他一人知曉的記憶,讓兒子甚至世人得以一同見證這份專屬他們兩人的愛。

全劇無台詞,整場演員皆戴著面具表演,但本劇作卻更撼動我心,沒有對話,才能全然地沉浸在音樂當中,沒有表情,才能全神專注在劇情安排裡,演員的肢體動作,突破了傳統單靠語言及表情來傳遞情感的形式,讓表達更單純卻也獨具力量;現實生活與過往回憶交錯得宜,不拖泥帶水也沒有模糊地帶,讓人潸然淚下同時也會心一笑。

面對老婆婆的失憶,老公公從一開始的憤怒到無奈傷心以及最後的正視面對,透過精準的肢體表達,讓人動容也感同身受;老婆婆則藉由動作行為來細膩區別各階段性的失憶表徵,讓人哀傷不忍;而最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莫過於過往的回憶片段,初相識的陰錯陽差、剛認識的雀躍甜蜜、共組家庭的辛勞有趣,在在都讓人得以暫時從哀傷中跳脫,且體認到這對老夫妻間的鶼鰈情深。

有別於電影《愛.慕》(Amour)的哀傷悲憤,本劇最後藉由兒子的傳宗接代,透露出希望及愛的延續;一氣呵成的劇情,僅3位主要演員,卻有多達10來位的角色表現,且各個特性顯明,足見硬底子的表演功力。除此之外,所選配的劇場物件元素,更是搭配得恰到好處,除了貫穿全場的打字機及大提琴外,兒子的小紅衣、開啟戀情的小紙條、吊掛於牆壁的相框、陳列於客廳的書本等,全部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也都在各段回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小木偶從無到有的出現,更是讓人驚艷,全場笑聲連連。短短的80分鐘,有笑有淚,人生的縮影在此放映著,我們提前體驗人生的無常,但也真實感受到不同型式的愛及方式。

面具底下的臉孔可能是你我,這樣的故事普通到就發生在你我的周遭,失憶的人茫然,被失憶的人更是痛苦萬分,愛很強大,但也常常讓人視為理所當然,透過本劇作,除了讓我見識到肢體語言的表演張力外,更讓我從現在開始,珍視所擁有的一切,把握現在的每一秒,只為了創造獨一無二的回憶,就算回憶淡去、抹滅,相信也能了無遺憾、問心無愧。

《安德魯與多莉妮》

演出|西班牙庫倫卡劇團
時間|2013/8/16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有肢體的誇張與細微取代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大量台詞以及透過演員臉部表情所表示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因為沒有說話的聲音,更能專注於劇中所有的音樂、音效,甚至是停頓和沉默。(方姿懿)
8月
21
2013
他們選擇用面具遮掩住臉部的表達,剝奪語言的敘述性,並非是在哲學思考的層次打轉,而是讓觀眾聚焦在姿態的引用上,更精準地被觀眾看到不同的角色有不一樣的肢體動作。(葉根泉)
8月
19
2013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