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之前《最後一個星期天》
9月
04
2024
最後一個星期天(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石育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次瀏覽

文 孫玉軒(自由工作者)

自然災害遍地四起,面對這些新聞人類縱然心懷愧疚,仍然離不開先進科技產物所帶來的便利,一面用著環保杯一面將冷氣調降。《最後一個星期天》採雙主線交叉進行,一條是穿梭在冰川颶風海嘯各種惡劣環境中探討自然災害的議題,另一條則是人在家中意外接踵而至卻罔若無事的黑色幽默。

玩具般大小的汽車駛過身體舖擺而成的冰山雪地,遠遠看上去像是長鏡頭畫面,下一段切換成汽車前座,三位演員穿著厚重的衣服緊緊捱著彼此,穿插吃東西喝水換座位等等事件。也有從正面、側面、車廂內、外不同的視角,是電影中常見的鏡位切換。浮冰因不堪負重而使三人遭致墜落入水,舞台上演員的表演跳接到沉入水面下的影像,將力量流動路徑運用在表演形式的跳轉上,觀眾的身體和情緒與演員能夠同步維持在故事的節奏裡。雖然談論的是沉重嚴肅的議題,仍有許多小地方穿插著小小的幽默,讓作品的質地添上一點彈跳的韻律。車子在行進過程中,因為路面顛簸不小心從手中彈走的食物,相信搭過車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這一幕讓人不由得微微一笑。收音麥克風因為旋轉差點打到隔壁的同伴;冰塊裂開,能站的地方越來越小,只好一人扛起兩人的畫面也是又無助又無奈,現代社會高速運轉的日常生活裡似乎也需要這類小小的幽默做為潤滑。

聽覺在作品裡也是很重要的元素。甫踏進中劇院,耳邊傳來寒風颯颯的呼嘯聲,加上劇院裡的空調,聽覺加上體感,已提前預告作品裡的幾項設定。茶壺裡的水隨著黑膠唱片的歌曲流出,糖粉隨著電風扇的氣流漫天飛舞,義大利麵像是一顆顆音符般從盒子裡倒出來,讓原本悶熱難受的煩躁感,頓時因為音樂的出現,空間氛圍變得詩意有趣。中間有一整段只有飛沙走石、風狂雨驟的聲音,以聽覺借調生命經驗,在台灣這座島嶼上生活的人們,腦袋裡首先跳出的畫面多半是風雨交錯的颱風天,在美國也許是龍捲風在日本也許是大雪紛飛,無論身處何處,我們都經過受風雨成災、地動天搖的瞬間,作品喚起這些令人瑟瑟發抖的記憶,意欲提醒人們對環境議題的警覺。


最後一個星期天(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提供/攝影石育安)

小北極熊偶探頭、磨蹭,在大熊偶身上爬上爬下的畫面軟萌可愛,操偶師讓戲偶有了生命,卻因為冰塊裂開這種不可抗拒因素被迫分離,殘酷與溫柔並存,一方面覺得揪心卻又著迷於情感上有著強烈反差的設計。扭曲變形的衣架、椅背、桌腳,黑膠唱片藉由機械操縱呈現逐年上升的平均氣溫連鋼鐵都熱到融化。演員也是在舞台上的元素之一,舞台上的狂風並未吹到觀眾席,必須藉由演員肢體表現來讓觀眾感受狂風的劇烈程度,除了凌亂狂舞的長髮,彷彿長了腳不斷跑走的盤子,眼睛看不見風,卻能透過演員努力在逆風中穩住身體的平衡映射其內心執意用餐的企圖心。生物與非生物,都是舞台上乘載故事的容器之一。

在惡劣環境中記錄環境變化甚至喪命的記者們,或是風雨中仍堅守家園的一家三口,即使旁人看上去難以理解,事件中的他們卻甘之如飴,比起狂風暴雨,更想要與所愛之人相伴,也許這樣的執念提供了人類某種存在的意義或價值,只要身處其中的人覺得值得足矣。又或許是我們需要營造出一個假象,並且不斷催眠自己才能活下去。藝術作品對當代現況提出可預見的擔憂,提醒人類對習以為常的理所當然該有的警覺。《最後一個星期天》宛如一部公路電影,隨著車子行經雪地、颶風、海嘯,經歷死亡、分離,就連歌曲的音量也會因著車窗的開關變大變小,暗示觀者的視角。觀眾在清醒與想像之間進出。面對環境的劇變,人類如若持續視而不見,最後電量用盡的恐怕不止是電子設備。

《最後一個星期天》

演出|焦點劇團✕夏綠瓦蒂劇團
時間|2024/08/03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中人的身體在某些時刻成為道路,似乎也象徵著大自然與人的生命一般的存在,身體好比道路一般被踩踏的同時,更容易讓觀者投射出懊悔與反思。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存活日常,在多數人的心中並不是一件需要追求的事,然而「存活」在劇中顯得不再平凡也不再容易,演員身體的「盡力」表述了活著的使力與使不上力。
8月
21
2024
而在日復一日中,他們彷彿接受了這樣的荒謬,讓廣播裡的那些政策宣導、那些無理事蹟和振奮人心的言語,都納入自我的意識裡,將之整合。因此,當他們開始說話時,戲劇的主題便自然地被帶出──關於底層人民那些對於生命、性、宗教、權力與死亡的感悟與無力。
9月
13
2024
遊戲設定的「革命」,參照的是哪一種現實歷史曾發生過的革命?不可諱言,它仍蘊存一種異托邦的思維。
9月
12
2024
這次人力飛行劇團的重製,不僅僅滿足於以寓言的形式召喚(或固著)某種意識或共識,更反身地凸顯了導演與演員位置的流動性與多重性,並透過後設戲劇的安排來凸顯「闖入」與「岔出」的一體兩面:影像技術對劇場空間的闖入、不同語言與身體間的闖入、演員對戲劇的闖入、吳子敬與黎煥雄雙導演彼此的闖入……
9月
11
2024
馬修.伯恩的創作不僅是對古典作品的尊重,更是對現代社會議題的深刻反思。他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深度,讓這個經典故事在新的語境下煥發出不同以往的魅力。通過舞蹈編排、角色塑造與情節改編,他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的家庭、社會壓力與年輕人的困惑,並讓觀眾在觀賞中反思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9月
10
2024
如果我們問:「一齣戲能說明什麼,改變什麼,創造什麼」,答案或許不是「什麼都沒有」,但也確實有不少讓人不解之處。
9月
07
2024
然而整體來說《西來庵》仍是一齣好看的戲,主要由於演員們的身體氣質,結合太極、武術、民俗藝陣的身體訓練基底,原本就溯源自民間傳統,使得劇中欲重現的百年前臺灣農民社會,顯得真實可信。
9月
04
2024
⋯⋯就演出本身而論,卻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其實就是作品標題:主角念念腦內的那些iTunes旋律,究竟對她的生命境遇有什麼影響。
9月
03
2024
《從這裡到那裡》藉由肢體表演與科技動畫的媒介,以肢體為語彙,以遊戲為方法、共享為核心,用「ok」、「no」和「why」等三種自我意識之性格為角色,以「點點、線線、面面星球」為路徑,展開一場關於幼兒的自我探索與人際關係探討的宇宙冒險旅程。
9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