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張椅子,三張紅椅在左,三張白椅在右,將舞台均分。紅椅上依序坐滿黑髮黃皮膚的台灣舞者,皆為一致的白衣黑褲;白椅上則為衣著各異的法國舞者,隨著樂音變化,六位舞者舞著相同姿態,卻因國籍的相異有著不同節奏。台籍舞者腳步開開合合、上肢左右迴旋,將每個音符精準填滿,姿態兢兢業業,沒有片刻歇息,而法籍舞者隨性地將相同舞姿嵌入恰適的樂音中,時而和台籍舞者腳步一致,時而慢下速度,快慢調和間,姿態輕鬆遊刃有餘。燈光漸暗,法籍舞者們起身飲酒舉杯慶賀,而台籍舞者依舊在椅上,舞至最後一刻,精疲力竭。
這是舞作《In Wei因為》中最後一個片段——「工時」,反映的不僅是台灣現今工時狀況,更是相較起法國,幾乎以工作為生活重心的生命型態。
《In Wei因為》分別以「外國人」與「台灣人」的兩種不同視角觀察台灣現象,並且由台法兩位編舞家分別創作出共計十三小節的舞作內容。表演的形式除了舞作中核心的肢體與音樂外,加入了大量與觀眾的面對面對話以及具象的戲劇手法(包括對白、表情、道具),是一齣輕鬆並且和觀眾幾乎沒有距離的舞作;然而整體看下來,卻覺得那些輕鬆的部分非常大量的吞噬了「美」的呈現。我所指的「美」並非單指舞作必須「耽美」,而是期望能在舞作中看到「完整性之美」。
且將舞作分為三個重要內容:思想、形式與畫面。思想為舞作背後意圖傳達給觀眾的核心概念;形式為將概念具體化展現的安排手法;畫面則為純感受之美,包括音樂、肢體、表情等五覺之所有範疇。
思想部分,既然以台法兩位編舞家帶領的團隊合作作為舞作核心,其中文化交流的火花令人期待,然而在舞作中呈現的卻是分散的、片面的,如:第四小節「數讀」中,呈現方式為法國c2a舞團團長Claude AYMON直接口述台法之間數拍子的不同,口述之後雖有簡單的八拍動作教學,然而和民眾互動的教學活動過後,數讀部分便嘎然結束,動作教學僅是片段,無法讓觀眾真正與舞作進行互動,僅是知曉合作中的某項差異。
形式部分,《In Wei因為》以十三個小節組成,然而小節間的安排並無連貫,甚至也無法將內容回扣到舞作之所以為《In Wei因為》之因。〝Wei〞為嵬舞劇場舞蹈團、團長黃程「尉」的英文拼音,然而舞作並不單為嵬舞劇場舞蹈團之作,試圖講述的也不只是舞團本身,那麼舞作名稱的意義何在?又或者編舞家對於名稱還有另外解釋,卻在舞作中沒有完整傳達出來。
畫面部分,我認為無論衣著或是肢體,舞作中皆試圖表現台法的差異,如:第六節「Hi」中台灣舞者穿著街頭常見的印花洋裝,法國舞者則著剪裁俐落的素色洋裝;第十二節「Fin」中,則讓舞者自在的隨著樂音起舞,而這樣的自在姿態呈現的肢體差異、神韻傳達,我認為是舞作中十分精采並且細膩的一節。
東西方文化差異一直以來都是台灣高度關注的議題,然而裡頭觸碰的面向,如第十節「外國人」指涉台灣女孩比起本土男孩更偏愛外國面孔、第十三節「工時」反映台法工作份量、制度衍伸到生活態度的不同,這些早已並非藏在角落被社會遺忘的問題,而是眾所皆知甚至已有許多論戰的破碎現象,我更想期待的是,編舞家們能夠透過完成作品,給予觀眾不一樣的理解、想像或解方,將我們帶領到更遠的地方。
《In Wei因為》
演出|嵬舞劇場舞蹈團
時間|2016/08/14 19:30
地點|高雄衛武營281展演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