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關於本體的討論,是風團耗時嘗試的一項議題。因此,當焦點再次回到作品主題,筆者便不禁好奇為何要討論Identity?以及,什麼才是風團的Identity?(謝昱萱)
10月
13
2021
〈Identity〉透過抹去身份的肉身,藉由墨漬侵入的隱喻,有著強烈對自我主體認同的壓抑。墨,亦可延伸〈遊觀〉的塗抹行動與對後殖民的反動訴求,亦呼應〈Runway〉那存在於過去時間裡被掩蓋的身份。(石志如)
12月
28
2018
與其說是高地位者與弱勢者,又好像是人與動物,過程中雙方肢體呈現反抗與馴服、對抗與抵制,舞者們的低吼聲像是釋放心中的負面能量。力與力之間相互對抗,使得能量互相抵制無法傳遞,低吼聲成為了另一個能量的出口。(吳佳茵)
4月
17
2017
顏鳳曦從文學取材,更大膽將光與影的物理現象帶入舞作中,運用光源與人的距離及角度,層層描繪出母親孕育孩子的過程,讓人深刻體會到一股僅存於想像中的氛圍。( 謝昱萱)
11月
11
2013
《母親》試圖從文學中找尋舞蹈的詩意,「以文會舞」,從意旨鮮明的動作設計,到舞台空間及視覺意象,到舞者之間的(母子)關係,用心製作、引入文學性的語言,卻也同時為文學語言的形式所限。(李時雍)
5月
08
2013
從早期的霹靂外放逐漸轉入內化的情緒演繹,這應是創作者個人歷程轉變的寫照,也是對生命體悟的另一層表現。看來風乎舞雩跨領域創作聚團已在自己的創演地圖上,《母親》是延續這段新里程的路標。(戴君安)
4月
22
2013