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峰(專案評論人)
《墨》之開場,偌大墨跡豪橫潑映舞臺之上/中,震響撼人的聲影直拳轟擊觀眾。書法與音像玩味結合,同舞者們的身體不時粘合、錯落。身軀或似曲水繚繞,旋即又像洪潮襲人,沉流沖洩。黃翊與其他兩位藝術家及眾舞者共同揮毫,成就一幀新墨。其中,隱顯可見與林懷民〈行草三部曲〉之延與異。【1】
從亞洲現代性到當代性
舞蹈研究學者陳雅萍以現代性(modernity)審視西方之普遍性,與東方之特殊性。繼而,異質多元的亞洲,取代曖昧籠統的東方,並形塑「亞洲現代性」,面對西方與自我的交織。此尤示現於亞洲在現代與歷史間的拉鋸。黃翊的《墨》,匯合董陽孜之書法與日本藝術家黑川良一之音像作品,具足形構全球化下紛殊的泛亞主體意識。【2】
〈行草三部曲〉一反九零年代身心靈舞蹈/東方身體觀之戀物,深浸太極導引,共營精氣技藝與舞臺空間;科技為核的《墨》則大異其旨,特重肉身臨摹墨痕之寫意外形。傳統墨藝於此作中居現代與傳統之介。雲門的〈行草三部曲〉開展陳雅萍稱為亞洲現代主義,以差異美學及創新為要,【3】《墨》則扎實承化此核。
接繼又殊異於雲門之亞洲現代性,《墨》亦透發著當代性氣息。所謂當代性,改造時間並以前所未見的方法閱讀歷史。當代藝術常不外顯或過度政治,放棄強加訊息的權威與單一化地表達。相較於〈行草三部曲〉之(亞洲)現代主義,即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言之自我定義與歷史化的敘事,當代藝術以各色形式現身,其中含括了現代性。【4】當年雲門醉中國哲思遺緒;黃翊由亞洲現代性步入當代性,同是回應書法,是否原先中國哲學與自然、天地及萬物之本質連結亦淺淺散逸?【5】換言之,嘗試將書法及其思理熔入西方的普遍化與創新潮流,卻亦亡失了差異美學的神髓?如何在普遍與特殊、進步與傳統間平衡,仍是亞洲創作者必須思辯的大問。
力量美學中的器、藝與道
《墨》中當代藝術的肌理,興許早可於其合作對象,董陽孜與黑川良一之藝術中瞥見。舊時,書法之藝道,陶冶自我並印證主體狀態,最終甚而成聖。【6】董陽孜自稱現代藝術家,不遵古且自西方藝術切入書法,作品也因而常被視為畫作。【7】她的創作中,有現代藝術的叛逆,與當代藝術的紛雜。誠然,董陽孜以己法築構書法與當代間的橋樑;其現代與當代兼具之質,更為《墨》的內涵舖就橋墩。與董陽孜《無聲的樂章》戲遊於時空中的黑川良一,其音像藝術則是書法與舞蹈間銜接的道路。音像藝術操弄時間並將聲音空間化,【8】更坐落於混合媒體的語境。憑其反敘事特質,強調閱聽者當下與即時的沉浸感受。【9】一如開演時,我所經歷的身心與場域內,色響的堂皇共振。
墨(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顏翠萱)
張思菁於其評論中提出對器/氣、藝與道的析辯。【10】董陽孜的書法貌似遠於工夫論的藝道觀,實則隱含其自身生命狀態之神氣。【11】其器(書法作為物質)由藝(書法作為技藝)親道(書法作為哲理)。不過此道恰如其藝術實踐,充盈當代豐宏之勢。然而,音像藝術之器與藝,作為本作之「道」【12】,是否亦能乘載中國哲學之道?
孟柯(Christoph Menke)的力量美學,論述主體需透過同是規訓與美學的習練,在官能上感到逆反之力。意即,書法之行筆、舞蹈之肉身、音像之材器。此力施為於主體內在,倒使主體感到「我能」。感性與美學事件能遷變人的生命,具倫理政治意義,使人朝向自由、通達與活化,並達成自我逾越。利特爾(Joachim Ritter)則認為,美學是為了成就有感受、活生生且具意義的生命、個體人格與對象。【13】若以力量美學觀《墨》,可說以董陽孜的書畫為底器,以黑川良一的音像為藝橋,再以黃翊創纂之舞為形氣,穿流匯整各者。然而,核心疑義在於,創作、表演與觀賞者,透過《墨》之為器,盛盈了哪般之道?是否共同朝向自由與通達,並在其中相互活化?
當代華身論:「海島身體觀」作為方法
舞蹈研究學者林亞婷延伸史書美的華語語系(Sinophone)論點,開創華身論(Sino-Corporealities)之研究,更含述黃翊的創作。華語語系強調多元流動的主體性、在地性與「文化本質」。史氏引用「海潮辯證學」(tidelectics):其為海與陸(島)的思忖,嶄新地觀看、體驗與感覺世界,意即新的認識論。臺灣本具世界性(worldliness),因而,臺灣的舞蹈,亦是世界的舞蹈,需將臺灣本土發展放置跨國脈絡中。【14】華身論,承此思想,論述跨國華人身體與舞蹈之共性。【15】本文續接華語語系及華身論,將以「海島身體觀」觀思黃翊之《墨》。
海島身體觀同時著眼實質(島嶼)及流動(海洋),回歸土地與其上多樣的(舞蹈、身體及藝術)語言。法農(Frantz Fanon)曾言:被殖民者渴望殖民的指引,【16】如臺灣舞蹈界終始瀰漫西方霸權與中國魂影。雲門曾回歸對中國的文化懷緬,而黃翊之作則愈朝去(國族)政治化。然,其藝術是否等同走向個人原子式的自由主義?
關珊珊(SanSan Kwan)研究動覺(kinesthesia)、(城市)空間與國族之連構:在地的身體感知與歷史時序將共同營構身分認同。【17】異於傳統中國哲學式的藝道觀,黃翊透過動覺附擬書墨,猶如當代臺灣的華身協商。此種海島身體觀更如霍米.巴巴(Homi Barba)所言超越的生命,去除單一身分認同,關注主體「位置」(position)。海/島滿布中介與間隙,永恆流變與混種(hybrid)。【18】臺日共創的泛亞藝作《墨》,彷彿華身論初試燦然穎異的當代藝道,詰思亦詮辨著差異及自由可能之道。 【19】
註解
1、黃翊於演後座談中,清晰直截地談到,自己有意識地不重覆林懷民曾經做過的事。視「反其道」為邊界,則將本作與〈行草三部曲〉對比,或為有效的切入路徑。
2、參閱陳雅萍,《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2011。
3、參閱《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2011。
4、參閱T. Smith, Art to Come (Duke University: 2019).
5、參閱《主體的叩問:現代性.歷史.台灣當代舞蹈》,2011。
6、參閱林俊臣,〈「書如其人」-以書法爲修己法門的書學方法論〉,《中國文哲通訊》,20卷,4期,頁61-78,2009。
7、參閱孫德欽,〈赤子心海納百川 騷動中出入自得-董陽孜的跨界旅程〉,《PAR表演藝術雜誌》,253期,頁68-72,2014。
8、參閱王俊傑、陳怡君,〈黑川良一 以「聲音視覺」創新感官體驗〉,《PAR表演藝術雜誌》,201期,頁64-65,2009。
9、參閱曾靖越,〈雙向多維的感官共振:「 HH」的音像表演藝術〉,《南藝學報》,24期,頁75-90,2022。
10、參閱張思菁,〈「器」運生「動」:在物理定律與科技存有中的《墨》身〉,表演藝術評論台,下載日期:2023/7/21。
11、參閱〈赤子心海納百川 騷動中出入自得-董陽孜的跨界旅程〉。
12、此採其道路(way)所延伸的「方法」義,更指除舞蹈身體外之重點媒材。
13、參閱克里斯托弗.孟柯(Christoph Menke),翟燦、何乏筆、劉滄龍譯,何乏筆校,《力量:美學人類學的基本概念》,2022。
14、參閱史書美,〈第四章:放回世界的台灣研究〉,《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2017。
15、參閱林亞婷,〈華身論〉,《台灣理論關鍵詞》,2019。
16、參閱弗朗茲.法農(Fanon, Frantz),楊碧川譯,《大地上的受苦者》,2009。
17、參閱SanSan Kwan, Kinesthetic City: Dance and Movement in Chinese Urban Spa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8、參閱Homi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Routledge: 1994).
19、本文更望以理論研究與梳理《墨》之所以生成的社會文化脈絡。因字數有限,後決定縮減對作品本身之描述。幸而表演藝術評論臺上已有多篇評論文章,皆對有充足描繪,讀者或可參考。
《墨》
演出|黃翊工作室+
時間|2023/06/1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