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運生「動」:在物理定律與科技存有中的《墨》身
6月
19
2023
墨(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25次瀏覽

文 張思菁(特約評論人) 

跳脫舞蹈家前輩們「以身書法」或「化身擬字」的慣常詮釋手法,黃翊的《墨》,出色、顯染、流溢、暈染、收勢,彷彿一口很長很長的氣韻/器運,在一呼吸/一筆間,瞬間落幕止息/無盡⋯

空間上,除了隱約可見的投影布廉外,空無一物之乾淨舞臺成為墨色染影的浮空立體場域。銀白的墨色在空中移動刷出,又如縝密細碎粒子般地褪走消逝,彰顯充滿科技感的墨跡運動—墨的顯身與隱出。 

開場,群舞者身體緩慢均速地朝向地心引力,無聲放棄抵抗的悄然落地,獨留舞者胡艦站在明亮光圈的圓周邊上,如墨色初染般在內向關注中啟始舞動。從開頭的男獨舞與女獨舞,再到身體末端構築不斷迴旋的雙人舞,皆以一種均速乾淨運行般的動作風格,與浮空中由各種角度進入而又消逝的墨跡,彷彿專注地隔空對應。對我而言,此段落中的舞者是人而非「器」,比較像是以意識去進行物理性動態準則的體現,相當精準地但絲毫不顯擺也不刻意費力地,純然地運行,就如墨水遇上宣紙的物理浸染現象一樣,冷靜而自制,彷彿引領觀眾歸零再從墨材質地本位重新出發。 

位在下舞臺的兩位庫卡機器人分別手持一根細長桿,身處兩者之間的黃翊以非常接近的距離和機器手臂共舞。即使畫面相當平靜和諧,但深知其危險性的我仍有些擔憂,勾起如觀賞尤里・季利安(Jiří Kylián)作品 《Petite Mort》 全男舞者與西洋劍段落的屏息感。機器手臂、長杆與黃翊肉身之間的質地對比及合作銜接,搭配後方投影布幕上的墨跡來去,彷彿比喻墨藝技藝之分寸不差,從動作到器物,彰顯超乎常人的「精準」以圓滿「藝」之境界。讓我不禁思索,雖機器人揮舞長桿可視為「器」, 然「器」與「道」為一體兩面,器具由人所造,是因人的存有需求而生。而當庫卡機器人是以仿擬人類手臂的形式設計與運行,用以擔負肉身所不能及的精準,那麼在此時空中存有的,到底是精準運行的器具?或是追求極致完美的意識?亦或根本是擁有追尋「藝」之境界意識的「器」?


墨(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林峻永)

接下來一整段以「行」墨展現為主體的投影,讓完全空曠的舞台成為墨色起舞的空間,立體空間中各種向度與維度組成的墨色運行與墨跡褪去,以及以美學化呈現墨色暈染散開至滿佈淡淡墨色空間的物理守恆定律,成為科技媒材與傳統素材之間精彩地置身互換。此種科技置換能與年輕世代觀眾累積的視覺感慣性相媒合,讓悠久歷史感的墨材質地轉換為充滿時尚科技感的多媒體影像,無縫接軌元宇宙世代的眼球動律,墨「舞」生動。但對於不同眼球頻率慣性的觀者而言,一長段無任何實體舞者現身的影舞,卻彷彿置換掉活生生舞蹈身體的臨在時空般,聚焦於轉瞬即逝中的幻影殘留,也可能讓資深世代觀眾疑惑不安。 

接續為舞者一一再度進入空間的舞蹈長篇段落,從獨舞、雙人、單人、雙人等的各種組合,依循著前述均速較冷調性的動作風格,以腿部或足尖在空間中畫圓運行,自旋、互旋、交互牽引的各種旋,形成空間中大小漩渦視覺暫留的物理性人體運行,與空間中投影的墨色共舞。依然理性精準的舞者肢體軌跡運行,跟隨著音樂調性與墨色軌跡之速度而變化,逐漸加大加廣或加速。然而,由於整場舞作皆設定較暗的亮度以突顯投影色澤,在眼球被精彩活躍的墨舞挑逗之後的舞者身體運行軌跡,若無較顯著的動作風格質地變化或情緒轉換堆疊,則很容易產生視覺疲乏,讓這個重新回歸舞者主體的段落,在引發觀者共振移情的程度上顯得較為乏力,是為可惜之處。 

《墨》呼應董陽孜充滿空間構築的墨藝特色,將其從立體墨塊解構為筆捺,從墨跡分子化為墨色,從濃淡解離至墨材質地,讓墨的運「行」做為推進脈絡的主軸,是令人驚喜且新穎的著墨點。整個作品中由黑川良一所編製的音像聲響,活化整個歷程中的墨色來去與舞者身體運行,從聽覺中展延並立體化這個視覺空間的時間性,拉近視覺性墨跡與歷程性聲響交織而出的身體感。從初期的電音質地聲響在耳邊迴盪,到配合墨速疾速運行的刷碟聲響,再到間雜融入電子音色中的交響樂曲,皆從聽覺去彰顯墨跡的速度感、凝滯感,並由此堆疊出過程的時空展延,帶來「墨」的呼吸與「活」起的生動。這樣的聲響設計,讓觀眾從聽覺與視覺都彷彿身歷其境般,在浮空「行」墨間能落地沉浸其中。 

《墨》

演出|黃翊工作室+
時間|2023/06/04 15: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臺灣舞蹈界終始瀰漫西方霸權與中國魂影。雲門曾回歸對中國的文化懷緬,而黃翊之作則愈朝去(國族)政治化。然,其藝術是否等同走向個人原子式的自由主義?
7月
26
2023
我們真正能期待皮諾丘變為一個小男孩嗎?機器人可脫離被制約而擁有一顆心嗎?科幻小說家為機器人訂立了三大定律
6月
27
2023
影像過程中毫無文字的出現,也許正是因為除去文字的陳述,少了主觀、直覺和批判,整部作品有著中性的風格,進而產生更多可能性和想像空間。
6月
21
202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