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詼諧的真實人生《再一次・美麗人生》
5月
10
2017
再一次・美麗人生(唐健哲 攝,沙丁龐客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76次瀏覽
董又琳(社會人士)

故事是從靈堂前一場告別式開始,戲劇表演巧妙地將原是悼念的場合搭配僵化的儀式,結合成一場幽默的演出。法師一舉手一投足一聲令下,生者隨之起舞,展現的是我們對靈的期盼、期盼寧靜、期盼往生者頭七歸來以示不捨,亦或是因為生者失去而自圓其說;他們填滿往生者安心地走的理由,期待達成精神上的無缺憾。

演員們生動活潑地對往生者的畫像自顧自地表達自以為的情感,告解般地訴說過去、寄託感激、牽拖靈異、甚至未雨綢繆地預演將來的告別式。相對於觀眾自身或耳聞的生命經驗,相信或多或少有幾分相似。一場在靈堂前找鑰匙的戲,生者對往生者一如尋常對話的自言自語,轉而拾得鑰匙,又回頭感謝保佑,彷彿死者畫像一夕之間有了超能力,也許可治跌打損傷、協尋失蹤之物;嗯,總要有個理由,告訴我們生者與死者的連結仍在,只是轉化了、可敬畏了。這是舞台上對觀眾的演出、亦是演員與畫像間的獨角戲,劇中之劇很是精彩。

劇場本是虛實交錯、現世與陰間路的交錯更是有趣;若說靈堂裡的儀式是接受失去的緩衝,那麼在面對自己前往陰曹地府之路時,又會是什麼心情呢?陰間的場合,演出人間百態、至少是六個演員的六種姿態。來自陰間的叫號召喚,提供這些即將啟程的「當事人」表達對當前世間情緒的空間。有人走得輕描淡寫、有人走得死纏爛打,想像許多來不及做的事、來不及說的話,期間也帶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議題:因果報應的價值觀、善與惡的模糊地帶。

一個角色的陰間之路細數其過往、望親愛之人對己的思念能持續,使我想起曹操遺令的分香賣履,細膩地表達掛念使人動容;臨去陰間時幾聲國罵又回到喜劇氛圍。大概就是這種交錯、貫穿全場並帶出情緒的層次感。整理遺物的橋段使我深深感動,小丑的臉上有驚駭、天真、有逗趣的驚奇感、也有溫和的親人之情;跨越時空的輕撫落下幾許回憶的塵埃,在燈光打亮的時刻塵埃散盡又回到現實。更不能少提阿嬤的旅程之美,舞台美極了,燈光、線條美極了,美到我差點忘了欣賞演員逗趣可愛的表演。

末了,我想起劇場的一開始,演員列隊、撐著傘從觀眾群中進入舞台,這本應是場莊嚴肅穆的喪禮,在六個喜劇演員的表演中看到喜、悲良性的交互作用。分離與哀傷的連結被斷開;珍珠噴滿地、蛋殼飛出去的即興演出也許更接近真實人生,是荒謬也豐富詼諧的美麗人生。感謝本劇給我美好的一晚。

《再一次・美麗人生》

演出|沙丁龐客劇團
時間|2017/05/06 19: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袋子掏出的酒紅外套與帽,小丑的手伸進袖裡,扮演記憶裡親人和藹的奶奶,為孫兒拭淚,擁抱在一塊;透過舊物召喚,奶奶真正回來了。對往生者的思念與不捨,就在漫長的日常儀式中逐步洗滌。(涂東寧)
5月
23
2017
喜劇方式探討人生必經的四道習題,來體現「生、老、病、死」的不同面向,最後對於死亡及別離的展現,更是以幽默但不失焦點的呈現如何以微笑來面對離別。(蘇家榆)
5月
10
2017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
此一化身拆解了傳說、創作與現實的穩定性,從而重構了馬來亞、馬來西亞與馬來世界交錯的歷史。只是,從臺灣向南看,我們該如何感受與同理「南洋」的歷史叢結?呈現這些叢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歷史批評?
10月
31
2025
為了活下,舞台上的「我們」不斷溝通、搶奪、逃離、追尋;而當重組一再失敗後,我們將發現自己依舊是重組之前的我們。實際上,在單純為了活下去之前,「我們」並未真正存在,只是被欲望與想像拼湊出的幻形。
10月
31
2025
雖然在整體情節敘事上有其一貫性,但在部分情節設定、音樂在劇場中如何被演出以及心理健康問題如何深化討論,仍有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10月
29
2025
當京劇演員的身段與唱腔、現代戲劇的心理暗示,與流行音樂的抒情歌詞並置於同一平面時,情感傳遞有時會互相干擾,產生抽離與突兀感。
10月
28
2025
《安琪拉拉拉(無限循環中)》是對劇場功能的重新探問:當表演與感覺都變成機制,我們是否仍能在這樣的「冷」之中察覺人之所以為人的溫度?
10月
22
2025
即使黑暗中的強光或投影不時擾亂觀者的感知,製造差異的鏡像裝配卻幾乎無所不在,甚至在K與陸先生、龐蒂或龐蒂雅納,或演員輪流扮演的說書人與其他角色之間,也有彼此互相依存的鏡像或對位關係。
10月
2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