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折衷幻化完形《墨》
6月
27
2023
墨(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顏翠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17次瀏覽

文 陳佳伶(專案評論人)

舞台以一個單面敞開的幻術箱形式迎向觀眾,座位席正視的立面處有著首要視線的投影,一路可延伸至舞台的地板與前緣,但真正如臨眼前的是像蟬翼般的薄膜投影,包覆了整個箱型的開闔面,舞台正是建置在如此的影像裝置中,它令人聯想起舊時代以映像管顯示的箱型電視,不同的是已從二維的視網膜影像,轉化為三維的舞台幻覺空間,猶仍記得初識這個箱型螢幕之時,冥頑恍然中認為真有小人兒在侷促的空間中舞動,今日坐進《墨》的觀眾席又重新召喚起同種由視覺引起的身體感知,而這種感知的錯覺卻被真正的實現出來。 

在此作品中的媒材特性,將書法化約為線條,透過機械程式轉化為身體的構成,皆能被充分揭露並精練其形式,伴隨著音樂而來的影像,似乎就顯得十分曖昧,影像的內容屬於線條,其擴延出的感受轉印於身體,那影像媒介究竟擔負怎樣的任務?童稚蒙昧時困惑於箱型螢幕中到底如何藏著舞台,移動身體勉力轉換聚焦視角,卻只能見識隱約的光點遍布於平面之上,絲毫不可得知轉換其間的物件距離,只能渙散望向其中,面向《墨》的舞台,由於投影的象限分布,有著不同的層次深度,當身體由暗處的邊角划向舞台的可見中心,我們似乎都能跟隨著音樂節拍,掌握舞者舉手投足時,擺弄著空間聚合的張力,這些投影在空間中的射線,能普照映射入每位觀眾的眼簾,不論坐的或遠或近,或偏移或中心,我們都獲得了舞台的全面展開,自覺感受到了觀看的最佳距離,錯視的幻術於是再次實踐。 

人與機器人共舞的篇章在《墨》中出現唯有一段落,但或許可藉此推展出身體在作品中的關聯性,機器人能站上舞台如同真人舞者一般,歷經許多過程,諸如發展動作、修整細節乃至與影音相呼應等,但為機器人編舞應和舞者工作有所不同,機具並非是適合反饋的載體,而是設計來精準執行任務的,編舞的對象受到連串程式編碼所喚醒而驅動,它像是忠實執行意志的物質世界一員,與其說機器人被賦予一顆鮮活的本心,不如說是編舞家傳導了自身獨特的靈氣,在這原本不為活物的物件上,它作為創作者分身的能量,必然高張於被視為擁有主體性的姿態,機具擁有天賦的靈魂,和被承載了舞動的條件,是否擁有高下之別,我們不應忘卻它作為共舞者的身分,必須和編舞家一同呈現演出,機具的肢體是牽動,更是要謀合於它的舞伴,機器人能被塑造的個性,要能確然大於自我的賦形,保有最大的緊密與共構的關係,機具遂能彰顯它作為媒介的特性。 

為機器人編舞暨共舞的過程,先是藉著程式複寫了自我的意識,再由機器人傳達了片段舞作,作為創作靈光物質化的重現,編舞家的加入撮合了舞蹈的模組,構成思維之我與肉身之我的共舞,透過身體與機具的裝置,讓前置的意念與當下的觀想再度交融,開創了回返自身的迴路,在舞台上流露創作與演出時刻兩種不同的狀態,啟發觀者的反身性想像。而表演肢體的展現,也揉雜有相異的風格,綜觀瀏覽時,易於感受到舞者單向度的強勢動態,駕馭其上並充滿控制力道,顯示有主從關係;細部檢索時則會發現,舞者協調並濟的軟性回應,醞釀著動作使其節制內斂,保有對精工造物的崇敬,在兩種氛圍的對應中,或許可以討論一個問題,我們真正能期待皮諾丘變為一個小男孩嗎?機器人可脫離被制約而擁有一顆心嗎?科幻小說家為機器人訂立了三大定律,設定了機具必須臣服於人類之下的原則,庫卡在它的工作場域甚至是舞台,應也被約定須與人類保持相對距離,編舞家先是突破了一層困境,在試煉與排演中增加安全與表演性之後,超越邊界還值得被想望嗎? 

或許其他方向的回響才是正途,人與機具錯位及並置的同步中,實則是運用視覺的距離,拉近與觀者的心理關係,其他舞者與投影線條共舞時,覺察舞者個人擴張的主體性,不會是主要的觀察點,反而是身體在鬆弛的狀態下,相較能融入線條影像交錯的整體舞台,如果媒介被越界表露,我們會感知共同構成的兩者正走向一種套路,反之處於收斂藏鋒的況味中,愈能展現合而為一的真功夫,在這個不同媒材交織的獨特情境裡,探索媒材的邊界不再是首要重點,讓銳利之處的弱化、模糊空間的增加, 有助於整體感覺的調控與掌握。 

影像裝置讓觀者彷若身處作品的核心,而舞台上能動能靜的身體,卻能貫穿整個創作,讓想像力從外部至中心雙向位移,複數的洞察點在背景分歧的觀者身上,皆能發揮效力,有時在觀演的當下,會思及如果只能擁有片面的視角,或者視覺產生空缺,看到的能否還是同一個作品,在舞台媒介都均衡到位之下,創作材料應能相互補足並輝映演出,魔幻時刻或許由視覺觸動,卻是由多重感官造就,《墨》堪可啟示多元共融的可能。 

《墨》

演出|黃翊工作室+
時間|2023/06/1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臺灣舞蹈界終始瀰漫西方霸權與中國魂影。雲門曾回歸對中國的文化懷緬,而黃翊之作則愈朝去(國族)政治化。然,其藝術是否等同走向個人原子式的自由主義?
7月
26
2023
影像過程中毫無文字的出現,也許正是因為除去文字的陳述,少了主觀、直覺和批判,整部作品有著中性的風格,進而產生更多可能性和想像空間。
6月
21
2023
當庫卡機器人是以仿擬人類手臂的形式設計與運行,用以擔負肉身所不能及的精準,那麼在此時空中存有的,到底是精準運行的器具?或是追求極致完美的意識?亦或根本是擁有追尋「藝」之境界意識的「器」?
6月
19
2023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