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末世,因此新生《尋,山裡的祖居所》
Jun
28
2017
尋,山裡的祖居所(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6次瀏覽
徐國明(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此次,在國家兩廳院嘗試媒合的策畫下,引介了法國藝術家羅蘭.奧澤(Roland Auzet)與花蓮TAI身體劇場共同合作,以期激盪、匯聚出「跨」的創作動能。但值得留意的是,在台灣/法國的跨文化接觸(transculturation)裡,這樣的彼此遭逢、互動,如何透過雙方得以互相反映、乃至自我反思和變化的「間距」(l’écart),具體探索台灣原住民族劇場的主題、形式和觀點,進而尋求突圍的可能,顯然是跨國共製的重要命題。並且,這也是我們在觀賞、思索這齣作品時,一個較為清晰的切入點。

有意思的是,節目折頁描述著《尋,山裡的祖居所》的創作啟發,來自於一趟溯源尋根的行腳旅程。當時,瓦旦.督喜(Watan Tusi)引領了奧澤及其團員,一行人跋涉上山,前往位於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大禮部落。於是,這趟遠路同時亦是返回。尤其,身為太魯閣族的瓦旦,在述說其旅途體驗、感觸時,特別提及「故事在山裡,我們必須走上去」,但過程中卻也面臨到「山中採石場火藥爆破的聲音同時在山谷裡迴盪」的窘迫現實,因而開展出「從現代走向傳統」的實踐向度。

事實上,從TAI身體劇場近幾年的作品《織布│男人Ⅹ女人》(2016)、《水路》(2015)與《橋下那個跳舞》(2015)來看,不難發現瓦旦亟欲跳脫過去原住民族傳統樂舞的展演型態,不只朝向傳統樂舞從中汲取文化資源,更創造性地轉化為獨特的「腳譜」,積極開發原住民族劇場「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形式美學。與之相較,在這次跨國共製的「對話」中,瓦旦轉而溯返自身的傳統根柢,經歷先前舞團起步階段的衝撞、洗鍊後,《尋,山裡的祖居所》反而展現高度的政治性意義,彷如提醒觀眾現今原住民族「傳統」的艱難境遇。

具體來說,看似揉合紙漿製作而成的灰白色舞台(背板和地板),清楚呈現出太魯閣國家公園輕易可見的大理石山壁紋路,而這裡也是太魯閣族人的傳統領域,當舞者以手勢吹奏著口簧琴逐一進場時,就像是世代生活於此的族人。直至有位舞者倏忽以拳頭擊破背板,從破壁洞口中取出黑色汁液,一則有關土地的寓言,於焉成形。過程中,身穿黑色現代服飾的舞者們,以手、腳蘸墨,伴隨著太魯閣族傳統歌謠的吟唱和肢體舞動,一抹一抹地用力塗擦在舞台上,象徵著部落主體的消逝,同樣以主流社會的發展模式開發土地,深刻地呼應、貫穿了目前凱道上抗議傳統領域劃設辦法與引起全台關注的撤銷亞泥的社會運動,並且,透過段落穿插的Ami Bisaw耆老清唱的「這是我的土地,我祖先留下來的,我會珍惜」,整幅場景更顯飄零。

最後,在《尋,山裡的祖居所》的末尾,舞台背板驟然坍塌,彷彿末世降臨的頹圮情境,舞者們緩緩褪去黑色衣物,裸身圍聚在倒塌的背板上,悠悠吟唱著〈彩虹橋頌〉、〈過橋準備〉與〈彩虹橋的教育〉,靈諭著Gaya(規範、禁忌、宇宙觀)對於太魯閣族人永恆的啟示。並且,透過最後兩首〈跳舞歌〉、〈歡樂歌〉,以期開啟萬物毀敗後新生的希望──由此,《尋,山裡的祖居所》給予我們的,既是預言,亦是寓言。

《尋,山裡的祖居所》

演出|TAI身體劇場
時間|2017/06/24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Oct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Oct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Oct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Oct
09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Oct
08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Oct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Oct
07
2024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Sep
24
2024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Sep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